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对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认识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2-04-13 08:26:12 浏览:

绚丽的星空魅力无穷,浩瀚的宇宙深邃莫测,多元的观测充满诱惑,无尽的探索令人神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飞天梦想已成为现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巡天观测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如此多姿多彩的宇宙图景……

正在接受完整现代教育的中小学生,需要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走进天文科学的殿堂,了解天文常识,进行天象观测,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一、天文科普活动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开阔视野,学以致用

天文学科本身不仅具有内在的严密性,而且与其他学科之间还有着紧密的联系。天文科普活动涉及的学科非常广,包括物理学(光学、力学、分子物理学、热核反应等)、化学(元素的质的变化等)、自然地理、数学(对数计算等)、语文(有关描写月相变化的古诗词欣赏等)、外语(浏览网站、国外巡天成果翻译)、电脑等。可以说,学生在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同时,也是对文化课学习的一次补充和考验。中小学生有时在课堂上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一经动手实践,往往会恍然大悟。学生把课堂学得的理论应用在实践上,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无比乐趣。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潜在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活动形式多样化,便于提高综合素质

在天文科普活动中,指导教师既给学生讲解最基本的天文基础知识、望远镜的原理与使用,又有实际的观测指导;既有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的活动,也有集体分工合作的活动;科普活动的区域不是停留在学校天文台上,而是拓展到同一学区、社区、城区,甚至是全国性的一些诸如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等大型活动。在天象观测时,学生自由讨论,互相学习,默契配合,这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精神,使他们懂得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互助互学才能双赢,并把这种合作精神辐射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开出更绚丽的智慧之花,结出更丰硕的研究之果。

(三)活动多层面,易于选择和实施

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应考虑到它的实际情况,从学校已有的资源出发,多层次开展各类活动。我校天文台自建台以来,每年都添置设备(包括天文书籍、光盘、望远镜),定期对学校所属的东胜学区的同学开放,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指导教师结合日全食、月偏食、流星雨等各种层出不穷的天象奇观,不定期地向全校师生作科普讲座,进行简单的天象观测;带领学校天文社成员上太白山雷达部队观看流星雨,去东钱湖夜观星空。这些都给学生天文科普知识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二、开展中小学天文科普活动的途径

(一)建立科普基地,设置辅导机构

学校可以利用宣传板报、墙报展览、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天文社团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天文科普宣传,积极营造校园天文科普氛围,安排指导教师,聘请专业人员作为技术顾问,使天文科普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

(二)组建“金字塔”型学习群体

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目的,一是普及,二是提高。普及阶段既要数量,又要质量。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才会有好苗子的出现,所以要组建“金字塔”型的学习群体。“金字塔”型学习群体的底座是对天文感兴趣的学生,对他们,可讲解最基本的天文知识,指导他们学习用肉眼观测天象的方法,比如观测太阳的周年运动、月相变化、认识北斗七星以及黄道星座等;中间层是对天文特别感兴趣并能坚持观测的学生,对他们,可讲解天文理论知识,让他们学会认识四季的星座、用望远镜认识和寻找天体、观测八颗行星运行及位置变化;顶层则是天文活动的骨干成员,对他们,则应要求坚持理论学习,观测天象,如观测日全食、记录分析流星雨的情况和太阳黑子活动情况、参加全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等。这种“金字塔”型的学习群体,保证了新鲜的血液,有利于学校天文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寻求多样的活动方式

天文知识讲座有难有易,对于小学生,我们选择最简单的目测项目,比如在某小区内,利用一个月时间,每天定点、定时观测月相变化,并将观测到的月相情况做好记录。对于中学生,我们则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观测相结合。比如,七年级科学讲到“月相的演变要依次经历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等一系列变化”时,学生总感到课堂教学中获取的知识太抽象,不易理解。这时,如果要求学生进行实地月相跟踪观测,并及时填注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的月相名称,画出月相简图,最后总结出月相的变化规律,就会牢固地掌握月相的演变规律。而学生在懂得了月相的演变规律后,就会想了解月相可见的时间及其亮面的朝向,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10个字的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这样既接触了自然,又开阔了眼界;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加深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使原本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形象易懂。

三、对中小学天文科普教学活动目标和效能的认识

(一)为全方位多层面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可能

对中小学生进行天文科普教学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学以致用;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可以塑造学生敢于战胜困难和失败、敢于探索、敢于发现、敢于超越的良好意志品质;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与工作态度,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合作精神得到加强。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统一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在天文科普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获取知识。通过阅读相关天文书籍、杂志,听指导教师知识辅导、专家讲座,与兄弟学校天文社成员交流学习,外出实地天象观测等,都可以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尤其是天象观测,更能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他的综合素质;而在观测时,学生自由讨论,互相学习,默契配合,有利于培养自主合作精神。

四、对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反思和建议

(一)天文科普活动在中小学只能作为学生兴趣爱好而进行拓展,对于一些较深的天文知识,中学教师也感到困难,难以辅导

针对教师在天文学方面系统理论知识的缺乏,我们要加强与校外科技基地的联系,比如市青少年宫、北京天文馆等教育基地,有效挖掘课程资源,加深对天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天文活动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

学校要以天文社团为平台,加强天文科普活动与新课程的紧密联系,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动态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发展情况。

(三)天文科普指导教师需在发挥好自己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天文知识和组织天文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天文知识、观测技能、制作能力有较扎实的进展,更要重视学生探索、发现意识的确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去观测、解释、探索、发现各种天象的意识与习惯。特别是要发挥一些天文素质较好、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骨干学生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

(四)吸收社团成员时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天文社团建设过程中,社团成员的吸收不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是否有资格参与的第一条件,而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社团要始终督促并鼓励学生在学校各课程的学习中有较多的投入并争取冒尖,特别是帮助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以求得两者同步协调发展。

(五)要给指导教师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天文科普活动的开展要取得领导的支持,并给指导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其积极性,培养其责任心。这是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关键。

相关热词搜索: 科普活动 对中 天文 实践 小学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