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关于《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3-15 08:36:49 浏览:

[摘 要]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日益频繁,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外贸英语函电以外贸业务中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付款、装船、保险和索赔等外贸环节来展开。本文基于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及模式的优化和整合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模式的优化整合实践性教学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深入,国际性的商务合作越来越频繁,大量的跨国公司涌入中国,许多国内企业也纷纷进军国际市场,社会对外语人才,尤其是对掌握进出口贸易专业技能的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递增态势。

外贸英语函电是一门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课程,是一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用性, 集英语交流和职业技能为一体的实践性、应用型课程。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将学会以进口方或出口方的身份与外商就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付款、装船、保险和索赔进行洽谈,最终建达成贸易协议,同时还将与银行、货运代理、保险公司等单位,就贸易中具体环节进行咨询、协商。

一直以来,《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目标主要靠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仿写信函来实现。由于缺少实践教学,学生在实际工作操作中动手能力不强。因此,切实培养既懂英语又懂得外贸业务操作的应用型贸易人才已迫在眉睫。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普及为《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普通高校《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改革依然在探索之中,该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外贸函电课程》在学科发展中的定位模糊

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外贸英语函电》课程,虽然已经提出把应用型对外贸易人才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但受传统的学科考核标准等因素的影响,仍不能把主要的教学力量放在加强课程实践力度的建设上,主要表现在: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不重视、教材陈旧、缺少对该课程的研究和开发。

(二)对课程理解存在的误区

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贸易伙伴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因此英语这种国际语言就成了他们之间交流的主要语言;另外贸易伙伴间往往相隔千里,无法直接面对面交流,在信息时代尚未到来之前,书信就成了各国商人间沟通的主要途径,从而促生了外贸英语函电这门应用性写作课程。《外贸函电》中所谓“函”,即指信函;所谓“电”,过去指的是包括电报、电传在内的通讯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报、电传在进出口贸易中已逐渐被传真、电话和电子邮件所取代,所以“电”的含义发生了基本的变化。从字面上看,外贸英语函电是一门写作课,但实际上,该课程已远远超出了写作的范畴,内容的涉及更加广泛,除函电的写作之外,还包括了外贸专业术语的学习,外贸合同、信用证等重要单据的学习,贸易条款的口头磋商等等,涵盖了外贸英语的方方面面。

(三)授课方式普遍为理论课授课方法的延伸,较为呆板

实践性较强的函电课程非常需要在介绍基本理论概念、基本操作规范、基本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用典型的案例或实战经历来介绍操作要领,使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传统理论课以解读信函为主的授课模式是对《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的一种误解,也是一种误导。要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改变其旧有的教学模式,使其具备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内容的优化及教学模式及手段的改革思路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为外贸行业服务、培养外贸行业一线操作型、技能型工作人员的目标,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语综合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国内许多高校都做了许多尝试,包括提出了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或采用校企合作的做法。但绝大部份企业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的考虑,不愿意成为各高校的实训基地。因此,如何在校外实训基地缺失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及校内局域网的平台,加强本课程的改革与优化,是我们重点要探讨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由于外贸英语函电的专业性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侧重于信函的讲解,学生必然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和引导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1.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热情、亲切、开明、宽容的教师往往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对老师的喜爱会逐渐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同时庞继贤在《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导读中指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为课堂教学创造一种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教师的亲和力,可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2.以鲜活商务案例、话题调动学生的兴趣

商务领域生动鲜活的案例及相关的商务话题,只要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都可以选择来进行课堂讨论。多媒体的普及和网络资源的广为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为学生提供体验学习进步和快乐的机会

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机会体验他们在学习中所获取的进步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进步的机会。同时,建立一个全面而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学生进步予以及时的反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整合与优化课程内容,使专业理论、实践教学与真实业务融为一体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以进出口业务的流程为主线,将课程内容分成建立贸易关系、交易磋商、签署合同、履行合同、制单结汇、核销退税6个大模块。通过实践操作及模拟仿真教学,将专业理论、实践教学与真实业务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专业英语和专业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外贸业务的具体操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巩固专业英语及外贸专业知识,既明确岗位技能要求,又确定就业方向,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教学模式采用“课堂讲解 +案例分析+ 模拟实践”体现实践课的特点

教师对外贸易函电相关理论、专业术语、习惯用法和写作技巧等做范文演示及讲解。同时,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设置合适的案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讨论,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去真正理解老师课堂讲解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案例分析环节后进入模拟实践。模拟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模拟实践中商务场景的设计必须体现实践性,不能简单等同于课堂练习。学生实践的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模拟场景下写出逻辑性强、符合实际情况、符合我方利益的商业信函,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进行翻译或背诵练习。为使学生对贸易的整体业务流程有一个深入、直观的了解,提高其动手操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我们设置仿真商务交易情景,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按3-4人为贸易中的出口方,3-4人为进口方。其余人员则组成银行、海关、运输,商检等外贸相关部门,各组均给定不同的背景资料,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中按“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交易结算”的进出口交易程序,来体验进出口贸易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操作。

(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使部分函电素材,如单据、合同、信用证等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同时,教师示范填写、修改等操作,以直观、生动的形式联系实际。如讲到装船一章时,可以上网搜索国内外海运公司网站,查阅真实素材。给予学生很强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推进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其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再次,该课程涉及大量的函电写作,并需要将写好的函电通过网络传递到虚拟业务伙伴处。师生间可以通过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习题等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总之,教师可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按照教学的进程,进行教学前思索、教学中观察监控、对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这种对自已的教学活动为对象进行反思教学使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改进和整合本课程的内容,教学的方法及模式,使教学得以高质高效地进行,也使得该课程的体系更合理,更能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琪.外贸英语函电与单证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职教新观察,2008(4).

[2]樊斐然.改进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

[3]王海燕,谭万成.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策略研究[J]. 航海教育研究,2007(1).

[4] 庞继贤,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一书导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龚琳.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6).

相关热词搜索: 函电 新模式 探讨 外贸英语 教学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