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独居老人孤独问题及社会工作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8-29 17:35:03 浏览:

摘 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目前位列世界第一位,人口多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势必会给社会、政府、家庭、个人等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这个大的趋势下,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老年人所面临的孤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独居老人的孤独问题作为文章主要讨论并且有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可以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帮助社会上独居老人所面对的孤独问题提出预防和解决的方案,帮助独居老人缓解或解决他们的孤独问题,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将社会工作介入到老年人心理孤独困境问题上来,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 人口 老龄化 独居老人 孤独问题 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刘恒,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22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也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较快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老年人的一系列的问题,如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等等,关于老年人研究中,空巢老人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以及重点,然而在他们的中间还有一个更加特殊的弱势群体,这就是独自在家的独居老人,他们都是独自居住,生活中的困难相比空巢老人来说大得多,他们的一些相关问题更应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现实的生活中独居老人,由于长时间一人居住,没有与之交谈的人员,加之生活的单调,他们就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并且生活中充满着孤独感,引发各种消极行为,更有甚者出现自杀等极端应对方式,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他们的心理孤独问题因而更需要社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 人口老龄化与独居老人孤独问题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概况

根据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当65岁以上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为7%及以上,或者60岁以上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为10%及以上,该社会即为“老龄化社会”①。我们可以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看出,在我国的总体人口中,0-14岁人口数为222459737人,占据16.60%;15至59岁人口数为939616410人,占据70.14%;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为177648 705人,占据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18831709人,占8.87%。②普查数据可以清楚显示出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增大,加之与人口老龄化标准的对照,可以看出,早在2010年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急剧增加势必会给社会、子女带来严重的负担,人口老龄化的这种社会结构不利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社会也意味着我国现在处于“未富先老”的现实状况,这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政府和人民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二) 人口老龄化与独居老人孤独问题的联系

1. 人口老龄化与老人丧偶加重老人的孤独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老年人很快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独居老人的问题尤为突出,独居老人的孤独感问题比其他老人更加严重,尤其是他们夫妻一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离世,如生病,年龄过大等。老年人夫妻是相守几十年的,经历过大风大浪,拥有最真挚的感情的夫妻,他们相守对方来安度晚年,共享人生的最后年华,这也就是他们最大以及最后的愿望了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的老年人急剧增多,加之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生老病死等各方面原因,老夫妻丧偶现象已经是数见不鲜的现象。老年人在人中最后的阶段失去自己最亲爱的伴侣,这种打击是相当沉重的,无人相伴独居老人的独孤感是不言而喻的。

2. 离家儿女加重独居老人的孤独感

儿女离家现象已经是现在社会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首先,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发展尤为迅速,城市大发展和时代的需求需要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大部分的年轻人会选择来开自己的父母独自出去打拼,留下老人在家没人陪伴会增加老人的孤独感。其次,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孩子都有机会从小学一直上到大学,而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住校,尤其是身在外地的大学生。在外求学的学生长时间回不到家乡见不到父母也是一个当今社会常见的现象,而孩子不在身旁的父母的孤独感是可想而知的。“中国老年关爱研究中心”的一组调查数据指出南京调查了400户独居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最终结果显示58%的老人表示“感到很孤独”,并且相关研究也指出因为孤独感导致很多老人产生抑郁甚至自杀的行为。

3. 失业会加重老人的孤独感

人们总会有退休的一天,一个人的退休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他们与社会上主要的人际联系和社会沟通的丧失。社会角色的缺失会让一个人失去原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退休后的老人适应不了突然闲下来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心理落差会非常大,很多老人会短时间不能适应社会角色的变化,原本的热闹与欢笑会突然消失不见,这种情况下老人心里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会很容易显现出来,退休对于独居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李传银认为孤独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感觉到与自己的理想水平具有一定差距的人际关系的体验,它是个体自身的一种主观体验,经常伴有孤单、寂寞等消极的情绪反应。

二、基本理论

(一)相關概念界定

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人均寿命延长和人口生育率低所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态势。

2. 独居老人

在当前的社会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都需要各自的空间,因此纯老家庭以及独居老人的现象成为社会各届所关注的焦点。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削弱,社会养老服务慢慢替代家庭养老,独居老人成为一类社会问题而倍受关注。

3. 老年社会工作

指的是受过专业的培训的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为生活中由于各种困难而不能正常进行老年活动的老人们摆脱困难、解决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恢复社会角色,增强社会活力,以使他们能够安度晚年的活动。

