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开展《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效果初探

发布时间: 2022-03-12 08:31:22 浏览:

(新疆农业大学 农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组建了《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简述了兴趣小组的实施过程、开展效果,并分析了兴趣小组初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兴趣小组;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50-02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发现,《农业气象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该课程中涵盖较多广泛抽象的气象学基础知识,但是多数学生没有系统的气象学知识背景,这就会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枯燥不易学的挫败感。同时,该课程不仅气象学知识内容丰富,同时还涉及农业生产技能相关内容,对于还不具备生产实践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因而不能很好地做到触类旁通,理论联系实际。另外,同大多数课程一样,该课程也是采取笔试形式进行考核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给学生一种只要考前死记硬背就能通过的依赖性,因此并未对该课程有充分的重视。再有,该课程配套的实验教学内容特色不鲜明,仅仅是以基础实验为主,学生并不能从中发现其与专业课的密切关系,因此兴趣不浓厚,重视度不高。在实验课程中常常只是了应付完成操作流程,并不能主动深入探索各类实验的原理及实际应用意义,从而导致实验课收效甚微。诸如此类,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以及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我们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生产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初步组建《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以期通过兴趣小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开阔视野,进一步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一、农业气象学兴趣小组初建

为能使兴趣小组顺利组建起来,我们采取宣传、引导的形式,首先让学生了解兴趣小组的意义,并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小组成员不宜过多,每组6—8人,组员根据不同专业特色自由组合,可跨班级跨专业组合,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交流协作活动,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而对于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的定位,则紧扣《农业气象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制定规程,进行适当延伸,增强实践过程的应用性和趣味性。由于学生对实际应用的专业知识技能感兴趣,因此,兴趣小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其内容设置是以不同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应用问题为主。兴趣小组的设立过程包括: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设定实验方案、指导老师进行实验操作示范、学生独立实验操作、学生学习查阅文献并收集整理学术资料、学生尝试撰写研究报告、指导老师把关修改等。兴趣小组的设立充分利用学院的教学配套设施、科研条件,根据不同学生专业背景,设立不同实验项目,比如,根据专业需求,设立地面小气候综合观测实验,以满足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进一步认识气象要素的必要性;对于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来讲,可以通过增加不同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生育进程影响、病虫害爆发期气象条件调查等实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应用和掌握能力;通过引导设计“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等实验,让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认识到气象知识与其专业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设定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小实验研究,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兴趣探索,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很有必要。与此同时,学生通过有目的的兴趣小组组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资料查询收集到研究报告撰写,整个过程独立思考亲历完成,真正实现了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夯实基础的目的。

二、兴趣小组组建效果初显

自国家颁布素质教育文件后,各大高等院校将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教育设定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强调活动主体的自主性、兴趣内容的深入性和主体参与的实践性,因而也成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载体。

1.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等教育的使命在于开发大学生个性、发掘兴趣、培养创新能力[1]。当前各高等院校对于本科生的教育注重能力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即通过探究型、创新型教学活动尊重学生潜能、发掘学生兴趣及其主观能动性。然而,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个性天赋就必须培养他们对其学科专业的重视度,而这种重视通常源于兴趣[2]。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的创办,使得學生有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并拥有了将兴趣和个性天赋有机结合的良好平台。例如,通过对作物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全程监测和观察,既满足农学专业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也使部分学生对其农学专业本身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而会对农业气象学知识及其与相关专业内容充满求知欲和科研渴望。

2.学生科研意识培养。科技创新成功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而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科研意识研究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使学生发现自身的特长,并有足够的舞台展示自身潜能。在农业气象学实践兴趣小组活动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通过亲历完成实验观测研究、查阅文献资料后,认真整理研究报告,其中包括相应实验原理、实验过程、详细的实验结果分析并讨论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想法和体会。这样的研究报告不是对实验结果简单的罗列,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将所有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讨论,最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此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外,由于现代信息发展迅速,教材内容相对于前沿技术发展相对滞后,而滞后的这部分内容可在兴趣小组教学实践中相应融入,一方面拓宽学生视野,使其更快了解科技发展前沿;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成功的兴趣小组组建不仅能激发学生各方面潜能,也为高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有效平台。

3.教学体系优化。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是以学生为主导,并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而言,应从尊重学生人格个性角度出发,营造出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积极支持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为学生提供相应物质保障并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真正实现民主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尊师重教,勤学好问,善于在思考中学习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好读书而非死读书。兴趣小组的设立则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平台,教师在课堂上为其传授理论知识,在实践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很好地完成知识点、信息量的沟通传递,教师很快发现学生知识环节的薄弱之处,并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强化,从无形中将学生的疑问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一化解,教学质量也随之提升。总的来讲,兴趣小组的形成,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并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纰漏,达到教学相长,优化农业气象学教学体系。

三、兴趣小组设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习兴趣的延续性。由于兴趣小组人员有限,只能少数学生参与其中,如何使得更多的学生以更浓厚的兴趣长期参与到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而不是时间越久兴趣越淡参与人员越少?首先,考虑到农业气象学的综合性,应吸纳更多的专业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进行指导,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另外,可以考虑将兴趣研究范围从校内扩展到校外,通过单位推荐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相关企业实践中,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学有所用。

2.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因是初次创办兴趣小组,对于兴趣小组的宣传、讲解不够深入,未能使学生充分全面地了解组建兴趣小组的真正用意和目的,有些学生仅是凭一时好奇参与其中,在后期开展过程中遇到小的挫折便打了退堂鼓,不能全身心投入实践活动。在后期兴趣小组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等平台,邀请专家成立专家评审小组,通过专家们对不同专业知识体系、实际应用需求等方面为学生做全面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兴趣小组的真正意义所在,最大限度发挥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3.鼓励政策的推进性。兴趣小组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指导教师则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关指导,在此过程中面临经费支持、成果认可等问题,希望会有相关政策的倾斜和精神鼓励等机制,更大限度地给予教师和学生能力发挥的空间。

总之,开创农业气象学课程兴趣小组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组建专业课程兴趣小组,一方面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一定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为农业气象及其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朱士恩.开展家畜繁殖学课程兴趣小组实践与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598-601.

[2]夏爽,李开,刘涛,裴国凤.开展《环境微生物学》课外活动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9):94-96.

相关热词搜索: 气象学 初探 兴趣小组 效果 课程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