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农村学校寄生虫病的防治初探

发布时间: 2022-03-09 08:32:24 浏览:

【摘 要】小儿肠道寄生虫种类很多,患病率几乎可达95%,尤其以蛔虫、钩虫、蛲虫最为常见。福州鼓楼医院肠道门诊主任指出,儿童定期进行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或由哪种寄生虫,十分重要,下面就蛔虫、钩虫、蛲虫此三种常见寄生虫做简单介绍。我国是一个寄生虫病危害深重的国家,如何了解寄生虫病的危害,特别是在农村的学校中加以及早预防和控制此病的蔓延是摆在我们广大农村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介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对该病的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农村学校;寄生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383.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549-01

寄生虫病大致分为蠕虫病和原虫病,其流行与贫困相伴,因而高发地区主要在农村,感染率达50%~80%。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或水源污染较重,南北气候和居民的饮食起居不同,致使寄生虫种类较多。 (1)蛔虫病:多见于5~15岁儿童。轻者可无症状,稍重者有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上腹或肚脐周围疼痛、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引起胆道蛔虫或扭结成团而造成肠梗阻。 (2)钩虫病:虫卵随大便排出后,发育成感染期蚴虫,次蚴虫钻进皮肤,通过小静脉或淋巴管入血,依次到心、肺、支气管、咽喉、小肠上段,3~4周后发育为成虫。成虫叮咬在小肠壁上吸血,一面吸血一面排血,导致钩虫性贫血。 (3)蛲虫(线白虫)病:传播途径是由肛门-手-口,雌虫常在夜间爬出,在肛门或会阴部产卵而引起奇痒。卵经手、食物、空气等途径入口,在十二指肠或小肠发育为成虫寄生于盲肠。蛲虫病多见于幼儿,症状较轻,主要为肛周奇痒,尤在夜间更甚,其他有腹泻、恶心、消瘦、厌食等症状。如仔细查找肛周,有时可见到白色线头样的蛲虫。 (4)绦虫病:有猪、牛肉绦虫两种。猪肉绦虫的虫卵或妊娠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饲料被猪吞食后,虫卵进入猪的小肠,经孵化后在横纹肌上发育成囊尾蚴,人若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囊尾蚴便在人小肠内脱壳并发育,引起猪肉绦虫病。绦虫病有胃肠症状;眼囊虫病可影响视力,甚至失明;脑囊虫病可致癫痫、瘫痪,甚至死亡。 (5)姜片虫病:生食附有姜片幼虫的荸荠、菱角、莲藕等水生植物后,幼虫则进入小肠发育为成虫,并在肠内产卵,随大便排出,在水中变成蚴虫,继续污染水生植物。姜片虫病的症状为胃肠不适、恶心、营养和发育不良等。

1 蛔虫病

蛔虫病由人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人食入感染性虫卵而感染,蛔虫具有游走、钻孔、扭成团的特点,能引起一系列外科并发症。

肠蛔虫病轻者无症状,大量蛔虫寄生可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善饥或偏食,甚或发生厌嗜症而至营养障碍,常可引起阵发性脐周腹痛、呕吐,而其代谢产物或毒素可使病儿出现毒性症状甚至惊厥。此外,因吸收虫体异性蛋白可出现寻麻疹、气喘、发热、肠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蚴虫移行至肺部时可致蛔蚴性肺炎。虫体过多,或于小儿高热、重病时期,特别是服用不足量的驱虫药,可激惹蛔虫钻入胆管(胆道蛔虫)、胰管、阑尾(蛔虫性阑尾炎)或其它部位引起机械梗阻、炎症、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蛔虫过多时,扭结成团引起肠梗阻。

诊断:主要根据以上表现,及粪便涂片找虫卵,末梢血象嗜酸性细胞增加有助诊断,凡有吐虫或排虫史者是最好的诊断依据。

驱虫治疗:(1)驱蛔灵:150mg/Kg日,全日不超过3克,空服或睡前顿服,连服2日。(2)肠虫清:2岁以上儿童400mg一次清晨服用。(3)出现并发症时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2 钩虫病

