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50例多发性硬化的诊疗体会

发布时间: 2022-03-10 09:00:37 浏览:

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的有效诊疗措施,总结临床诊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收治的5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 经治疗和随访,本组50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治疗有效率90%。结论 应采用综合措施提高早期诊断率,提高警惕预防激素治疗并发症,慢性起病者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有助于提高总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临床;诊疗;体会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和遗传等因素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可出现不规则散在脱髓鞘斑。我国的多发性硬化发病有其特点,常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表现为视力下降或复视、感觉异常、肢体无力、共济失调等[1]。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收治的5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诊疗资料,总结探讨多发性硬化的有效诊疗措施和临床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收治的5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5.1岁,其中20岁及以下者5例,21~50岁者39例,50岁以上者6例。本组50例患者均符合Poser等诊断标准[2]。急性(1w内达高峰)或亚急性起病(1个月内达高峰)者39例,慢性起病(1个月后达高峰)者11例。2例患者有家族史,7例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过敏性哮喘3例,风湿、类风湿4例)。单发症状起病者21例,占42%,其中8例首发症状为感觉异常,6例为复视或视力下降,5例为肢体无力,2例为精神异常。剩余29例患者为多发症状起病,占58%。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的诊疗过程,随访其病情转归,采用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分析总结多发性硬化的有效诊疗措施和临床体会

2 诊断方法

凡临床症状体征考虑可能为多发性硬化患者,常规行外周血生化、血沉、免疫学检查,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常规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2],头部、脊髓MRI扫描检查,脑电图检查,视觉、听觉、体感诱发电位(VEP、BAEP、SEP)检查。2例患者观察到外周血IgG增高,20例患者脑脊液IgG增高,4例患者腰椎穿刺时压力较高(>180mmHg)。头部、脊髓MRI扫描发现异常者41例,占82%,多表现为T2W高信号影,可累及大脑半球白质、小脑半球、胼胝体、中脑、脑干等,可见边界清楚的点状或片状高信号影或脊髓内条索状高信号影。10例患者脑电图检查观察到明显异常,占20%。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者42例,占84%,多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不能引出波形。然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体征并不完全相符,如5例患者检测视觉电生理异常而无视神经损害症状体征,4例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而无听力减退或脑干损伤体征。

3 治疗措施

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患者可用强的松80~120mg/d,连用5~7d,或者1000mg甲基强的松龙配置5%葡萄糖500ml,1次/d,连用3~5d。病情缓解后激素逐渐减量,采用强的松5~15mg/d,或10~30mg隔日维持治疗。激素治疗前应签署激素治疗知情同意书,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治疗期间保持低盐饮食,定时测量体重、血压,适当服用补钾剂、抗酸剂,自我监测有无关节疼痛,共同防治激素治疗并发症。条件允许的患者可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免疫球蛋白0.4g/(kg/d),连用5d。对于其他症状和并发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应用心得安缓解震颤,卡马西平缓解三叉神经痛,胆碱能药物治疗膀胱弛缓性尿失禁,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膀胱痉挛性尿失禁等。

4 疾病转归

经我院诊断治疗及3~6个月随访,本组50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治疗有效率90%。

5 讨论

我国多发性硬化特点为起病急、病程短,女性略多于男性,多于青壮年发病,病理损害较多累及视神经和脊髓[3]。本组患者中78%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男女患者比例为1:1.27,21~5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78%例。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普及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发性硬化的早期诊出率明显上升,更使得部分亚临床脱髓鞘患者得到早期治疗。影像学检查首选MRI扫描检查,其较之于CT能更清楚的显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灶,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T2W高信号影,但应注意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影像相表现鉴别[4],如肿瘤、炎症等。因此,为提高多发性硬化早期诊断准确率,不能完全依赖影像学检查,应综合免疫学检查、脑脊液、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诱发电位检查[5],并结合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体征等,做出全面而依据充分的诊断。

近年来国内外抗癌药物应用于多发性硬化治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抗癌药物可通过发挥其较强的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功能而起到治疗作用,然而其临床研究尚不成熟,抗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难以消除,目前并不作为一线用药[6]。多发性硬化首选治疗药物仍为糖皮质激素[7],多数专家认为早期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对急性发作治疗效果好,可减低致残率、缩短病程[8],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可降低复发率并尽量避免激素不良反应。本组患者激素治疗反应较好,治疗总有效率90%,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机会性病毒感染。对于慢性起病患者,激素治疗联合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有助于提高总治疗有效率。除及早控制急性发作,阻止病程进展,减少复发外,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应提供对症支持治疗,积极治疗相关并发症,注重饮食的平衡和营养,尽量进食高蛋白、高纤维食物,补充所需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应鼓励患者适度锻炼,控制疲劳。对于复发-缓解型患者,尤其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可能促进疾病恶化的因素。

参考文献:

[1]于啸,张凌志.多发性硬化98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4):8.

[2]王维治,王丽华.脑脊液在多发性硬化诊断和研究中的意义[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31(6):370-332.

[3]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58-846.

[4]蔡兴秋(综述),胡瑞琅(审校).MS磁共振特征及特异性和敏感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6,22(2):125-126.

[5]王苏琴,王者晋.诱发电位及核磁共振对多发性硬化诊断价值比较研究[J].山西临床医药杂志,2000,9(9):692-693.

[6]张淑江,李作孝.抗癌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8):861-864.

[7]凌波,陶敏,唐玉兰,等.糖皮质激素对多发性硬化血清非髓鞘神经相关蛋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12-214.

[8]俞海,李振新.多发性硬化的治疗进展[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3(6):3.

编辑/哈涛

相关热词搜索: 诊疗 硬化 多发性 体会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