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 2022-08-20 12:30:03 浏览:

摘 要: 本文针对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即教材五花八门、教法传统单一、学生主体淡化;教学理念保守、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淡漠;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评估偏低等。为了满足“文化强国”战略需求,提出三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即革新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优化教学理念,强化传承与创新教育;重新定位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扩大课程惠及面。

关键词: “文化强国”战略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教学改革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地强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早在2014年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主席便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第四大点中有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陈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逐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为文化教育工作者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特别是为我国高校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与研究明确了任务和目标。

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已经被国内很多高校列为通识课。以皖西学院为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被皖西学院确立为文科公共通识必修课程,每年春学期约有1000余名大一文科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笔者从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工作已有十余年,经过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总结,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开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任务艰巨,如何有效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摆在当代文化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下我国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教材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法吞没学法,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

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各高校拥有完全自主选择权,教材版本五花八门,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笔者对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使用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统计,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元浦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3)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平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4)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邓天杰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5)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杨汉瑜、冯雪燕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等。其中在高校中影响最大、使用最多的教材是由教育部高教司推荐的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以安徽省皖西学院为例,笔者及我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组成员在教学中选用的均为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平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这本教材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分为上、中、下三编,全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就、影响等有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授课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中国传统文化讲深讲透,几千年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绝非短短的3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可以系统演绎的。如若按照教材内容逐一授课,则势必造成泛泛而谈的结果,授课教师往往只能作面上的铺展,很难进行点上的深入,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根据笔者的调查,我校很多学生对此版教材的满意度不够高,普遍认为教材较枯燥乏味,可读性、趣味性不高。因此,笔者针对这个问题,适当做了补救措施,推荐张岱年版教材和梁启超、钱穆等学者的文化专著给学生课余阅读,期望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互通有无、博采众长,多视角审视甄别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得失。

此外,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为代表的传统公共通识课程多数是以教师“一言堂”方式开展教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能扮演听众角色,以听讲和做笔记为主,课后多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种单向传输知识的方式往往造成学思脱节、学用脱离,更没有把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实际教学效果自然是不够理想的。以皖西学院为例,我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基本以授课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加之采用大班(约100人/班)教学模式,导致合作探究与对话讨论式教学难以有效组织和开展,这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2.教学理念较陈旧,教学内容偏重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文化的传承教育与创新教育有待加强。

某些教育管理者和教育教学专家误认为什么都可以量化、科学化、模式化,不承认非量化、非科学化(如文学艺术)、非模式化的价值,极容易导致人文精神的流失。以皖西学院为例,教师多以知识单元和專题形式对中国古代哲学、史学、文学、宗教、民俗、文字、图书等展开阐述,教学内容模块化处理,教学设计与步骤呈现套路化倾向,通常以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主要影响设计模块,导致几个模块的内容学下来,学生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和排斥情绪。文化是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课程,其教学自然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包括对学生主体人文情怀的培植。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往往偏重文化遗产的客观陈述而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主观思考与启发教育。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皖西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也需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师需要解放思想,转变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成果为主的教育理念,积极关注和主动思考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文化忧患意识和文化传承创新意识的引导培育。

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有待重新评估定位。

笔者通过研读大量相关研究性的文献资料得知,当前在校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认识普遍不到位,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以皖西学院为例,我校每年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类公共通识必修课程只有《中国文化概论》这一门课,而且仅对文科各专业大一学生开设。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大班教学,课堂秩序较难保证,有效开展教学互动较有难度,因此教学目标难以顺利实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理工科学生如果想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素质教育,唯一途径就是通过通识选修课的形式去选修,但操作程序与实现条件受到层层限制,受众面极其有限,这就导致部分理工科学生大学四年未能接受或未能系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笔者认为,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授课教师应该考虑授课对象已有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样以皖西学院为例,我校为安徽省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储备整体水平偏低,传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所以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将教学目标与方向确定为“普及为主,提升为辅”。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专业背景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

从“文化强国”战略角度看,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与顶层设计是脱节的,应重新设定。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多次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门课程开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显而易见,不言而喻。教学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有效开设将会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所以,高校教育管理者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者应高度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设置,对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顺应“文化强国”战略的需求,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将其与专业必修课等量齐观。

二、关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开设应该充分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规律和现代教育规律,积极主动地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需求,及时解放教育思想,优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

1.正确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要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实现课堂翻转。

为什么要进行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这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根本问题。21世纪的高等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以此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师要有平等民主的观念和教学态度,善于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研讨相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多元化观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概论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具体来说,授课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应由课堂的主导者向课堂的引导者转变,实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也被称为颠倒课堂,顾名思义,它是指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重新规划,进而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意味着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角,也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和引导者,学生将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成为课堂的主角。

2.不断优化教学理念,合理建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热情。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当代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求,高校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断优化教学理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要深刻认识“以学生为本”的实质就是以育人为本。这种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关注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主动性,而且要关注大学生发展的持续性和差异性,更要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根本保障。

笔者认为,教师还必须减少“一言堂”,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考察,一是课程实训。授课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多研读传统文化典籍,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文化考察,将文化考察纳入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指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历史文化遗迹,真切触摸真实的文化遗存。同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式教学,引导和激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笔者所在的皖西学院地处中原腹地、楚汉古都,拥有丰富的地上地下的历史文化遗迹。譬如,当学到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俗等专题时,可以带领学生赴“皖西历史博物馆”、“皖西文化陈列馆”、“双墩汉墓”、“皋陶墓”、“淝水之战”古战场遗迹、八公山、历史文化名城“后楚文化中心寿春”等地进行文化考察,让学生在楚大鼎、越王剑、鄂君启金节、汉墓等历史文物与文献面前感受千年前文化名城的繁华与落寞,身临其境地感知中国的青铜文化、陶瓷文化、葬制礼俗文化。这样的文化考察将课堂的外延大大扩展,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被华夏文明的璀璨博大折服,这样的学习效果远不是课堂的理论教学可以达到的。

除了文化考察外,教师还可以尝试课程实训,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专题在课上课下与大家分享文化发现。学生通过选题、定题、搜集研读资料、撰写专题报告、制作PPT课件及课堂实训展示等一系列环节的实践训练,一定会对相关专题的内容有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而其余学生也要参与分组讨论和打分的过程中。这样既实现了“翻转课堂”,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3.正确定位课程性质,充分认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扩大课程惠及面。

教学实践证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知识视野,升华人格魅力,培养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相对于课程的重要性及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性质的定位,很多高校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以皖西学院为例,这门课程仅仅面向大文科一年级学生开设,仅有32学时,仅属文科通识必修课程。而理工科并不开设,很显然,这并不符合顶层设计中的“文化强国”战略需求,理应重新定位课程性质。

当代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曾指出:“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笔者认为,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落实文化强国战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类高校应当充分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育功能,支持和加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开设和建设,扩大课程的辐射面,建议在文科类各专业将其列为主干课程,在理工科各专业将其列为公共通识必修课程,实现在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开设的宏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妮.民办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师,2014(S1):76.

[2]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49-54.

[3]蒋家安.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教育探索,2008(09):33-34.

[4]葛夏文.中国文化精神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2006(11):275-276.

[5]秦翠红,朱智武.中国文化概论课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01):109-112.

[6]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46-51.

基金项目:2017年皖西学院教学研究一般项目:“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以皖西学院为例(项目编号:wxxy2017062)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改革 强国 中国文化 概论 探索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