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联合行动严格执法,坚决打击非法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行为等9则

发布时间: 2022-03-28 09:48:41 浏览:

联合行动严格执法 坚决打击非法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行为

2012年10月,我局通过前期排查,结合举报线索,发现一起涉嫌开展代孕、卵子买卖交易、非法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等非法行医案件。本案件是我局查获的深圳市第一宗买卖卵子和非法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非法行医案件,行动迅速有效,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一、案件查处情况

该非法行医点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涉案场所是名为“深圳市安得颐养堂”的养老院,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内部设置了诊室、留观病房、手术室、检验室等。配有手术台、B超仪、显微镜、保温箱、液氮冷冻灌等多种医疗设备和促排卵激素等多种药品,并有与代孕、辅助生殖技术等相关的病历材料。鉴于该机构存在非法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重大嫌疑,当场给予查封取缔,对现场相关设备和医学文书进行了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因当事医护人员逃避调查,查阅涉案病历发现,其中多份涉及“张秀兰”医师签名,经查询国家执业医师网显示“张秀兰”医师注册在深圳武警医院。现场调查深圳武警医院,提取张秀兰书写的医学文书,连同安得颐养堂医学文书一并委托笔迹司法鉴定,结果报告笔迹一致。调查部分深圳安得颐养堂的客户和证人,指认是张秀兰医师在安得颐养堂为其实施胚胎移植治疗。

通过调查有关涉案人员、病历资料分析和笔迹鉴定得出以下结果:深圳安得颐养堂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人类辅助生殖诊疗活动和非法卵子买卖活动;执业医师张秀兰在深圳安得颐养堂非法开展人类辅助生殖的诊疗活动。

我局依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对深圳安得颐养堂实施取缔,没收药品7箱、医疗器械17件,罚款人民币10000元整的行政处罚;函告市民政局作进一步处理;吊销张秀兰《医师执业证书》。市民政局已注销深圳安得颐养堂许可证。公安部门已对“1016专案”以涉嫌非法行医罪进行立案查处,涉案非法所得待调查核实后另行处理。

二、工作体会

(一)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打两建”的重要部署,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作为全市卫生执法的重点工作。接到举报线索后,高度重视,立即研究部署,成立了专案行动领导小组,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领导为组长,卫生监督、民政、公安、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联合参加,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和工作要求,确保“1016专案”查处工作圆满完成。

(二) 行动迅速、查处得力。联合查处行动当日,我局统一指挥,查处行动迅速、有效,从行动正式开始到有效控制涉案场所和人员不到5分钟时间,确保全面掌控相关证据和涉案人员。在查处现场,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积极开展证据收集和人员询问,调查工作有条不紊、全面细致。

(三)多部门联动、配合紧密。该案件的涉案场所十分隐秘,涉案人员反侦查意识很强,该次查处行动取得切实有效的成果基于卫生、公安、民政、街道办事处等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1016专案”组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行动方案的工作部署,遵守分工不分家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沟通交流,密切协调配合,保证了执法行动的顺利进行。

(四)使用非常规取证手段。该案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医护人员身份确认问题。现场调取的涉案病历中,绝大部分医护人员未署名、非本人签名或假名,现场工作人员和就诊病人均不配合询问,也未发现收据发票和台账。我局通过笔迹鉴定等非常规取证手段才能对涉案医务人员身份进行确认。非法所得的认定尚需要公安机关运用刑侦手段的支持。

(五)新闻发布及时准确。为了确保警示效应,我局邀请了新闻媒体参与案件查处的全过程,利用网站、微博、电视、广播、报纸等渠道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披露,既警示了非法行医的不法分子,也体现行政执法的公开透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密切配合公安部门对“1016专案”开展刑事调查工作,对案件的后续进展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继续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有效衔接,重视群众举报线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高压态势,保障医疗安全。

(来源:深圳市卫生局)

卫生部、国家食药监管局就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规范征求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活动,加强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组织制定了《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和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正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2013年卫生工作要点确定

2013年1月22日,卫生部印发《2013年卫生工作要点》。

根据《要点》,2013年卫生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做好“十二五”期间卫生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要点》要求全国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推进基层综合改革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落实便民惠民服务措施。认真做好卫生应急、疾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加强医疗服务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依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强化卫生监督,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和中医药工作,加强人才、科技创新、卫生信息化工作,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要点》明确了上述工作量化指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新修订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1号)(以下简称《办法》)于2013年2月19日公布,将于2013年4月10日实施。现就贯彻落实《办法》,进一步做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准确理解掌握《办法》的有关规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政策性和技术性强,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新修订的《办法》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设置原则、条件和职责,简化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流程,扩大了劳动者选择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范围,完善了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强化了监督管理,更加有利于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各地要组织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学习,确保准确理解、全面掌握、贯彻落实好《办法》的有关规定。同时,要向公众、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做好《办法》的解读工作,大力宣传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原则、程序和便民措施,为《办法》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能力建设

