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书写速度的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 2022-08-25 17:40:04 浏览:

【摘 要】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课业量逐步增加,对书写质量、书写速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为能适应不断增加的课业量及今后生活、学习之需,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书写速度及质量成为学校教育亟须破解的难题。我们应从字体选择、范字遴选、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实现提高小学高年段书写速度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书写速度与质量;思路;策略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5-0043-04

【作者简介】钦艾玲,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江苏徐州,221114)教师,一级教师,徐州市铜山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只有发现规律、点拨精到,才能保障短时、高效、见成果。只有确保字形结构规范,才能保障字体通行、易于辨识。只有提高书写的速度,才能适应不断增加的课业量。只有与现行教材配套,才能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书写质量与速度,必不可少的条件有:1.解决小学生学习用范本和教师教学用范本的问题;2.分类整合,各个击破,讲解、练习必须以少胜多、以一当十;3.有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保障教学有效实施。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需在实践、研究中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

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小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开设科目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作业量的增加。一笔一画、提按顿挫、精雕细琢式的楷书显然不能与之适应。中小学师生因为不清楚行楷法则、规范,不敢写、不敢教、不敢学,形成目前学用不统一的局面。在保障书写速度、书写质量的前提下,由楷书向楷书快写(或向行楷书迈进)是小学高年级师生亟须解决的难题。有调查资料显示:“差不多85%的人不会快速书写”“不会写行楷字,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稍一快写便不能控制,字迹潦草,混乱不堪。”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运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时,力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学习用硬笔书写行书,力求美观。”

小学高年段已经有超过四年楷书的练习经历,对楷书的用笔、结构、章法布局等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课业负担相对较小,是尝试练习楷书快写的最佳时间。初中是每个人一生书写形态定型的重要阶段,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大增,学生作业量、随堂笔记、日常使用量都会大量增加。如果随心所欲地书写,必然导致字形无章无法、潦草混乱、不易辨识,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不良书写习惯,影响个人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对传统书法的学习与继承。因此,在小学开展楷书快写训练,做好铺垫,不论是对学生个体发展,还是整体教育教学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1.确定取法范本。找到一本既具备楷书模样又具备行书笔意的字帖范本,而且这本字帖一定是流传下来的经典。小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楷书训练,对提按顿挫,横平竖直异常熟练,如果直接使用现行的硬笔书家的行楷字帖可能会画虎成猫。毕竟,成熟的硬笔书家在书写行楷字帖过程中的减省、连带、由方变圆、错位腾挪等等太过精熟,有的甚至带有明显的行草或草书的笔法,不适宜小学生初学。在大量地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隋朝智永禅师的《真书千字文》特别符合我们的要求。首先这本墨迹本字帖能够看清楚作者的运笔路线,便于我们使用硬笔摹写(或便于我们为学生制作学习的范本)。其次,例字较多便于查阅、学习。第三,最关键的是这本帖字形真是“欲行还楷”“亦行亦楷”,特别适用于小学生从楷书向楷书快写及向行书过渡。

2.确定呈现方式。在有了可以效仿的范本基础上,我们运用已有的教学成果及经验对字帖进行梳理,形成便教利学的材料。在呈现形式上为:(1)以独体字及部分常见偏旁为主要训练内容;(2)通过组合独体字与偏旁构成合体字,迁移训练写好合体字;(3)以呈现独体字及由其组合而成的合体字系列为各个训练单元,形成师生教学范本。

3.确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拟使用原课题成果中“看练评”三步教学法,并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与模式。其中,“看”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通过观察得出书写的要点,形成规律,为下一步学生练习奠定基础;“练”是在“看”基础上依据规律进行有目的地书写练习。这两个环节一个“动眼”,一个“动手”,通过“动眼、动手”的训练达到“入心”的效果,也是一个“学进去”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是“评”,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等不同形式的评价,让学生之间相互找到优缺点,这就是一个“讲出来”学习成效的过程。(如图1)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汉字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地教给学生书写的方法,因为教学时间不允许,因此必须找到一条“捷径”,既控制练习书写汉字的数量,又能高效达到预期效果。

