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关于《信息科学基础》课程融合教学的探索

发布时间: 2022-03-05 08:11:15 浏览:

摘要:《信息科学基础》课程是国内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信息科学与数学密切相关,探索《信息科学基础》课程与基础数学课程的衔接融合,有助于优化课程知识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升创新创优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科学基础;数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6-0160-02

一、引言

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不断壮大,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高校普遍开设信息技术类专业。一般的专业培养方案基本涵盖《信息科学基础》、《密码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分析》、《数学实验》等信息类或数学类的課程,总数超过二十门。不论是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实践课,大多数课程采用独立式教学。此举虽然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学习课程知识,但是由于缺乏跨课程的综合性引导,学生所学的知识难以构建系统的概念,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优能力的培养。

《信息科学基础》是江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围绕经典信息论,主要以信息与编码为主,内容丰富,理论性较强[1]。因其课程内容大量涉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分析》、《数学实验》等知识,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由于普通高校在数学课程教学上的前置性、集中性,导致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在教学上形式脱节,数学思维的抽象性和专业领域的实践性很难有效融合,不利于充分发挥数学知识对专业课程学习的指导作用,容易造成不可忽略的学习障碍,增加专业课程的教学难度。这一难题恰恰是《信息科学基础》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探索

《信息科学基础》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典型的交叉融合课程[2]。学科交叉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易于滋生新的科学生长点,形成新的科学前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形成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2013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举办的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上,与会专家就课程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课程交叉融合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向,并就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如计算机问题求解课程融合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算法等内容;计算机系统课程则从程序员的视角把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因此,融合系统知识的教学应该贯穿整个大学课程的讲授过程,教师从专业系统的角度,以全局的眼光思考单一课程的教学,服务于局部理论知识的讲授,既能有效打磨教学课程,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充分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优能力。

就《信息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而言,以信息科学为核心,有机的创造性地融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分析》、《数学实验》等数学课程的相关内容,突出课程之间的互补互惠,确保课程融合价值的实现。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研究课程之间的融合贯通。信息科学从根本上来看,是应用数学的延伸。《信息科学基础》涉及到大量的数学概念、数学模型和数学工具,如信源、信道和信源的熵、互信息等[3],从这个角度来看,课程融合的空间很大。内容融合主要有两种模式:导入式和渗透式。具体到实际教学环节,为了弥补课程衔接上的脱节,有必要恰当地创设环境,引入低年级阶段学习过的、重要的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夯实专业课程学习基础。在进一步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重要的知识节点,要灵活地寻找合适切入点,将新知识、新概念充实到课程内容中去,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互相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系统的、综合的理念,这无疑能够加深学生对融合课程的理解。

其次,从实践教学上研究课程之间的融合创新。在《信息科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及编程[4],如重点信息测度熵的计算、互信息的计算、信道容量的计算等,以及霍夫曼码、香农码、费农码等各种编码,需要利用有关数学软件,如Matlab。因此,《信息科学基础》课程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吸收《数学实验》课程提供的系统建模思想,着眼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编程、计算、模拟的操作能力,为实际问题提供数值参考。针对实践教学与数学的融合,创设项目式课外分组讨论模式,明确任务目标,以《信息科学基础》课程中具体相关概念的计算以及某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抓手,重点考察算法形式和程序语言实现,以讨论或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优能力。

最后,从教学方法上研究课程之间的融合互补。纯粹的数学课程在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完整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信息科学基础》课程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规范性[5]。因此《信息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应将现有的教学方法,如参与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加以有机融合。在诠释理论概念时偏重于讲授法;在引入学科前沿信息时宜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在课程实际应用方面可以采用研究式、参与式教学法等。同时,可以借助于海量的互联网资源,探讨大数据时代下有效的《信息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科学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语

以江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信息科学基础》为主要载体,研究该课程与数学在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上如何有效的融合,深入探索适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课程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科学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爱花.《信息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8):161-162.

[2]傅祖芸.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J].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11.

[3]高宏峰,彭勃.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60-161.

[4]徐红林,过榴晓,沈莞蔷.“信息科学基础”纵向关联与横向拓展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12(22):82-83.

[5]闫丽宏.信息论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6,(30):129-130,+153.

相关热词搜索: 融合 探索 课程 基础 科学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