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析戏曲武打动画的创作方法

发布时间: 2022-09-08 13:55:02 浏览:

摘要:戏曲程式化表演,既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色之一,也是戏曲动画的特色所在。其程式化的动作特质和独特的审美内涵是戏曲动画片创作的宝贵财富。戏曲动画是戏曲与动画的高度融合,在戏曲动画的创作过程中对戏曲程式化表演进行借鉴可以使动画角色动作表现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戏曲动画;武打设计;原画设计

一、戏曲动画的舞台特征

(一)戏曲动作构成

在武戏动画动作设计中,首先要参考借鉴戏曲中的动作程式——武戏设计中的武打结构,武打结构就是对所选择的套路、技术技巧的有机组合,形成一定结构的武打样式。当武打创作者从人物性格中、规定情境中挖掘、提炼、想象出的武打元素和零散部件(武打招式),总是要用一种形式把它们结构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了情节信息与情绪表达的双重问题。

在武术审美要求中,有十二型之说,即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重如铁,快如风,缓如鹰。这对于戏曲武打动画的创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动画动作设计中还要加入舞蹈化的动作和身体语言所反应的情绪,小动作、潜意识、目的性反应的细节表现。尤其是面部表情的控制,其要点在五官的形态和相互关系之间的变化。

(二)戏曲动作改编

从传统戏曲表演所改编的动画片武戏动作,是以戏曲动作的原型为基准的,再加以动画手段的处理,以适应动画片的观演方式。而在戏曲中,戏曲演员所表演的动作的逻辑性基本上是符合常规创作中以及自然社会中的一般行为动机、行动、和结果的心理因素的,运用在动画片中则应该将其外化动作的幅度、节奏都适当进行夸张形变化的处理,既保留了戏曲美学特征又不失动画灵动性。

(三)动作节奏原则

武戏的灵魂在于节奏,节奏的要旨在于轻重缓急。戏曲武打在规定情境中的双方打斗与人物内心的紧张与舒缓有关,要时而尖锐、时而舒缓、跌宕起伏、犬牙交错。在动画中,动作的预备、缓冲和动作预期构成了动画运动的周期。这个周期的时长控制着运动状态下事物的节奏,不同情节不同时间长度的连续组合,产生了节奏。戏曲动画的动作节奏与戏曲演出中的亮相和根据锣鼓节奏进行动作处理上的停顿基本是一致的。锣鼓节奏能让观众更加容易感受到情绪的张力。其中停顿保持的静止姿态都是舞蹈化的,能够体现肢体优美造型的姿态,是一种动与静的节奏感。

二、武打戏曲动画的特殊性

(一)动作设计的要求

戏曲动画的中的武戏的动作设计要求具备戏曲舞台表演的特征。武打是戏曲程式表演的四功之一,四功即“唱、念、做、打”,戏曲舞台表演的特征具有程式性、虚拟性、舞蹈性。齐如山先生有语——“有声皆歌、无动不舞”。武打和舞蹈是分不开的,武打和舞蹈同属于人体外在的肢体艺术,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在戏曲动画中,强调戏曲武戏的特征并与动画自由度的夸张形变动画的奇妙在于不完全写实地复刻生活中的行为动作、事件情节,因而融入了大量的表演形式,更趋于舞蹈化,角色的动作架构、姿态,都呈现出舞台表演的美感。

(二)镜头的运用及表现

武戏动画中经常会出现激烈的打斗场面,在镜头的运用上经常会借鉴电影艺术中的暴雨剪辑法,其主要特点是镜头的连续快切,“快速的、密集的剪辑会形成一种连续不断的视觉影像的激流,给观众的心理造成一种强烈的冲击。”戏曲武打动画中极少运用单一长镜头来表演武打的激烈场面,而且较长时间的不切换镜头应加以镜头的运动。在武戏动画创作中,由于武戏动作激烈,视觉冲击力强,在镜头的设置上要比一般影像作品的镜头数量多出两至三倍或更多。动画的特性使得人物调度相对自由,在合乎规定情境前提下,加强镜头视角的变化同样可以强化激烈气氛、增加紧张感和代入感。

(三)戏曲锣鼓经的运用

未见其形,早闻其声。武戏动画讲究声画结合的试听美感,因为动画中的角色动作很讲究节奏性与舞蹈性,许多特定的动作总是在一定的锣鼓点的配合中完成的。“這种舞蹈化的艺术语言不能孤立存在于舞台,而是在打击乐的配合下和唢呐乐器的伴奏烘托中诉诸于观众的听觉和视觉的。”将戏曲音乐融入戏曲动画创作不仅是戏仿化角色动作与声腔韵味结合在一起的必然需求,也是增添动画节奏趣味、吸引观众关注力的有力手段。

三、结论

在戏曲动画中,对戏曲角色表演艺术的学习与借鉴成为动画能否准确传达戏曲美学的关键。武打动作设计,要在符合戏曲表演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视听语言的表现规律,进行动画动作设计的处理。研究戏曲武打表演是戏曲武打动画创作的必然要求。对戏曲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视觉美感和底蕴,也赋予动画作品更为深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许南明,富澜,崔君衍著.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陈赛.现代动画创作与传统民间美术的融合[J].大舞台,2013(01):110-111.

[3]于瑾.谈动画中的动作设计[J].浙江工艺美术,2007(01):32-34.

[4]吕锁森著.中国戏曲武打概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146.

[5]贾磊磊著.中国武侠电影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231.

[6]苏笑神.中国戏曲文丑喜剧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5.

作者简介:杨亚宁(1993-),男,汉族,籍贯河北保定,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动漫设计;卢路路(1993-),女,汉族,籍贯河北沧州,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 武打 浅析 戏曲 创作 方法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