近年来卫生部先后印发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82号)、《卫生部关于切实履行职责 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11〕20号)等文件,对加强职业病诊断机构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加强建设,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仍有个别地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各地要根据《办法》提出的要求,加强职业病诊断机构能力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备相关的人员、设备和工作经费,以满足职业病诊断工作需要。要结合实际制定设置规划,实现区域覆盖。设区的市没有职业病诊断机构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指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工作。各地特别是目前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能力薄弱的地区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制定完善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机构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高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能力。

三、规范管理,提高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质量和水平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建设,加强监管。要按照诊断机构准入条件严格规范行政审批,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相关信息。设立完善职业病鉴定专家库,加强对专家的管理和培训。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要依法履行职责,遵循客观、公正、便民的原则,完善工作流程,及时受理鉴定申请,认真组织抽取专家,执行回避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组织做好职业病鉴定工作。对鉴定结论与诊断结论或者首次鉴定结论不一致的,要履行报告义务。

职业病诊断机构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劳动者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诊断机构要及时接诊,并告知劳动者职业病诊断程序和所需材料。加强与用人单位、相关部门的沟通,对资料不全或有争议的应当及时请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予以配合。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办法》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规范诊断行为。认真履行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的报告和告知义务。要做好院务公开工作,公开办事程序,结合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新修订的《办法》明确规定了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监督检查的内容和频次。各地要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量,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工作经费,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要加大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法律法规执行、规章制度建立、职责落实和职业病报告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北京市成功举办201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结核病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最重要传染病。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了提高大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营造全社会参与结核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全市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及健康教育活动。

2013年3月21日,围绕“防治结核 健康和谐”的主题,由北京市卫生局主办、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和北京防痨协会承办的“201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北京市主题活动”在百荣世贸商城广场成功举办。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有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卫生局、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东城区卫生局及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结防所的专家和领导。

活动开始后,首先由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谢辉处长介绍我市结核病流行现状、面临的挑战及防治对策与措施。随后,通过两轮的微博互动和现场游戏环节,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北京结控所贺晓新副所长现场解答了微博提问,讲解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通过游戏竞技活动向大众宣传正确预防结核病的知识与方法,寓教于乐。在患者访谈环节,两名成功治愈的肺结核患者生动地描述了患病和治疗过程,宣传了结核病治疗管理各个环节的健康知识,并展现了防痨工作者在结核病治疗管理过程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现场的结核病义诊咨询及免费体检环节,吸引大批观众的积极参与。

此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特点:(1)将新媒体运用到结核病防治健康宣传中,通过微博互动的方式,扩大传播范围,现场观众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北京结控所的新浪微博页面,对本微博加关注、转发此次活动的口号并转发给3个好友,进一步扩大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范围。(2)免费咨询和检查:现场开展了结核病防治义诊咨询、免费X线胸片拍摄等活动,并进行了宣传知识材料发放和讲解,为广大市民送来健康知识。(3)通过和北京防痨协会合作,以点带面广动员。3月24日前后,在北京市卫生、铁路、监狱和教育系统陆续针对不同人群分别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将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广泛开展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宣传;全市组织结核病防治公益征文活动,广泛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宣传活动。本次活动拉开今年全市结核病防治健康宣传的帷幕,以此为契机,北京市将以重点人群为主线,持续全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做到系统规划、联合深入、扎根基层,不断提高北京市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防护意识,为实现结核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目标贡献力量。(北京卫生信息网)

链接:耐药结核凶猛 防治人人有责

冬末初春乍暖还寒,这个季节,冷热交替,许多慢性疾病容易复发,在这里我提醒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注意坚持服药,防止慢性病的复发。今年3月24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每年新发现肺结核患者100万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万例,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约1万例。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结核病种类很多,但是肺结核是结核病的主要病种,对个体危害严重。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防治难度比较大。在不治疗情况下,肺部的结核病变会反复恶化和播散,形成肺部空洞及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肺结核患者自愈可能性很小,一旦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会转换为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死亡率极高。另外,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还会在人群中传播传染性极强的耐药结核菌,被这些患者传染的个体,一旦发病就是耐药结核病,对公共卫生安全形成巨大威胁。

既然肺结核病危害这么严重,那么有什么治疗方法?