由于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内引起的疾病,每条成虫从肠粘膜吸收血液(十二指肠钩虫每日吸血量为0.14~0.4ml,美洲钩虫为0.01~0.09ml),并且分泌抗凝物质,而且经常变更吸附位置,使其周围粘膜多处受损继续出血,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病初时有食欲亢进、好食易饿、喜食泥土、生米等嗜异症,继而发现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大便潜血阴性,面色指甲苍白,表情淡漠,毛发枯干,慢性长期感染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发生贫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出现中、重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粪便中找到虫卵,血清中IgE、IgG、α-球蛋白增多。

治疗:首先改善营养状况,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的饮食,有贫血者,应口服铁剂,严重时可少量输血。

驱虫治疗:(1)灭虫灵:6月以内小儿口服0.3g,7月以上口服0.6g,每晨一次,连服2-3日,疗效好、安全,10-15日后检查粪便,如未驱尽,可重复服药一次;(2)肠虫清:400mg(两片),清晨顿服,2岁以上小儿服用。

3 蛲虫病

主要是由于雌虫多于夜间移行至肛门附近肛门皱折,会阴部大量产卵,卵经6小时可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小儿抓痒时,虫卵即污染手或附着于指甲缝内,经手直接入口或污染衣物、生活用具或虫卵随尘土飞扬而污染食物、用具,经口感染自身或周围人群。此病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尤以温带为多,易在家庭和托儿机构中传播,大多数无症状,当雌虫移行至肛门周围产卵时,可引起肛门和会阴部奇痒,多发生于夜间入睡后,常影响睡眠,有时可侵入邻近器官,引起异位并发症,如阴道炎、输卵管炎、阑尾炎等。

诊断:根据以上表现,夜间患儿入睡后2-3小时,在肛门处可检截成虫。

驱虫治疗:(1)扑蛲灵:5mg/Kg/日,一次顿服,2-3周后重复一次;(2)肠虫清:100mg/日,连服七日,二岁以后小儿服用。

小儿肠道寄生虫病防治专家建议: 1、秋季是小儿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最佳季节:夏季,大人和小孩进食大量生鲜蔬菜和瓜果,其上面难免带有蛔虫卵,感染蛔虫的机会较多。到了秋季,幼虫长为成虫,都集中在小肠内,此时进行驱虫防治正合适。 2、驱虫药应空腹服用: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用,使药力较易作用于虫体,以收驱虫之效,并按大便情况,适当给予泻下药,以促进虫体排出。3、服完驱虫药后饮食需注意以下几点:A、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纤维素食物:水和植物纤维能加强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及时把药物杀死或麻痹的虫体连同粪便一起排出,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有谷类、坚果、新鲜蔬菜及水果等。B、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浓茶、咖啡、辣椒、姜、葱、蒜、狗肉、羊肉等,这些食物都容易引起便秘而影响驱虫效果。C、少吃油脂类食物:因为驱虫类药多为脂溶性药物,且只在肠道内发挥局部治疗作用。如果摄入过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可促使驱虫药在体内被吸收,既增加对人体的毒性,又降低了疗效。 D、多吃酸性食物:蛔虫有“得酸则伏”的特性,因此儿童服用驱虫药后,如果能吃一点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食醋等)有利于蛔虫的排出。

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极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群众性,需要各级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配合,专业人员的认真负责,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长期反复地努力工作,才有可能实现从控制直至消灭寄生虫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第z1期.

[2] 刘群华;;《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杂志2002~2003年论文分析[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4卷[C];2004年.

[3] 王世海陈兆义李安梅唐丽娜徐莉娜林广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7 第6期.

[4] 刘永春郭永和李士根秦剑王凤刚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相关热词搜索: 寄生虫病 初探 防治 农村 学校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