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基于构建主义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 2022-03-02 08:00:22 浏览:

摘要:目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中存在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影响教学效果、课程知识范围广且更新速度快导致教师课程驾驭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方法呆板、忽视实验和实践教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提高教师素质、引入案例和研讨式教学、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以及改革考核方法方面,提出了改进课程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41-03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来源于西方,国外通常将其分为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两个分支。在我国,与其相近的概念是预算会计。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不断深入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现有的预算会计体系已难以满足政府与事业单位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需要(谢梅,2007)。为此,2009年和2010年财政部先后两次下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2011年财政部通过了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并开始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的试点城市进行施行、2012年财政部又通过了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于2013年起在全国正式实施,这表明我国中央政府正以事业单位会计体系改革为切入点,有条不紊地推进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改革。在此背景下,国内各高校更加意识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并纷纷将其纳入会计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一些已经开设《预算会计》的高校也逐渐将课程名称更改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以适应我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财务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主干课程相比,《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作为一门选修课程,目前在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及自身知识结构缺乏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通常安排在大三或大四学期,这时学生已基本完成了“企业会计”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企业会计理论与实务已在脑海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影响,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由于实务操作简单易学,往往被学生轻视;另一方面,研究生考试通常不考这门课,而且会计专业毕业生中的绝大部分将进入企业工作,只有少数人能够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就业,“用不着或用得少”也成为一些学生对课程精力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属于知识交叉课程,除了要求学生具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学专业知识储备以外,还要求掌握财政学、税法、金融、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基础知识,而高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往往由于知识遗忘或缺少相应课程基础,导致其难以理解教材上的相关专业术语,以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作和管理流程。因此,学生对课程的不重视及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周亚荣,2009)。

2.课程知识范围广,更新速度快对教师的课程驾驭能力要求高。由于该课程属于会计、财政、税务等多知识交叉课程,因此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另外,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财政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加速,以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国际接轨步伐的加快,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与实务将逐步取代企业会计而成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出现也将不断丰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的内容体系。事实上,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和部门预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医院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制度的陆续出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主体、资金流转方式等都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地对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调整。然而,由于教材编辑出版具有正常的周期限制,导致现有教材内容通常滞后于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只有不断追踪最新研究成果和热点,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无惧于学生开放性的提问,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

3.课堂教学方法呆板,忽视实验和实践教学。目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仍然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视不够,缺乏对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引导和激励。此外,由于目前我国政府财政、行政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公布的范围有限,这些单位真实的财务资料往往难以获取,这就给高校内部实验资料的收集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专业学生数量众多,加之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特殊性,高校很难与这些单位建立实习共建基地,这就导致很多高校都没有安排该课程的实验和实践环节,也使得学生缺乏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的操作和训练。

二、基于构建主义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改革思路

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传统教育理论一直将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和传播者,“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成为教师惯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则打破了人们对知识的传统认识,认为知识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学习者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解释和理解来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仲伟合,2009)。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包括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三个方面,其中学习观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翁玮和吴萍,201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作用,不但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者转化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领路人和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构建主义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即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构建的帮助者;教材内容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对象,而不再是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李敏,2007)。

2.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改革思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愿和主动学习,首先需要激发其对课程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并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本文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教师素质、引入互动和探讨式教学等方面,提出改善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1)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驾驭和指导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改革将使教师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由“观众”转变为“演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发生巨变,课堂也将从“一言堂”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之堂”(李志义,2012)。教师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综合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不但涉及中西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比较、财政、公共管理等知识,而且还要应对国内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改革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的有用性和实效性。在此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及时关注最新改革动态,才能不断加深自身的理论功底;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出台政策,鼓励教师通过借调、挂职锻炼、考察等方式深入政府和事业单位,通过亲身实践不断提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实务操作能力,并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组织课堂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指导。(2)积极应用互动教学。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将由“观众”转变为“演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入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角色互换教学等互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程参与的积极性。案例教学。目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材普遍理论性偏强,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积极通过参与实践、跟踪实事动态和查阅资料等方法,整理和编写课程案例,比如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务人员卞中贪污和挪用公款事件,编写有关事业单位会计处理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案例。通过引入课程案例供学生讨论和分析,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够使书本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主题研讨式教学。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政府绩效管理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加快,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正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最新研究热点与教学计划相结合,选择若干个主题开展研讨式教学。在研讨安排方面,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通过抽签来选择研讨的主题,然后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来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形成小组研究报告,最终由小组同学推选代表或通过每一名小组成员分述不同研究内容的方式,通过幻灯片演示向全班同学汇报研究成果,并由任课教师和其他同学随机进行点评。通过各小组不同研究主题的研讨教学,既能提高课程的信息量,又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这个“演员”不断地提高演技,同时还能锻炼教师的“导演”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的场所。除了案例教学、多主题研讨教学以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对财政、公共管理等基础知识欠缺,知识结构不完整的实际情况,开展角色互换教学,由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介绍,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3)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政府财政和行政单位真实的会计核算资料通常难以收集,但是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事业单位的优势,通过学院层面与本校财务处联络与协商,可以收集和整理本校一个完整会计期间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并将这些真实资料作为学生实验的素材;另外,对于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及其他非营利组织的实验资料,则可以使用模拟数据来代替。这样通过开展实验训练,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业务处理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和动手能力。(4)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与教学方法是密切联系的,目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通常采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综合评分的方法,但是其中往往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低(一般为20%~30%)且评分依据不足,导致许多学生平时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只要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也能顺利通过课程考核。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全过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适当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根据教学方法的改革,平时成绩应当包括案例分析、主题研讨、课堂发言、课程作业等。通过设计与教学方法相适应的、具有导向性的综合计分方法,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梅.中西方政府会计与预算会计概念差异剖析[J].事业财会,2007,(6):47-49.

[2]周亚荣.《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6):89-90.

[3]翁玮,吴萍.独立院校双语教学适应性教学方法初探[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2):148-152.

[4]李志义.推进十个转变实现大学教学改革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25-29.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改革资助计划项目《基于学生创新、决策能力培养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梅(1981-),女,江苏淮安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李强(1965-),男,内蒙赤峰人,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会计学会理事,江苏省教育会计学会副秘书长,煤炭系统高校财务工作联席会常任副主席,现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会计理论与方法、财务战略管理等。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改革 营利 与非 构建 主义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