1.解析构字的规律。

不论是教育部要求先识先写的300字,还是每学段要求掌握的汉字,最终使用的汉字群体应是3500个常用字。根据国家语委、教育部联合颁发的《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及《3500常用字表》,我们把3500个常用字进行了整理分类。我们发现的规律是,3500个常用字中有256个独体字与3244个合体字,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由独体字群体与合体字群体共同组成的大群体。其次,我们留意到,合体字又由独体字+独体字,或独体字与一些偏旁部件组合构成。当我们拆分一个合体字时会发现:(1)有的合体字是由若干独体字组合而成,如“碧”是由“王、白、石”三个独体字构成;(2)有的合体字是由偏旁与独体字组合而成,如“汁”是由“氵、十”偏旁与独体字组合而成(如图2)。由此,我们在写字方面需要关注的焦点是独体字与偏旁。

独体字再组合成合体字时会处在不同的位置,常見的有上、下、左、右、中五个位置。处在不同位置时形态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是笔画的形态改变,有时是字形整体形态的变化。不论是哪一种变化均与独体字原型保持着近亲关系。

由此,我们有理由坚信,写好常用字从独体字入手兼及其变化将是一条捷径。

2.确定范字的方法。

有的独体字构字组合能力很强,这样的独体字约为100多个;有的独体字构字能力很弱,如“凹、凸、秉、再、血、曲、卤、承”等几乎没有再次构字。有的字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如“你、他、今、明”等,有的字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和”字,“禾字旁、上下结构、左高右低、左大右小”同类的字还有很多。我们依据“构字能力强”“使用频率高”“结构具有代表性”确定范字字库。具体步骤如下:

(1)以3500个常用字为字库。

(2)遴选256个常用独体字中具有极强组字能力的独体字作为构字主干。

(3)清除256个常用字后,以3500个常用字表为字库,从中筛选含有某个独体字的合体字群。

(4)依据(3),按照组合构成类型分类(居上、居下、居左、居右、居中、包围等),分别选取不同的结构作为备选字群。

(5)根据写字教学的规律需求(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字、高频率使用的字、易于达到训练密度的字及学生年龄特点等)选择单位训练内容。

(6)在不同位置的独体字组合成合体字后,形态会发生变化,用简短的文字说明其变化要点,帮助师生理解与练习。

(7)在每个主要训练单元后增设附录,把居于不同位置的字群体现出来,让教师、学生作为资料库。最终形成各个训练单位,并以此作为训练内容展开教学,形成固定位置、固定形态、固定结构带动固定结构字群,达到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训练效果,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大面积提高书写速度及质量的目的。(具体操作如图3)

3.制作字帖的流程。

(1)字体选择的依据:文化是有传承的,书法也是如此。智永为王羲之的第七代子孙,是王氏书法的嫡系传人,传承的是二王一脉的书法。二王书法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正统,具有典型代表性。智永《真书千字文》路数正,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智永《真书千字文》(如图4)结构谨严,体势妍美,法度精熟,气息高雅。尤其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其用笔楷、行相通,无明显的顿挫,用笔干净利落,有助于书者由真书向行书学习的过渡,也是正确的由楷至行的入门途径。因此,对智永楷书进行基本训练,作为向行书过渡的基础是十分必要和科学的。

(2)根據“确定范字的方法”所确定的范字,一一对应在《真书千字文》中寻找。原帖范字,用硬笔依据笔意逐一书写,形成字帖。

(3)当出现繁简不一致时,依据通行3500常用字表进行规范书写;当出现某个汉字在《真书千字文》中找不到时,通过查找相同结构、近似部件等进行“拼接”,然后依据笔意再次书写。

(4)当同一范字(或部件)出现数种不同写法时,参照二王其他碑帖选取最为常规的写法形式为准则。

4.实施教学的策略。

我们把构字能力强的独体字取名为“根字”,它犹如一棵大树的根基一样组合生发出很多合体字。每一个独体字及其群体作为一个教学训练单元。每一个训练单元主要训练字数控制在7个左右。在教学过程中先教学独体字,在写好独体字的基础上延伸书写含有独体字的合体字,最后尝试、选择书写该字群。

发现构字规律,探索科学的写字教学方法,是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书写速度,推进书法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础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第一版)[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许小刚.根家实训一百例(第一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EB.OL].http:/yyx/yyzcygh/201601/w020160130606385969405.pdf.

相关热词搜索: 路径 书写 探索 速度 提高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