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丽江市古城区农业污染现状与减控对策

发布时间: 2022-09-08 09:30:02 浏览:

摘 要:针对古城区源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的农业污染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减控农业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污染;现状;原因;减控对策

1 古城区农业污染源现状

1.1 种植业污染现状

1.1.1 化肥污染。2008年,全区农用化肥总量(折纯)为5324t,其中:氮肥2984t、磷肥1249t、钾肥228t、复合肥863t。氮肥施用量较高,亩施用量达40㎏,磷钾肥施用量少。城郊化肥用量高于农村,坝区高于山区。

1.1.2 农药污染。2008年全区农药使用量(商品量)为80t,亩使用量为0.72㎏,其中:杀虫剂占45%,杀菌剂占30%,除草剂占25%。目前,区内尚未使用生物农药,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尤其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类农药仍有使用,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1.1.3 农用塑料薄膜污染。2008年全区农用塑料薄膜用量为479t,其中地膜使用量为447t,地膜覆盖面积59951h㎡,亩使用量3㎏,全区农用薄膜回收量约127.61t,地膜回收率仅为61%。由于回收率低,造成了土壤及环境污染。

1.1.4 秸秆生产及运用产生的污染。2008年全区生产秸秆84560.124t。据调查,秸秆被丢弃约482.647t,占秸秆总量的0.57%,田间焚烧2913.618t,占秸秆总量的3.45%,还田2080.693t,占秸秆总量的2.46%,堆肥9144.832t,占秸秆总量的10.82%,用于饲料及其他去向69938.34t,占秸秆总量的82.7%。被丢弃和焚烧的主要在城郊地区,不仅造成了秸秆资源的浪费,污染了空气,还引发了火灾和交通事故隐患。

1.2 畜牧养殖业污染现状

2008年,全区牛存栏2万头,出栏5000头,生猪存栏9万头,出栏5万头,羊出栏4万只,家禽存栏228468万只,出栏17万只。从养殖规模看,仍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畜禽规模养殖有486户。从畜禽粪便利用情况看,作为有机肥还田主要途径。农户分散农户分散养殖的畜禽粪便大都直接还田,约有4000户通过建户用沼气池处理畜禽粪便并开展综合利用;小型或规模养殖户的畜禽粪便一般采取干湿分离处理,干粪收集后卖给周围农户作有机肥还田。除放养的水禽粪便直接排入水体外,其余畜禽粪便便直接排入水体的情况较少。

1.3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

2008年,全区水产内陆养殖面积544.6h㎡,按养殖水域分,以池塘和水库养殖为主。按养殖方式分,都达不到集约化养殖。全区水产养殖中投放饲料养殖的有235.9 h㎡,占总养殖面积的43.31%。全年共投喂饲料225.77t,其中青饲料118.82t,商品饲料6.8t,农家饲料100.15t。共使用药物28㎏,其中:新车轮清10㎏,止血先锋8㎏,硫酸亚铁粉I型10㎏。共使用肥料90.3t,其中有机肥76.48t、化肥13.82t。

1.4 生活污染现状

1.4.1 区域生活垃圾。区城主要街道每年平均清运垃圾9125t,虽然运到郊外指定地点用烧和埋等办法处理,但最终堆积如山。

1.4.2 乡村生活垃圾。据2007年面源污染调查,全区5乡4个办事处,年产出农村生活垃圾3.74万t,除作有机肥料还田4900t外,其余3.24万t随地堆放,雨季随水流淌,污染了农业环境。

1.4.3 人畜粪便。据2008年面源污染调查,全区年产生人畜粪便517.55万t,其中用于农田和沼气处理量459.34万t,利用率达89%,随意流失5.82万t,不同程度的污染了农业环境。

2 农业污染形成原因

2.1 农民环境意识不强

农民对滥用农药化肥、焚烧秸秆、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等问题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认识不够,环境意识还相当落后。

2.2 治理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人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设施成本较高,农村集镇和村庄基本没有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设施,从而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监测监管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无条件履行监控管理职能。

