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刍议“以学生为中心”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2-04-09 10:16:33 浏览:

摘 要:为有效提升生理学的教学效率,在教学课堂上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应用在当前的生理学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获得更高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生理学 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58-02

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和复杂,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解析、举例以及示范等教学方式来讲解,均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究其原因发现,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仍然以自我为中心,无论是课堂教学上还是实践操作课上,教师只是“填鸭式”教学,未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整体的学习效果自然无法提高[1]。基于此,为了更好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不断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1 “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教学形式

微课教学形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结合生理学的内容,制作出适宜长度的教学视频,视频中包含学科的重难点和考点等,同时还可以设置教师与学生交流模块、学生合作探究模块或者课后留言板等,让学生运用多媒体设备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方式和节奏,方便学生展开科学的学习和复习方式,一定程度上也扩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生理学“休克”学习内容的微课教学上,教师将课堂分成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开始上课前制作好相关的视频内容,并将所需要的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源均上传到微课教学系统上;接着,安排好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安排和提示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尽量以4个人为一组选择分组,并在10 min内探讨出小组的讨论结果后向教师提交。最后是课后的巩固练习和教学内容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体现出的学习薄弱点布置合理的课后巩固练习,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分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进一步提升生理学教学效率。但是这个课堂中要求学生拥有足够的自控能力和思考能力,部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监督和引导工作,指导学生开展高效、有益的学习活动。

2 “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引导教学形式

以问题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是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所学内容合理解决,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并通过不断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2]。

如生理学“血液”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掌握血液的生理特征,以及理化的特点,掌握生理止血的方法和过程,并理解到血型的分型特征。在开始上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血会怎么处理,是否知道自己的血型,男生和女生所含有的血细胞比容是否一样等问题,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不断引导学生从学科内容上回答问题。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保证问题的难度具有梯度性,让学生逐渐加深思考,更为深刻地理解到学科内容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反问,向教师提出问题后教师回答学生,通过双向的问题设问和解答,不仅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

3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例分析教学形式

生理学知识不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足够的基础,了解基本的生理学规律后,就需要将理论知识教学上升到实例分析教学,举出具有代表性的疾病类型或者病例作为课堂教学实例,让学生充分结合实际掌握的生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将课堂教学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例分析的教学活动中,进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

如生理学“呼吸”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与人体呼吸相关的疾病类型和特征,掌握生理与病理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请学生根据临床治疗上常见的机体缺氧病症实行有效分析,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如气胸、支气管炎、肺水肿和肺炎等临床例子,要求学生结合病例的临床特征,引发机理等方面实行具体的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分析形式可以选择单独思考也可以选择团队合作,思考时间为10 min,教师则巡堂帮助有疑问的学生,课堂最后的10 min则由教师点评指正,学生做好课堂总结。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析实例,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同时也是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重要教学过程。

4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无论应用哪一种教学形式都会在弊端,加上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引导不善,还可能导致学生之间因学习能力的高低而出现严重的等级分化,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开展高效的教学课堂。基于此,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外,还可以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将成绩优秀、中等和较差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3]。

5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测评

生理学传统的期末学习综合测评形式中,主要以学生考试的卷面分数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显然这样的方式无法完全真实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因为有些学生会有投机取巧的心理,平时的学习态度不认真,只有考试之前才慌忙复习,甚至出现作弊的情况,所获得的成绩自然无代表性,基于此,教师可以选择另一种综合测评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4]。

首先要确定新的综合测评方式所包含的内容,即平时表现的成绩、实践操作的成绩、团队合作的成绩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平时表现的成绩是以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方面来判定,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为10%;实践操作能力是以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等课堂上的表现评分,评价学生是否有新的思考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为15%;团队合作的成绩是以每个小组完成小组任务的情况,并与其他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教师综合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分,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为5%;期末考试的成绩则是以学生的卷面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为70%,教师选择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能够较为全面地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6 结语

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合理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教学、问题引导、实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并从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合作成绩和卷面分数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测评,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提升生理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秋雁,唐群,雷久士.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19-20.

[2]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等.“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休克”教学为例[J].中医教育,2015(4):33-35.

[3]骆亚莉,王雅莉,李能莲.等.“以学生为中心”践行于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思考与体会[J].甘肃科技,2015(18):69-71.

相关热词搜索: 刍议 生理学 学生 教学中 中心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