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面向不同群体的层次教学法在力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2-03-10 08:07:18 浏览:

摘要:力学是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因学校、专业和学生层次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而同一学校的同一教学工作者同时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时,如何在相同课时中因材施教才能既保证基础教学目标,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及其创造力的激发对于教师来说极具挑战,通过对一、二批次录取学生的教学实践,从“课上—课下”快速寻求学生特点到“方法—评价”的快速实施,贯彻“学情—师情—学情”的快速闭环反馈机制,层次教学实践表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力学教学;层次教学;闭环反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07-02

一、现状及问题

力学课程是高校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于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相对枯燥,且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较弱,而该课程在专业中所具有的地位以及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影响却举足轻重。因此,工科类院校内也一直存在该类课程的教学研讨,如何实现力学课程在教学中的创新和突破一直是从事力学教学的高校一线教师最为关注也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已有不少任职于此类院校的一线力学教师不断在探讨力学的教学改革模式,如:简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工程应用举例来实现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培养[1];从学生的学习模式和特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来提高力学教学效果[2];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和师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力学课程的特点提出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以及组织参加力学竞赛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从课堂教学的概念讲解与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来实现理论力学的教学目标[4];从实验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策略[5]。虽然几乎大多数高校在力学的基础教学中都在努力尝试不同方式的教学改革,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一定的效果[6],但其改革措施往往还存在着诸如推广难、实施难、持久难等特征,这些难题除了与各个院校的学生特点、培养目标、教师水平等存在关系之外,还与改革的目标不符合课程的教学要求,超越学生的实际能力,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没有经过实际教学效果检验等有关。另外,独立院校的一本招生刚刚起步,在培养目标的定位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而对于长期面对三本生源基本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后如何快速改变教学方法或者如何在同时面对一本和三本生源时快速转变教学风格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现状和问题分析,本文将对以下内容做出讨论:(1)如何通过教学过程分析,总结不同群体的学生特点;(2)如何针对学生特色制定基本教学目标和可选教学目标;(3)如何通过调查问卷与座谈形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反馈;(4)如何将反馈结果再次付诸实践;(5)如何评价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性。

二、学情分析

同时面对一本和三本的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常见问题如下:(1)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相同,同样的讲解方法得到的学生响应完全不同;(2)学生素养不同,课堂气氛不同,但仅从课堂响应短时间内无法判断教学效果;(3)仅各自独立地借鉴一本和三本的力学教学方法分别进行实施的效果不够明显。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得到真实的学情分析是解决后续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但互动的前提仍建立在学生这一教学主体之上,主体的特点既依赖于自身素养,又与教师的有效激发密切相关。在教学之前盲目地采用某种既定的教学模式往往难有成效,比如课堂提问、章节测验、课外实验都有可能被学生认为是负担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力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教师“事前准备”的教案和教学方法“有条不紊”的实施,而应时刻观察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得到的实时反馈,并能根据反馈快速调整教学方法以推进教学进程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前期教学过程观察,三本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敢想敢说,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响应,课间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而一本学生虽听课态度认真,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考虑谨慎而不予快速回答形成了课堂气氛的相对沉闷,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通过教师的主动交流、作业和期中考试发现:三本学生对力学学习的热情随着后续章节难度的增加开始降低,而一本学生的课堂状态逐步回升,随着力学课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难度的增加,学习兴趣逐渐激发。从作业和期中考试的结果分析来看一本生源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明显优于三本生源,这与课堂氛围所表现出来的表象形成反差,意味着短期的课堂响应无法准确判定真实的教学效果。

上述现象的分析得到的启发:(1)一本生源对教师互动的响应较慢,需要教师通过持续的情感交流和鼓励完成课上氛围的调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2)三本生源的课堂氛围良好,但对力学内容的吸收和消化能力较弱,应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精炼和简化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应用;(3)一本生源在对待课下作业的态度上明显优于三本生源,但两个群体对课外作业(如大作业、小论文、测验等)的兴趣和积极性差别不大,均只有少部分同学愿意花费额外的时间从事力学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对策与方法

“学情—师情—学情”的快速闭环反馈机制是因材施教的具象体现。反馈机制中的师情分析是个“准静态”过程,相比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流动性,教师的个人风格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稳定的个人风格往往难以适应变化的学生群体,因此需要丰富的教学方法加以辅助,而教学方法的实施又与学情形成了循环往复式的闭环反馈系统。

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中,通过教师间的研讨交流,确定建立在学情基础上的有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群体的学生需求,根据学情分析制定不同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如三本生源难以形成对力学知识的深入和拓展,对知识学习的热情不足,缺乏维持长效学习的持续性。对此,教师应注重课堂内容的深度和作业难度的降低,注重分析案例的实用性,强调力学公式的应用,弱化推导过程,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断刺激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重要的知识点要常征询是否听得懂,对于听不懂的问题应耐心反复讲解,不断听取他们对课堂的教学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而一本生源基础好,鉴于大学力学课程与大学物理有部分重复内容,他们对于某些基础知识的理解远远优于三本生源,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考虑重要力学公式的简单推导,讲授案例的同时分析构件的基本工作原理,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总结知识,分享学习经验。

四、实践分析

在机械制造2个一本班级和机械电子4个三本班级的层次教学实践中发现,授课伊始所看到的课堂氛围的差别逐渐缩小,三本生源课堂氛围在简化课程内容、降低课堂难度、以简单问题刺激课堂互动的推进中一直维持较好的课堂气氛。一本生源随着对教师个人风格的熟悉和认可,逐渐把课堂互动当成了惯例,对问题的理解更具有深度,与教师之间的深入讨论也变成了惯例,并且愿意走到讲台把学过的章节像教师一样讲解以此分享个人学习经验,学期末学生对教师的个人课堂教学评价优秀,学生的力学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列其他专业和班级之前。

在众多力学课堂教学法的研究中,课外手段的刺激仍以激发学生对力学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目的,但知识的考核却从侧面反映了各种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即学生对力学的感知和认可不但要能动手也能解题。当然,以考试成绩衡量教学效果并非全面,但这一能够在短时间内量化的指标仍反映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接受程度。

在“学情-师情-学情”的闭环反馈实践中发现教师的个人魅力和长期积累的口碑等主观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较大,先入为主的教师形象对能否上好力学课程以及能否顺利实施层次教学具有难以量化的直接影响。因此建议从事力学教学的教师应注重人生第一次课堂的重要性,切勿因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或科研压力而忽视教学给个人带来的后续累积影响。

五、结论

任何教学过程都是动态的实时反馈过程,反馈的速度越快,教学效果越明显。而力学课程在工科专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从事力学教学的教师更应该具备这种快速反馈并及时改变教学方法的能力。而且同一种教学方法因学生群体和教师个人风格的不同,其实施的效果也会发生本质区别,因此,教学方法的引入不可按部就班的推进,而应变成动态循环的闭环系统。

参考文献:

[1]刘晓.独立学院《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探[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25(4):66-67.

[2]王放,陈志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2):206-209.

[3]何洋,修树东,姚文斌.独立学院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4-45.

[4]樊甜甜,胡先雄.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视界,2012,(6):57-58.

[5]沈艳艳,陈定坤.独立学院力学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289-290.

[6]冯振宇,樊丽俭.基础力学课程考试改革应充分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J].力学与实践,2011,(33):76-78.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法 力学 群体 层次 面向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