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腹腔巨大肿物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临床报道

发布时间: 2022-04-02 11:11:20 浏览: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2岁,腹部进行性增大肿物3个月,2013年2月18日入院,查体: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左侧略膨隆,无压痛反跳痛,腹部左侧可触及巨大不规则肿物,质中等,约20×15cm大小,下界达脐下3cm,右边界达腹正中线,左边界达腋前线,上界达肋下,无法触及,无明显触压痛,肝肾区无触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水肿。化验指标:RBC:2.63×109/L,Hb:68g/L,便潜血:+,胃镜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见图1)左侧腹部不均质回声肿物,约225×155mm,边界清,形态欠规整,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内可见血流信号。CT成像:腹腔内巨大肿块影,密度欠均匀,边界模糊,增强可见不均匀强化,最高CT值81Hu,内见液体密度区,最大径22.8cm,周围血管、肠管、左肾、胰腺及脾脏均受压移位或变形。术前诊断:腹腔巨大肿物-胃间质瘤?术中所见:肿物位于胃大弯处,约23×17×15cm大小,表面不光滑,无明显破溃, 探查与胰尾部及脾脏粘连严重,距肿物边缘3cm完整切除部分胃、肿物、胰尾部及脾脏。病理所见:胃肿物大小约22×15×12cm,切面囊实性,可见广泛出血、坏死,囊性、实性区比例3:7,实性区切面灰白,质脆。病理诊断:胃恶性间质瘤,核分裂像/50HPF>10,免疫组化:CD117 (+),CD34 (+),,SMA (-),S-100 (-) ,c-kit 野生型。

2 讨论

胃肠间质瘤(gastron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组织学上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其发病率约为1~2/10万,最常见的是胃间质瘤,60%~70%,其次是小肠间质瘤,20%~30%,胃间质瘤多发生在成年人,男多于女[1]。免疫组化染色CD117阳性率95%,CD34阳性率75%,α-SMA阳性率4%,S-100蛋白阳性率5%,Desmin阳性率2%。G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与肿瘤大小、部位等相关,最常见的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腹痛和腹部不适。由于肿瘤起源于黏膜下,胃镜不易取得肿瘤组织而术前确诊率低,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虽能发现肿瘤并作出定位诊断,但因GIST缺乏特异性,很难作出定性诊断,目前随着内经超声(EUS)的临床应用,GIST的诊断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目前外科手术仍是GIST的首选手段,手术完整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2008年4月美国国立卫生所研究院(NIH)修订的共识意见,增加肿瘤破溃作为独立的高危因素,故GIST不推荐术前活检。GIST必须遵循无瘤、非扩大、完整、非破裂原则、中高危复发风险患者是辅助治疗的适应人群,局限性GIST危险度评估应该包括: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原发肿瘤的部位及肿瘤是否发生破裂,美国外科协会(ASOCOG)Z9001研究证明了具有复发危险因素的GIST完整切除后应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年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亚组分析,提示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患者辅助治疗获益存在差异,c-kit外显子11突变与PDGFRA非D842V患者辅助治疗获益,而c-kit外显子9突变和野生型,辅助治疗未能获益。该患者遵循无瘤、非扩大、完整、非破裂原则切除,原发部位为胃,最大直径22cm,核分裂像:>5/50HPF,未破裂,属于高复发风险患者,该患者基因检测结果 c-kit 野生型,现术后3个月无复发。

参考文献:

[1]周学民,刘浩.胃肠间质瘤11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7).

编辑/哈涛

相关热词搜索: 腹腔 消化道 出血 合并 临床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