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程军荣:车床旋转出多彩人生

发布时间: 2022-03-29 09:11:09 浏览:

程军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11工厂机械光学加工车间的车工、高级技师。一台机床、一把卡尺把他打造成了名人——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党的十八大代表,他几乎拿下了当代中国工人能够拿下的所有至高荣誉和称号。

农民子弟 勤恳奋进

35岁的程军荣,1978年出生在南京市江宁区许呈村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农村靠体力,而程军荣的父母身体羸弱,为了减轻家中负担,自小心细懂事的他初中毕业后,主动放弃读高中的机会毅然外出打工,恰逢5311工厂招工,为多挣钱,凭着一身好体力他主动要求当上了搬运工。

虽然只是简单的体力活,但憨厚的程军荣却很珍惜这个岗位,踏实勤恳,吃苦耐劳,搬运每一个物件都认认真真,很快就得到领导和工人们的好评。机加车间主住看中了他的稳重心细,把他要到车间专门转运机械加工零件。尽管天天忙得满头大汗,但机床上那一根根“铁棒”被车工师傅娴熟地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却总能勾住他的眼球,直羡慕得他常常驻看得发呆。在他眼里,当军工尤其能当上有技术的车工该是何等光荣自豪啊。

程军荣对车床的痴爱自然使他对车床主人格外“殷勤”,慢慢地,他得到了师傅们的喜爱,在师傅们的推荐下,车间主任终于让这个农民工当上了见习车工。

对技术如饥似渴的程军荣如鱼入海,他不分昼夜地勤学苦练,师傅见他肯学,便喜欢多教他一些。程军荣只用3个月就完成了普通人1年的学徒期。

随着经手的零件越来越复杂,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越来越感觉到专业知识的缺乏。他将目光投向了书本,发下狠心,从基础学起,教材上的每一个环节他都吃透消化。白天抢着干活,业余时间全身扑在书本上。他所在的集体宿舍住着8个人,一到晚上,喝酒、打牌、聊天、网游、看小说个个玩得尽兴,而程军荣却一个字一个字地啃高中的课本。几个月下来,他以优异的分数考取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夜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班,扎扎实实掌握了“金属切削学”等多项专业知识。毕业后,他又经过一番努力通过自学拿到了本科文凭。

知识让他的眼界大开。他看到了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控加工技术必将成为工厂未来的主流技术。2002年,他在工作之余用几年所学的知识开始探求计算机编程和数控加工的技术程序。当时,他月薪只有几百块,却借钱买了一台9000元的高配置电脑,琢磨了起来。

看程军荣没日没夜地埋头摆弄电脑,有人对他说“不就是个小车工嘛,学这有什么用”,程军荣听了不以为然,相信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机遇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2004年,工厂需要加工某型飞机多项关键机械部件,这项技术存在高强度航材和特殊形面的加工难点,工厂为此专门购进数控机床攻关。谁来操刀,工厂准备外聘技术专家来干,程军荣看在眼里痒在心头,尤其那大笔的外聘费令人心疼。“让我来试试吧!”一向稳重的程军荣主动请缨,他的坚定和自信,打动了车间主任和师傅们的心。

牛刀初试,难关攻克,首战告捷,车间里外无不惊喜。程军荣成了工厂第一个掌握数控车床技术的一线工人。

2008年,某型飞机上急需一种零部件,原材料成本低,但制作困难,向国外采购,报价高得离谱。工厂把任务交给了程军荣。一开始,半个月的失败让他备受煎熬,车间老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帮忙,几经折磨都信心不足了,纷纷劝程军荣放弃。性格倔强的程军荣如骑虎背,他绝不想败落下来。在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他孤身奋战,日夜探索,入了魔一般,吃饭睡觉都念叨着各种数据,10天之内他翻阅了40多本书。苦心人天不负,历经上百次的失败和反复实践,程军荣终于悟性大开,摸索出了一套“旋转冷滚压加工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完美地攻克这个技术难关,如期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他的“旋转冷滚压加工方法”简单实用可行,不但打开了工厂机加运用计算机攻克尖端技术的先河,还为工厂节约了30多万元的模具开发费用。