(二) 理论基础

1. 活动理论

20实际50年代,凯文提出了活动理论。他认为活动水平较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较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对生活的满意和更融入到当下的社会。 活动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多参加社区和社会上的活动,尽量能保持退休之前的生活方式和与人交往能力。虽然独居老人没有亲人在身边陪伴,没有工作,丧失部分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网络,但是他们多参与与人交往的活动,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就可以把自身和社会的距离缩小,从而更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减少孤独感。

2. 连续性理论

连续性理论认为,如果老年人在年老时仍旧能够保持中年甚至青年时的生活方式,那么他(她)会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总是退缩或消极的人不可能在退休后成为生活中积极分子;同样,一贯乐观开朗,善于与他人交流的人在年老时不可能安静的呆在家里。 对于独居老人来说,虽然没有亲人陪在他们的身边,相比其它人确实会有很大的孤独感,但是,如果独居的老人能够保持自己中年甚至是青年时候交往的积极性,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人交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那就会减少孤独感,增加健康和快乐,那便会有一个快乐的充满活力的晚年。

三、个案策略分析

(一)案例介绍

个人基本情况:

赵奶奶,女,1930年10月18出生,户籍为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赵奶奶有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均早已出嫁,不在身边,两个儿子在赵奶奶家附近居住。赵奶奶一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愿意和别人打交道,为人友好,正直善良,然而说起最令她记忆深刻的事情,赵奶奶说,她这一辈子最为心痛的就是老伴的去世。赵奶奶老伴去世已有十年有余,这十几年来,赵奶奶为了不拖累儿女,她一直是一个人生活,日常的消遣就是看看电视,偶尔种种菜,心态也比较乐观。关于身体状况,赵奶奶说之前得过一次脑梗,现在恢复的还不错。赵奶奶经济来源,主要是养老金和儿女的供养。通过聊天,我渐渐的发现一个一直困扰赵奶奶的问题,那就是孤独问题,一说到孤独,赵奶奶就会眼含泪花,为了不拖累儿女,多年来一直是一个人生活,很难找到知心的人倾诉感情。赵奶奶还说,现在日子好了,但是人都不在了,真想每天都有人陪她,哪怕只是简单的聊聊天儿而已。

(二)案主需求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案主需求,每个案主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需求因人而异。韩振燕,郑娜娜提出老年人主要有“尊重需求、感情需求、交往需求、文化娱乐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五大方面的需求。 通过与案主的接触,我们把案主的需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居家安全需求

居家安全是每一个独居老人必须注意及社会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首先,案主目前八十多岁,年龄偏大,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相比年轻人运动能力下降,很多生活中的活动都会有危害身体健康的可能性。其次,案主之前有得过脑血栓的经历,虽然现在恢复的很好,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复发的可能性。最后,案主是一个人居住,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由自己来完成,这就增加了案主生活中受伤的可能性。

2. 情感支持需求

老伴的去世对按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有人说过,一个受伤的人总会经历三个过程:自责、怀念和恢复。老伴的去世这件事情,让案主自责了好长时间,总是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案主,慢慢的,失去老伴的案主更加想念有老伴的日子。还有一句话叫做,时间是疗伤最好的药物,老板去世后的十几年过去了,案主内心渐渐平静了下来,但是没有老伴陪伴的孤独感越加深重了。女儿的出嫁以及不跟儿子们一块居住(担心连累孩子)以及老伴的去世造成了案主一直一个人生活的现状,每次去案主家,她都会热情接待我们,临走还嘱咐我们多来看看她。从跟按住的接触中,我能深深感受到按住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3. 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通过聊天和观察,案主生活中的主要娱乐和消遣的方式只有看电视,偶尔自己种种菜,养养花。自从老伴去世以后,案主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减少了与外界人的接触,这更进一步加深了按生活中的孤独感。所以积极参加适合案主的集体活动能够减轻案主内心的孤独感。

(三)社会工作策略分析

李瑞芬,童春林指出,应该从老人的个体、单位、家庭、社区和政府等多层面构建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体系。 针对独居老人的孤独问题,社会工作人员可以从恢复案主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两个角度來进行策略分析,并且应用到案主真实生活当中,用以减轻案主的孤独感,增强案主对生活的自信心。

1. 人际关系恢复

首先,要重点来恢复案主亲人之间的关系,案主身边最亲的人也无外乎是自己的亲人。赵奶奶丧偶十年有余,目前身边的亲人就是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然而,三个女儿均已出嫁到外地,不在赵奶奶身边,由于距离的原因,也不会经常回来看望。离赵奶奶近的也就是他的两个儿子。关于亲人方面能够减轻案主孤独感的也就是亲人们增加看望案主的频率,经常与案主聊聊天;在炎热的夏天以及寒冷的冬天说服老人跟孩子一块居住,一方面能够保证案主的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一方面可以减轻按住的孤独感。

