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对比法在中药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 2022-03-14 08:34:31 浏览:

摘要:医学健康事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展望同期发展工作,医学健康工作对社会的发展意义最为重大。中医药学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药的发展时间更长,中药学是中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其主要意义是为了研究中药的结论以及中药的相关属性,在时下是一项受到社会认可的科学门类。但是中医相对西医而言开展教学及学习难度就较大,这一点在中药学教学方面表现极为突出,本文就以对比法在中药教学中的运用为方向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对比法、中药教学工作、工作难关、发展前景

1、前言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中医的传承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较为跌宕起伏的过程。在早些时候,西方科学界是不认可中医方面的理论知识的,认为其是一个伪科学,但是经过众多中医研究学者多年来不懈的努力,终于将相关的原理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解释。中医所涵盖的内容极为的复杂,这就导致了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这一点在中药学学习方面变得尤为明显,所以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对比法这样的教育方法在近些年来备受重视。

2、中药学中的对比教学方法分析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所以其在教学上有着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而且伴随着近年来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中药学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下面我们就拿中药学中的常用的对比教学方法为例,进行简要的分析。

2.1性能功效类的对比教学方案

中医相对于西医而言,更加注重用药物对人体进行系统的调理,在对相关的病症进行治疗时,侧重于对引起该病症的原因进行探究。由此我们就可看出,中医对中药性能功效的研究更加深刻,对不同药物性能的要求也更加苛刻,所以针对时下的中药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对不同中药功效的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知道中药学所包含的内容知识极为广泛,药理性能也不仅仅表现在一个方面,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药物都对某种症状产生较为显著的作用,或者是一种药物可以对症状进行治疗的情况,所以在正常的教学工作进展的过程中,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往往因为教学难度较大的原因进展缓慢,学生们往往也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对相关药物的性能功效进行记忆[1]。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的教育学者认为,在中药性能功效的教学工作中,应当运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帮助同学们对不同的药物性能进行区别记忆,建议中药学教师在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工作之后,不要急于开始下一章的教学工作,应该留出一部分时间,对上一章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不同药物的同行以及其区分提取出来,再一次的对学生们进行强调,加深学生们的记忆[2]。例如,教师们在进行针对麻黄与桂枝两种重要性能功效的教学时,首先要对其基本性能进行讲解,但是与此同时也要找出两种药物的同性,像同为辛温之品,主治风寒等,而麻黄相对于桂枝而言,在针对相关病症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其性能较为温和。

2.2不同类属药物的比较教学方案

在前文中我们主要介绍了同类药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对比的教育方法进行区分比较,但是我不知道不同类型的药物,无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其难度相对于同类型的药物而言更大,所以对比的教育方案在不同类属药物的教学活动中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其实际的效果也更加明显[3]。在针对不同类属药物的性能研究中,我们可以直接的找出这些药物之间的区别,在中药学教师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按照书本规划的教学思路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方法的话,往往容易记混不同药物的主治区域,因为众多的药物的功效往往会出现重叠。在这种状态下就可以利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类型药物的功能特点提取出来,之后再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些药物的性能特点[4]。

在正常的教学工作进展的过程中,对比的教学方法对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的具体要求:首先,在正常教学工作进展的步骤,中药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将前后串联的思想融入到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中。也就是说,当一个教学任务点完成之后,中药学教师一定不能急于开展下一个教学重点,应当留出一部分复习时间,带领同学们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习一遍,分析前面所学过的不同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例如,在进行独活和姜活两种药物的教学时,由于二者属于不同的类属,教学方案可能会将两种药物放在两个不同的板块进行学习,但是我们对两种药物的实际性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者有着许多方面的同性,如均有辛温苦燥之性,都对风湿麻痛的病症有着明显的药理作用。所以在完成两方面的教学工作之后,教师就可以将两者同时拿出来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共同点,之后在对两者之间的不同点进行强调,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这些药物的影响,方便后续的记忆及应用环节的进行;其次,要求学生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这个要求是建立在教師完成对比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在这个阶段(已经详细的讲解的不同药物的异同点)教师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此时同学们一定要完善自己的学习笔记,可以通过画图表的方法进行记录,直观的分析不同药物的异同点所在[5]。

2.3对名称易混淆的中药的对比分析方案

在进行中药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类属以及同类属的药物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所以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中,对不同药物的记忆学习方面有着较大的困难,在进行正常背诵记忆的过程中,在针对名字以及性能之间,要系统性对其进行记忆,而那些名称相近而且性能的中药,在记忆的过程中难度较大。但是我们知道,不同的药物在利用的过程中,其性能可以说是有着较大区别的,甚至有些名称相近的中药在性能上是截然相反的,如附子与白附子,二者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药理性能却相差十万八千里,我国中药典籍对附子的药理性能的解释如下:温肾助阳,在针对肾虚体弱人群的治理过程中,有着良好的作用;而对白附子的药理性能的解释是:怯风痰,温良降火,主治风痰火旺。由此可见,二者之间之间的药性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在记忆的过程中,如果稍有偏差的话将会酿成大祸,轻则耽误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在中药选材的过程中,对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位置的选择也是十分讲究的,因为同一种药物可能在功效上有所不同,或者在作用程度上有偏差,在记忆的过程中,也要引起教师以及同学们的注意。

为了避免这些名称相近的药物在记忆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中药教师应当帮助同学们事先将这些容易混显得药物进行分类,一类是不同药物但名称相近的药物的记忆,如附子与白附子、白豆蔻和肉豆蔻等,另一种就是同种植物但不同入药位置的记忆,如紫苏、苏叶、苏子,桑叶、桑枝、桑葚等。

3、结束语

伴随着人类科技及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卫生的思想已逐渐深入人心,中药作为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未来一定会大放异彩,为国际医疗卫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而针对中药的教学工作在近些年来受到各方的重视,我国政府以及医学院校都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针对复杂多变的学习内容,对比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在未来教学工作中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在帮助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黄吉宇:对比法在中药教学中的运用[J].新华网,2016(08):31-32.

[2]刘岩松:对比法在中药教学中的运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0):51-52.

[3]王健相:对比法在中药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大学学报.2017(5):10-11.

[4]黄佳宁:对比法在中药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24-25.

[5]黄翔:对比法在中药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5):6-8.

[6]于亚军:对比法在中药教学中的运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5):17-18.

相关热词搜索: 中药 教学中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