对车工技术有近乎痴迷的热爱,程军荣的敬业精神为大家肃然起敬。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他经常废寝忘食,长期饮食不规律,让他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胆结石。2007年8月,在突击一批零件时,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突然,剧烈的胆绞痛让他昏迷过去。送到医院后,医生立即摘除了胆囊。

凭着勤奋的学习和刻苦的钻研,程军荣在工厂脱颖而出,多次代表工厂参加各级劳动技能大赛,并在2003年的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一名。2005年获得南京市金牌蓝领称号,27岁的他成为工厂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控机床的一次次成功,使程军荣底气越来越足,多么复杂的活都敢尝试。2004年,车间接到一批军品球型螺母和螺圈的加工任务,精度要求非常高,球面配合只允许0.003毫米的公差。为此工厂专门购进一台配置较高的数控车床,但技术要求高,班组成员都不敢上。程军荣把任务接了下来。他通过摸索找到了加工方法,却发现车床的匹配刀具不合用。行内有句话:“车工全凭一把刀。”当时任务很急,外购专用刀具根本来不及,程军荣决定手工磨制。有的师傅说:“你要是能磨出专用刀具,还要专业厂家干啥?”程军荣不为所动,大胆尝试,终于找出了特殊磨制方法,磨出了完全达到切削要求的专用刀具,圆满完成了任务。他的磨刀法省时省力,让车间主任大吃一惊:“年轻人厉害,硬是把我们几十年的老方法给废了。”

我军某型战机上的航空相机一直存在清晰度不够高的问题。2005年,工厂光学相机研究所的专家经多年艰苦钻研,终于突破光学镜片高清晰度的难关。但是要实现生产,还需要高质量的配件。多个关键零件的加工任务自然落到了程军荣手上,经历无数次失败的程军荣早已信心十足,经过上千次的反复试加工,终于攻克了难关,使高清晰度镜片不但在工厂形成生产线,该产品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

2006年,某新型战斗机上的某零部件修理技术,给工厂带来一个很大的挑战,其中一个难点是镀膜夹具。国外的夹具比较成熟,但价格十分昂贵。工厂承接此项任务后,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技术部门花费半年时间也没有结果,厂长几次指示一定要拿下。

此时,早已是江苏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的程军荣再次主动请缨。

但该零件表面不规则,无法得知编程轨迹,而技术员所给数据不符合要求,要想解决问题,就要高精度测准表面轨迹数据才能加工。他利用数控机床的测量功能,经过一周上千次的试验和精确计算,终于得出了特殊球体表面的精准尺寸,加工出的夹具表面和零件贴合面接近100%。这次攻关成功,当年就为工厂创下了3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近些年,程军荣在岗位上勇于创新、刻苦钻研,对盘式定位器、可涨式夹具等大大小小的改革就有50多项,为部队新装备修理的需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创造经济效益1300多万元。2007年,总装备部有关部门对他十多年来的革新项目进行整理总结,其中,将他发明的“玻璃球体镀模夹具”在全军推广。

激励团队 聚力发展

在技术第一的军工企业,专业越来越过硬的程军荣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2006年4月,车间推选他担任车工班班长。但车工一向都很讲究资历。当时28岁的程军荣要给比他大十几岁、几十岁的师傅们当班长,必须要有相当的威信。

图纸的分配直接决定工人的切身利益,最难做的就是要公平公正公开,也是程军荣“履新”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特别是班里一位技术过硬的老师傅,常因此事与别人发生矛盾。程军荣把每天的工作按照难易程度合理搭配,分成13份,让工友们先挑,最后那份没人干的活留给自己。一段时间后,老师傅不再因此与他人争执,大家也对程军荣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随后,他趁热打铁,建立了透明、公平、公正的数据化管理模式,将每一张图纸记录在册,每次分配都有组员监督,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程军荣所在的班组有6人是农民子弟。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地感染和带动同事加入学习的行列。他在班组设立了“车工班资料柜”,方便大家随时学习查阅。在他的带动下,班组成员每天下班后都主动晚走一小时,集中学习新技术。他还设立个性职业生涯表,开展“386”活动——利用3年时间让班组成员80%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60%技能水平达到高级工、技师以上水平。现在,班组80%的工友都完成了这一目标。

2008年9月,南京市总工会在5311工厂创建了“程军荣农民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省市领导亲临揭牌。他的班组也成为工厂的一面旗帜。