其次,恢复案主与邻里之间的关系。相比案主独自一个人生活不与外人联系,增加案主与邻里之间的走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案主的独自生活的孤独感,在与案主的接触中,我们也在不断来说服案主多于邻里交流,一方面可以减少自己生活的孤独感,一方面可以增加生活中的乐趣,让生活丰富起来。

最后,恢复案主与朋友之前的关系。我们在与案主的接触中了解到,案主之前有很多朋友,经常在一块聊聊天,打打牌,逛街等。自从老伴去世以后,加之儿女都不在身边,案主就很少跟之前的朋友们来往,没有了之前交友的积极性和热情。我们在与案主接触过程中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相信增加案主与之前好友的联系可以减少案主的孤独感,我们在案主多次接触中偶尔会邀请案主之前的好友来案主家里做客,聊聊天,吃吃饭,重温案主与好朋友之间的友情岁月,减少案主生活中的孤独,增加案主对生活的乐趣。

2. 组织关系恢复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会与身边很多的组织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心态的改变,伴随独居老人的是组织关系的减弱或者消失,恢复案主组织关系也是减轻独居老人孤独感的重要举措。

案主所在社区对于按住恢复社区组织关系,减少案主孤独感有着积极地作用,社区在帮助案主走出家门,重新融入社区有很很大的作用。首先,我们在与案主接触时,了解到案主年龄偏大,关于生活中的打扫卫生和困难问题,与按住所在社区取得联系,社区愿意支付部分费用让邻居经常来案主家打扫卫生,聊天解闷。其次,在与案主接触过程中了解到,案主年轻时候喜欢唱歌跳舞,也喜欢与别人聊天,我们与社区有过关于社区唱歌跳舞活动举办的接触,社区经过协商,答应会在社区多举办这种活动,并经常邀请案主参加。

组织志愿者不定期进行家访。我们了解到案主的情况,定期召集社会上的志愿者来案主做家务,聊天,并组织志愿者在案主所在社区组织活动,并邀请案主以及案主相似情况的老人参加活动,增加案主与社区成员的交流,让案主走出家门,加入到社区活动中来,增加案主生活中的乐趣,减少案主情绪上的孤独感。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在减少案主心里孤独感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案主这种独居老人,情感中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孤独问题。对于赵奶奶这种情况,社会工作人员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聊天等帮助按住减少孤独感,但是社工的介入总会结束,所以我们建议政府对于赵奶奶这种情况,加大养老扶持,购买独居老人养老服务,定期到案主家里做做家务,与案主聊聊天,减轻案主在生活上的生活负担以及心理上的孤独感。

(四) 效果评估

在社会工作参与到赵奶奶中,对于案主孤独问题的缓解和解决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社会工作者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通过长期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案主的生活状况以及案主在生活中真正的需求,在分析需求的基础上,对案主做出相应的计划,本着帮助案主走出孤独的目标,综合社区和社会资源最案主进行帮助,整个过程对于案主孤独感缓解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案主人际关系恢复中,案主的亲人包括女儿和儿子都已经增加了看望案主的次数,并且在案主同意的情况下,承诺冬夏接案主到自己家中居住;其次,案主从新认识到与邻居和好朋友交往的重要性,开始经常到邻居家串门聊家常和出门与好友聊天。

案主社会组织关系恢复中,案主把志愿者和社会工作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敞开心扉与之交谈,并且案主开始愿意走出家门,到社区中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案主的社会组织关系渐渐重新建立了起来,相比之前一个人在家待着不与人交流的那种孤独感有所减轻。

四、务实意义

社会工作源于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等理念,助人自助是它的宗旨,尤其注重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专业方法和专业伦理,牢记社会工作要求对于活动的开展和效果都有重要意义,我们为独居老人营造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使其消除戒备,自由并安心的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案主与社会工作以及社会组织、政府的多方合作,减轻独居老人的孤独感;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社会工作介入每个案主时应该具体案主具体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注释:

DESJARDINSR.,WARNKE A..Aging and skills: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skill gain and skill loss over the life span And over time.DECD Education Working Papers,2015(7).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资料来源:中国老年心理关爱研究中心示范基地统计数据.

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29-430.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6-217.

韩振燕、郑娜娜.空巢老人心理需求与老年社会服务发展探析——基于南京市鼓楼区的调查.西北人口.2011(2).

李瑞芬、童春林.中国老年人精神瞻养问题.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12).

1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工作 独居 孤独 老人 策略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