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新时代会计相关专业融合与重构

发布时间: 2022-03-24 11:31:27 浏览:

总结并反思差距和存在的不足。积极学习并借鉴国内外一流会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先进经验,加强会计专业建设的前瞻性。

首先,需要一流高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较快适应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加速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下,会计专业教师需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引进知识、挖掘知识、吸收知识、进行知识整合,探索式创新,激发创新精神,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应用技术和跨领域综合分析能力。

其次,树立积极乐观的教学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自身不应该太过忧虑未来会计职业面临的挑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成立课程团队,讲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在提高自身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可通过以老带新、观摩听课、说课比赛、听学术讲座、撰寫论文、参与课题申报与写作或编写教材、指导学生参加会计类技能竞赛等提升自己。派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也是极好的方法,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财税公司等会计服务中介机构优先考虑,因为财务部数据很敏感,且分工很细,很多企业并不太希望外人知道财务数据,一般也不会安排重要的会计岗位工作,因此,教师应谨慎选择去企业财务岗位,避免浪费难得的下企业机会。

再次,通过积极参加各种会计类培训,也是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开拓思路的有效途径,例如: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都有针对当前企业最关心或时下最热点的会计政策、法律法规制定高规格培训课程,都能极好地拓展会计专业教师视野思路,实战性强,且对会计政策变化或会计内容增减迅速作出解读的高端培训,能促进会计专业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会计教师专业成长与个人职业发展。

最后,要使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处于较高水平状态之下,除了要有卓越技术实力的会计领军人才和享有社会声誉的会计教学名师以外,更为迫切而重要的是学校实行同级别职称教师之间均衡的高薪酬激励机制,留住优秀教师,鼓励并推荐会计专业教师兼任企业财务顾问、税务顾问等,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同时,也能克服理论脱离会计实际工作的短板,有利于促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校企合作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通讯技能、大数据、云计算、全球工业4.0的发展,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能有效避免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操的不足,满足企业对既有理论又动手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有效对接。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校企合作办学、企业大学和校办企业。

1.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是一种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有效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或校内办厂、订单班、学徒制以及企业向学校派出有一线经验的技术能手,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或举办讲座,学生下到企业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联合培养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共生、共赢的局面。比如:校企共同建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师资,又或者学生到企业参加培训、实习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或仿真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或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应格外注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将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成长,合理地设计具有前瞻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与“综合素质+一技之长”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一切行之有效的渠道和办法,同有实力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共享、共建、共生、共赢关系,从而实现知识链、产业链、教学链、价值链、培养链的高度融合。

2.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是指由企业出资办学,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来设计,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国内一流商学院教授及专业培训师作为师资,把企业的内部实战经验和知识转为实用课程,与高校和国际优秀的学习资源合作,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形式多样的论坛、沙龙,互动式教学等多样化富有实效性的教育手段,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满足人才专业化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教育平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规模做大后,优秀的企业家不再把员工看作是人力成本而作为资本,优秀的员工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更加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必须将培养人才放在企业工作中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国内企业大学有3 000多家。企业大学能弥补传统高校侧重于理论知识,而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不足的弊端,增进企业员工、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高校教师和专业机构等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而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3.校办企业。校办企业是由各级学校自身创办的,把教育同产业发展相结合,目的是实现学校经营性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我国高校创办的企业中如: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助力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与重要影响力。

(五)通过以赛促教,培养一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

全国高职会计技能大赛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最顶级、最权威的赛项,目的是引导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财务岗位工作过程有效对接,促进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完善工学结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竞赛,在展示全国各参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效果的同时,从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赛促教,培养一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该赛项比赛内容涉及多个岗位,如:会计主管、成本会计、总账会计、出纳、采购员、销售员、仓管员、存货核算员,在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赛项,设计综合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对企业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状况,以酒店、宾馆的住宿业务为例,企业库存商品的购、销、存流程与客人的住宿业务极为类似,可以把“仓库档案”改为“客房档案”,“入库业务”与“出库业务”修改为客人的“入住登记”与“退房登记”,“采购入库单”改为“客人入住单”,“销售出库单”改为“客人退房单”,“调拨单”改为“客人换房单”,“请购单”改为“客房预订单”,“退货业务”可修改为“取消预约”或者“提前退房”等,进一步引导学生对酒店、宾馆的住宿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还可以让学生思考酒店怎样能提升入住率,利用大数据分析怎样更好地吸引回头客,提高客人的品牌忠诚度和满意度,以及网上预定酒店先交订金,能带来更好的现金流,怎样提升库存管理水平和周转效率,怎样通过网络平台,如去哪儿、飞猪旅行、携程、艺龙等,将个人预订预付和团购预付业务做好,更好地提升酒店业的营销效率等,通过把学生分组,布置对酒店进行实地调研的任务,作PPT分别介绍酒店的基本设施、经营情况分析以及酒店行业数据分析等,并画出酒店业务的流程图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国家对会计技能大赛支持力度的加大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赛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参与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对竞赛获奖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体现出企业对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关注和重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加大,通过会计技能大赛,能有效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会计技能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参赛学生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能力,并成为选拨会计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高职院校设有各种各样的会计类技能大赛,如: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财务管理决策技能大赛、全国财会技能大赛、全国税务技能大赛等,以赛促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能将受益面扩大到更多的会计专业学生,而非仅仅是参加竞赛的极少数,把竞赛指导工作常态化,普惠更多学生,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结语

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物联网、传感技能、人工智能、全球工业4.0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与国家战略的调整,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加速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对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本文以广东省一流高职建设院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将传统的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大数据应用、云计算、人工智能,与采购业务、物流配送、销售业务、资金业务与企业经营管理和金融机构等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持续关注不断涌现的新兴学科,扩大会计前沿研究与应用领域,并尽可能将其延伸到各行各业中,提出通过设置多元化、跨学科的知识、业财融合、打造一流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团队、校企合作、会计技能大赛等作为重点措施,对新时代相关专业融合与重构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相结合,培育“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会计人才。J

【主要参考文献】

[ 1 ] 杜素音,赵男男.“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新常态教学模式的思考——以高职院校财务软件应用课程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

[ 2 ] 杨红.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师资建设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7).

[ 3 ] 李雅文.浅谈财务机器人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影响及应对[J].教育学,2018,(6).

[ 4 ] 褚玲仙.“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18,(22).

[ 5 ] 杜素音.開放的ERP系统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J].国际商务财会,2016,(5).

[ 6 ] 王娅斐.基于财务职能定位的业财融合措施分析[J].会计师,2018,(4).

[ 7 ] 李方超.“互联网+”下高职银行会计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商业会计,2018,(23).

【作者简介】

杜素音,女,研究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财务软件应用。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 相关专业 重构 融合 会计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