在军工生产一线,技能决定速度,绝活提高效益。工作室成立后,程军荣更加注重班组成员的技能培养。他用“三练”装配了一支优秀的团队。一练“车工一把刀”,让每位成员练就一个“快速分析”的大脑、一双“明辨正误”的眼睛、一双“控制毫厘”的双手,修磨出各类组合及专业刀具。二练“三锤定”校正法。以前寻找不规则毛坯材料的高点需要几小时,工作室成员提炼出了用锤子找高点的“三锤定”方法,将操作工效从每件5~10分,最快减低至2~3秒。车间进行了有效推广,人人练习,个个使用,节约了大量时间。三练“螺纹手”。加工各种各样的“螺纹”是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通过练习用“眼看”、用“耳听”控制车床速度,确保一钻成材。

通过刻苦的“三练”,工作室技术能手达到了80%,成为同行班组中的领头羊。

在程军荣的带领下,工作室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创新不止。新型战机冷却装置国产化改造中,某部件的薄壁弯管因加工变形,尺寸不符合理论值,书中介绍的加工方法一一尝遍,均以失败告终。工作室例行的晨会学习中,“逆向思维”使大家思路大开,运用纯拉伸弯管加工技术为拉伸加挤压弯形加工,一举成功。在为企业省下1000万元费用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与国外先进技术的较量,被空军装备部授予科技创新成果奖。

多年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立了“旋转滚压加工法”、“挤孔加工法”等两项优秀操作法,满足了军事化建设需要,在技术水平上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还在专业杂志发表15篇技术论文,荣获3项国家级荣誉。

农村长大的程军荣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他经常在工厂废弃的刀具上动脑筋。在工作室,他开展了节约攻关,开展了“废弃铣刀系列化改造”,将报废的铣刀改磨成镗孔刀,从而使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300%,每年为工厂节约数万元刀具费用。他所带领的班组先后获得“南京市十佳创新工作室“、”全国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

荣誉励己 使命神圣

程军荣把自己的全部激情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奉献给了自己所在的工厂。为了表彰程军荣的贡献,工厂奖励了他一套75平米的住房,以及每月高额的津贴。现在,他也有了自己美满的家庭。当初为了减轻父母负担而早早离开学校的程军荣,用饱含辛苦的方式延续了通过学习改变人生的道路。

改变程军荣人生轨迹的,除了他勤奋的学习钻研,还有他身上质朴、谦和、善良的品德。2002年12月,程军荣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此后,他在军工事业上更加发奋努力,处处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最高的标准、最好的结果来工作,一份厚实的荣誉清单诠释着一个农村走出来的中国军工人奋斗的脚步——

2002年:南京市技术能手、南京市优秀团干部、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

2003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车工组第一名、江苏省群众性技术创新能手、全国职工技能大赛车工决赛优秀选手;

2005年:南京市金牌蓝领、南京市突出贡献技师奖;

2006年:江苏省劳动模范;

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南京市首届道德模范、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文明职工、奥运火炬手;

2009年:新中国成立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提名奖;

2010年: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

2011年: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2012年:“感动南京”人物、党的十八大代表。

程军荣在一次演讲中说:“当我作为第198棒奥运火炬手在南京传递奥运圣火时,当我作为一线工人代表参加国庆大阅兵时,这些如梦如幻的荣誉让我觉得接受了国家最高的礼遇。面对沉甸甸的荣誉,使我更加懂得了,做人是要感恩的。”

200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程军荣带着感恩的心和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履职,积极代言,关注农民工兄弟的就业、子女入学以及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务派遣用工等问题,倾听他们的声音,收集相关资料,跑工厂、找部门,调研走访。连续五年的两会上,他都将建议呈上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加党的十八大会议期间,时任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第二次亲切地接见了程军荣并合影留念,夸他是“好样的!”勉励他再接再厉为军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农民工成长为一名军工人,程军荣平实但不平常,普通却十分顽强,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再一次印证了“追求是进步的力量、顽强是自信的力量,拼搏是求胜的力量,创新是价值的力量。”一个工人一旦拥有了这些元素,必将威力无穷,光明无限。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11工厂)

相关热词搜索: 车床 多彩 旋转 人生 程军荣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