3 农田污染减控对策

3.1 合理使用农药 一要推广高抗病虫害的农作物新品种,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止相结合的综合防止技术;二要严厉打击不法商贩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及生物农药;三要使用农药增效剂,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四要提倡农药复配使用和交替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3.2 科学施用肥料 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是减少养分流失、减轻化肥污染的主要措施。一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特性进行配方施肥;二要增加有机肥用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把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后作有机肥料入农田,使有机肥用量达到30%以上;三要平衡施肥,合理调节氮磷钾肥配比,增加磷钾肥特别是钾肥的比例,多施用复合肥;四要推广化肥集中深施技术,减少养分挥发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

3.3 综合利用秸秆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实现秸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一要坚持推广秸秆牲畜过腹还田技术。通过秸秆青贮、氨化或者直接作饲料,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二要推广秸秆速腐技术,用秸秆制作堆肥;三要坚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通过机械工艺改进,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四要开拓秸秆利用新途径,引导农民积极开发,综合利用。

3.4 农田白色污染治理 一要加强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特别是回收难度较大的地膜,力争回收率达到90%以上;二要积极示范推广降解地膜,对光降解、生物降解或光—生物降解地膜要积极示范,稳步推广;三要制定相应政策,针对目前降解地膜成本搞、不易推广的现实,政府应对生产企业或农户给予政策优惠或补助,对生产企业规定和护手指标,对农户实行交旧买新优惠补差的办法,解决地膜回收难的问题。

3.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 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利用是减轻畜禽粪便污染的有效措施。一是加速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及综合利用技术,对分散养殖的畜禽粪便通过沼气池处理后作为优质肥料、饲料用于种养业,开展综合利用;二是继续推行畜禽养殖厂粪便干湿分离处理;三是控制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四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规模化养殖厂的项目立项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染处理措施,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3.6开展生态养殖是减轻水产养殖污染的主要措施 一要推广不同鱼种混养技术。根据鱼种不同食性,合理搭配,提高饲料利用率;二要科学投放饲料。根据不同水质、鱼类生长需求确定投喂饲料量、投喂时间与次数,避免过量投喂饲料造成浪费并污染水质;三要严格控制围栏养殖、围箱养殖规模,避免规模过大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四要扩大推广稻田养殖规模,把稻田养鱼作为一种产业抓好,通过水稻生产与水产养殖的互补作用,减轻水质污染。

3.7 生活污染综合治理 一要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并配套“一池三改”,把农村改厕、改圈等与沼气建设相结合,让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进入沼气池与畜禽粪便一起发酵后作肥料使用;二要大力推广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对城镇、中心村居民相对集中地区的机关、住宅、学校、医院及商业集镇网点等公共场所,要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通过净化材料后再排入河流或用于农作物灌溉,减轻农村生活污染;三要大力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把化学制品与农用有机废弃物严格分开,采取分类回收利用、卫生填埋或焚烧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3.8 农业污染监控体系建设

①建立农业污染防止综合监管决策机制。一要建立完善农业污染防止项目实施责任制,把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及目标考核责任制,制定扶持政策;二要统一规划,确保项目的组织实施;三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将目标管理纳入对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四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面源污染防止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和长效机制;五要在区级和重点乡镇建立监测、管理体系,有区财政预算或上级扶持购置监测等设备,并核算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落实到位。

②建立乡村清洁工程项目的多元投入机制。农业污染综合治理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代的大事,各级各部门都应将以农业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清洁工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农药化肥生产经营企业和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场(户),征收污染补偿费,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各地开展农业污染的防治工作及技术攻关。

③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一要通过科普和大众媒体,加强教育和培训,通过全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酷性认识,自觉参与防治污染的意识,引导和规范农民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鼓励企业和农民采取环境友好技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制定相应的法规,以实现减少农业污染和促进农业、农村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二要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农业部门与环保、国土、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农业污染发生动态,共同做好农业污染监控与防治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丽江市 对策 现状 污染 城区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