新发肺结核病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使用科学合理的化疗方案,规律服药6~8个月,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则需要治疗两年以上,治疗成本增加了几十倍,但治愈率只有60%。如果久拖不治形成广泛耐药肺结核病,将会变成无药可治的不治之症。

北京市对结核病防治有哪些措施?

去年,北京市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315例,登记率为0.0214‰,与发达国家大城市相当。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保障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去年,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2200多万元,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本市结核病防控工作实施免费检查、免费抗结核治疗等惠民措施,实现了对肺结核患者的全程管理。从2006年起,就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实施了与户籍人口同样的免费政策。积极的防控措施使北京市成为全国结核病疫情最低的地区之一。

在此,我们在这里提示广大观众:1.如果连续咳嗽两周以上或者咳痰带血,一定要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2.如经检查确诊患有肺结核,需要主动配合治疗,严格遵守督导服药管理。3.不要随地吐痰,以防传染给他人。4.儿童要适时接种卡介苗,有效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上海市多措并举加强辅助生殖技术管理

上海市卫生局历来高度重视辅助生殖技术管理,遵循现有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合理规划,依法审批,严格监管,精心培育,使本市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得到健康有序的应用和发展。现将有关监督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市目前有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8家,人类精子库1家,其中6家辅助生殖技术机构和1家人类精子库由卫生部审核批准;2家辅助生殖技术机构由上海市卫生局审核批准。已累计为76000多对不孕夫妇提供了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其中62000多对夫妇接受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服务,13000多对夫妇接受了人工授精技术服务;实施胚胎移植共计84622例,临床妊娠32701例,临床妊娠率达38.64%,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6∶1。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科学规划,严格控制数量。我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于2004年制定《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管理办法》,根据本市人群实际需求、服务承受能力以及人员技术水平等情况,提出了“严格控制、稳步扩展”的设置原则。2006年规划本市5年内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总数控制在8家以内,并上报卫生部备案。遵循“规划为先、质量为上,成熟一个、审批一个,严格把关、动态监管”的管理原则,确保辅助生殖技术健康有序发展。

(二)严格依法审批,强化日常监管。2007年以来,我局按照国家规定,严格行使审批权,组织专家对原批准的辅助生殖机构进行定期校验和动态监管,对新申报的机构进行预备审核、准入审批和运行评审。其中重点对生殖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落实情况、不孕不育夫妇三证(结婚证、身份证、生育证明)查验、是否存在选择性别以及多胎妊娠等行为严格审核,根据专家组意见作出许可和监管决定。

全市卫生监督机构以属地化常态监管为原则,每年对经核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结果显示各机构执业情况良好,规章制度健全,操作流程规范,未发现实施代孕技术、擅自进行性别选择等违法行为。2012年,我局组织市卫生监督所对实名举报的一起医疗机构非法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案件作出严肃查处,对该机构除按照法律法规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外,还对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予以记分、对法人代表和主要负责人予以告诫谈话,并在全市卫生系统进行了发文通报。

(三)明确机构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要求,指定上海市卫生监督所承担许可受理、审核和监督执法工作,指定上海市妇幼保健专业机构负责全市辅助生殖技术的质量控制、信息统计、技术考核等业务管理。

市妇幼保健专业机构根据市卫生局要求,加强业务管理和指导。一是专人负责制度,加强与各辅助生殖机构联系,随时掌握各机构工作情况;二是专家例会制度,学习相关政策和规定,讨论典型病例,研究工作规范,交流新技术、新进展等;三是信息统计制度,将各机构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情况纳入上海市妇幼卫生调查制度,形成本市法定报表,为行政部门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四)实施建设项目,提升技术水平。依托市政府制定的上海市第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设立项目并投入资金,大力扶持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建立规模合理、技术领先、运行规范和开放合作的“上海市生殖与优生技术中心”,努力将其建设成为生殖技术高地。积极支持并行政许可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开展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成立了上海市辅助生殖技术专家组和生殖医学分会,举办各类学术论坛,开展科研项目,与国内外同行广泛交流。各机构累计开展相关科研项目69项,不断提升本市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水平。

我们将积极落实今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会议部署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管、调整设置规划、加强合作交流,确保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更好地服务民生。(来源:上海市卫生局)

