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扩大高等院校行政自主权浅析

发布时间: 2022-08-19 12:20:03 浏览:

摘 要: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高等院校有相当长的管理行政化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高校管理的行政化已经严重制约了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大学应当自治”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共识。通过分析高校行政化管理的现状,探究其发展历程并寻求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求在政府对大学进行管理与大学取得办学自主权之间的博弈中找到平衡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知识经济主导世界的潮流中,改善高校办学环境,实现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才是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行政化;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169-02

一、高等院校管理的现状分析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已经从原来的纯粹追求学术、传播真理的场所,日益演变成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处理的各类事务不断增多的一个综合性的办事单位。如今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一种社会资源,而我国目前高度的管理行政化严重制约了高校自身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术交流与创新。高校管理行政化的核心是高校与政府行政部门的关系及其高校内部行政组织和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政府行政部门和高校的关系问题是居于首位的问题[1]。长此以往,高校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行政单位,遵循行政部门的办事规则,学术氛围和机制就会被破坏。学术权威被行政权威长期压制,严重破坏了学术创新和发展的积极性。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2]。

(一)政府对高校管理行政化干预的主要表现

首先,从建国初期我国就将高校划归为事业单位实行行政化管理,照搬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造成高校行政职能部门繁杂,管理层级过多,教学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分属不同的管理系统,对高校进行行政级别的划分,这无疑就刺激高校在教学设置上热衷于迎合行政部门的评估而一味贪大求全,提升自身级别,追求行政权力的满足和社会的认可。其次,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具有教育评估和行政审批的权利,通过行政手段介入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严重妨碍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这与《高等教育法》中第32条: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第33条: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第34条: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规定有较大出入[3]。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特殊国情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受到的来自政府行政部门的行政化控制并未得到缓解,而高校对政府部门的依赖程度却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二)高校自身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首先,高校的管理机构基本照搬政府部门的行政机构设置,如党委、纪检处、人事处等组织机构,高校内部这样的管理部门过多,造成行政人员配备的过多,长此以往,机构繁多,人员冗杂,人浮于事的弊端就会日益凸显出来。其次,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压制了学术权威,造成学术资源的分配按照行政级别而不是按照学术影响力,这不仅打击科研人员的学术积极性,还会形成追逐行政权力的不良风气。再次,高校的学术风气受到行政化的影响,使得很多高校教师不能脚踏实地地搞科研,而是不断追求行政权力的肯定,追求行政级别的提高,追逐经济利益,跑项目、拉关系,严重背离了高校的教育理念。

二、高校管理行政化形成的原因

自我国高等院校建校以来就和政府行政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复杂而深刻,以下试图从制度层面、现实层面、思想层面等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一)高校管理行政化的制度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纵观其改革成果,效果并不显著,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在目前的高校内部机构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在管理人员的选拔和晋升中,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选拔中通过各种关系进入的人员不胜枚举,这样的管理方式势必会对高校的教学环境和办学质量造成冲击。因此,目前的高校管理制度环境给行政化管理提供了土壤。想要打破目前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必须首先破除目前的体制束缚,才能为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保障。

(二)高校管理行政化的现实原因

自建国以来我国就实行了高度行政化的高校管理方式,造成了高校管理自主权意识的丧失,习惯了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客观上造成了高校自主管理的惰性,失去了对学校内部管理积极性。长期的行政化管理造成学术权威的逐渐沦丧,高校内部人员不断追求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将精力放在行政权力的追逐上面,在学校系统内部形成了一种向权力靠拢的价值取向,学术的进步和创新受到极大阻碍,学术风气被破坏,进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相应程度地受到了制约,对社会的发展则百弊而无一利。这也是我们提出创新提了这么多年,进展并不显著的原因之一。

(三)高校管理行政化的思想原因

中国自古崇拜官权力,“官本位”的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学而优则仕”是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门,自然受到此类思想影响。由于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崇尚行政权力的思想在整个教育系统内也是愈演愈烈。无论是高校的管理者还是教职人员都是社会人。人是社会人,这是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出发点[4]。因此,教职人员作为复杂社会系统的成员,受着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影响,从这个角度分析其追逐行政权力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长此以往,普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科研边缘化,整个教育系统的教育教学质量都会打折扣。

三、扩大高校行政自主权的有效路径探究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行政自主权一直为各界诟病,扩大高校行政自主权成为解决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路径,实现高等教育自主,切实落实其办学自主权,回归高校的本真文化——大学自治、学术自由,重塑高校学术价值观。

(一)完善教育立法,保障高校自主权

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是真正实现依法从事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的根本保障。要想在根本上保护高校的管理自主权和学术自主权,就要在教育法上做出明确规定,保证高校自主管理、自由学术的地位,理清高校与行政部门的法律关系,分离政府作为高校的举办者和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分离政府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者和高校办学者的角色,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的关系以法律规定确定下来。建立司法干预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对违反教育法的机构、组织、个人进行相应处罚,以保障法律的权威性。

(二)拓展高校财政筹资渠道

在我国高校中,除民办高校和部分高职院校以外,一般高校的运行都要依赖财政的支持,财政地位的不独立,导致众多的教育腐败问题,如在教师聘用环节、设备采购、招生录取等方面的进行的权钱交易问题。完全依赖财政也存在教育财政的不均衡问题,一些教育资源较少的院校为了获取更好的办学条件,不做长期教育规划,盲目开设热门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教学质量不断下滑,教育公平无法实现。解决高校经费来源问题成为高校自主化实现的关键。首先,应改变政府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给予”态度,教育投入是国家财政的职能,不能认为是教育的索取,加强财政部门对高校的投入热情,不能一味推脱教育责任,转嫁给学校或者受众;其次,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引导社会受众对教育领域进行合理投资,建立专门教育融资机构对教育领域的投资进行合理规划,实现教育资金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再次,对教育资金进行合理预算,并加强对教育预算的监督,做到教育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合理的地方,实现预期的教育效益。

(三)加强高校自主制度建设

制定高校自主管理的相关制度,无疑会减轻学术创新的阻力,提高学术研究的地位,激发学者的科研热情,相应的提高了教师在学术进步中的主体地位。高校自主制度建设可以广泛吸取教职人员意见,制定好内部的选拔、任用、晋升、培训制度,保障内部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简化学术创新申请的程序,创造有利的学术创新环境,推动学术向前发展。

最后,在扩大高校行政自主权的过程中,应该借鉴一些国家高校发展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并根据我国现实国情,灵活加以改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四、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历经几次改革,不过教育的一些弊病仍然存在,找到扩大高校自主权的有效路径,匡正高等教育的理念,摆正高校内部教育价值追求,树立正确的学术追求目标,建立相应制度防止教育腐败,培育现代化的教育理想,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是本文力求达到的目标。要实现高等教育的自主化,我们必须立足于本土,来探讨政府分权下我国大学自主的价值定位问题,走出市场取向的政府分权给我国大学发展带来的困境,以治理理论为灵魂,对我国大学自主的取向做出新的价值建构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回归大学的本真文化,提升大学的学术主体地位,使学术本位的大学自主得以真正实现[5]。

参考文献:

[1]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 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3] 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公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S].1998.

[4]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责任编辑 李晓群]

相关热词搜索: 自主权 浅析 高等院校 行政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