2013年上海卫生信息化数据平台覆盖全市600家公立医院

“2013,上海卫生将迎来互联互通的时代。届时,“上海健康信息网”将覆盖全市600家公立医院,老百姓可实现网上预约挂号,网上寻医问药,医疗信息互动,医疗机构之间将全面实现网上检索各类检验检查报告,网上调阅病历,减少重复检查、重复用药。”这是市卫生局于3月18日通报医改工作时向媒体发布的消息。

作为上海医改的五大基础性工作之一,本市于2011年3月正式启动了“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健康信息网”),工程的核心是市民健康管理。到去年年底,“健康信息网”先期试点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实现了6个试点区、全部三级医院、1万余个医生工作站的互联互通。市级平台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有关过程中动态采集和更新居民健康记录,已建立并维护了本市就医人群中3000多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档案的自动建档、自动更新,形成的健康档案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区域个人健康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在试点范围内实现了“二个任何”(任何居民和医务人员,在任何地点,在满足业务规范和安全隐私的情况下可以调阅相关健康档案),日均发生超过1万多次健康档案调阅。在6个试点区内,实现了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的综合信息系统,同时开展了依托信息化系统和网络的业务协同服务,促使区域内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联动。计划到2013年上半年实现上海“健康信息网”在本市的全覆盖,实现全市范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表示,建设上海健康信息网是推进医改的一项重大工作,更是一项惠民工程,将服务百姓健康,方便病人就医带来深远影响作用。今年将确保这项信息化工程全面落实和完成,“健康信息网”的建设将给病人就医带来更多便利,将给老百姓的健康管理和就医模式带来巨大的改变。今年下半年起,通过“健康信息网”建设不断推进,将迎来市民看病就医模式的根本改变。

——就医前,市民和患者可以通过“健康信息网”的门户了解相关疾病权威、正确的知识,了解医院的特色和专家的专长,并可预约专家门诊,只需到约定的时间到医院就诊即可,大大节省了病人就医等候时间。

——就医中,医生可以通过“健康信息网”调阅病人的以往病史,全面掌握病人的情况,同时通过检查检验报告的共享,可以降低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通过“健康信息网”还可以得到相关专家的会诊支以及高级专家的指导,确保医疗质量。

——就医后,病人可以通过“健康信息网”查询检查检验报告,减少往返医院的次数;通过“健康信息网”访问个人的健康档案,掌握个人连续完整的健康记录,参与个人健康管理;部分需要长期干预管理的病人,社区医生可以通过掌握其健康档案数据,进行慢病管理,保持了病人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的连续性。(来源:上海卫生网)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华合作中心主任会议在京召开

2013年2月26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在华合作中心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世卫组织在华合作中心主任、部分省(市)卫生厅(局)代表共80余人参会,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李明柱和世卫组织西太区主任申英秀分别致辞。

会议介绍了世卫组织在华合作中心的发展现状、任命及续任政策,以及《中国—世卫组织国家合作战略(2013-2015)》主要内容。参会代表还就合作中心的任命、续任程序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李明柱副司长和申英秀地区主任充分肯定各合作中心在全球卫生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鼓励各中心继续为全球卫生发展作贡献。

为加强对合作中心的管理,不断深化与世卫组织的交流与合作,2013年2月,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承担世卫组织在华合作中心协调办公室工作。办公室首次任期两年,主要职能包括协调管理、信息服务和政策研究等相关工作。

“搭桥”先要打好“地基”

3月23日~24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办的心血管外科质量控制及注册登记研究协作会议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提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外科医疗质量差异巨大,开展手术病例注册登记是进行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要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并尽快将其从自愿参与的科研协作转变为医院诊疗流程中的必选动作。

截至2012年,我国约有760家医院可以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年手术量约20万例。但不同地区医院医疗质量差异巨大,对诊治合理性的评价也缺乏统一标准。以冠脉搭桥手术为例,手术死亡率最高与最低的医院之间相差14.91倍,术后并发症相差65.5倍。医院整体水平是决定死亡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表示,基于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可以开展医疗结果评价研究、医疗质量控制及临床路径优化等工作。下一步,中心将通过推动建立不同病种的注册登记系统,促进各医疗机构的交流协作、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医疗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依托注册登记系统,还可以进行新技术、新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

由阜外医院发起、始于2004年的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目前共有97家医院参与。此前,参与协作研究的45家大中型心脏外科中心分布在全国16个省(区、市),累计收入7万例冠脉搭桥和瓣膜手术病例资料。依托病例资料,研究人员总结出了基于中国人群的心脏病风险评分系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记者在会上还了解到,全国心血管外科质量控制委员会目前正在筹建之中。(来源:江苏卫生网)

相关热词搜索: 生殖 辅助 联合行动 严格执法 打击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