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宗教信仰对当代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与对策

发布时间: 2022-09-02 12:45:03 浏览:

摘要:

近些年随着社会中信教热潮兴起,大学生群体中“望道者”“慕道者”群体不断增加,必须引起高校高度重视。转换教育范式,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宗教文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4-0068-03

收稿日期:2015-05-10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会資助课题(12LLSJ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邓伟(1981-),男,山东青岛人,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8mm]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社会变革加速进行,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伴随着近些年宗教热的逐渐升温,宗教世俗化、现代化的不断演变,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渐突出。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信仰问题直接关乎未来国民整体价值走向,如何积极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观念,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问题

学界近些年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颇为关注,研究角度多从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方面切入,在中国知网(CNKI)系统以“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为关键词搜索近5年相关研究文章共计121篇,其中汇集了各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81篇,通过对以上调研结果的分类对比,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宗教信仰方面存在以下共性:

1.信教比例较高与真正教徒比例较少并存,宗教暧昧现象严重

根据对现有研究成果统计,以及高校性质与被调查高校所在地区不同,现有高校大学生信教比例在5%-20%之间,平均信教人数比例在8%左右,与全国信教人口比例相近。就信教学生群体自身而言,在信教大学生中多为自我认知层面的“慕道者”“望道者”,真正上升至意识层面,以宗教教义、宗教法律严格自我约束者为极少数,信教者多存在于因家庭原因、民族原因而信教的源生性大学生中。与此同时,因猎奇心理、社交需求、心理抚慰需求等原因而选择了解宗教文化、甚至参与宗教活动的学生比例在不断增加,绝大多数学校对于大学生信教持包容态度,宗教暧昧现象严重。

2.信仰理性化与信仰模糊化并存,泛神信仰较多

从众多调查数据中发现,大学生对于宗教与迷信、宗教与科学的看法是较为中肯、客观的。对宗教的社会作用认识相对现实、理性。信教大学生对于不信教学生或信仰他教学生也是比较温和、宽容的。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理性化特点。同时,在认为自己不信教的学生群体中,存在较高比例的不排斥他人传教行为,对宗教团体的和谐氛围表示欣赏、甚至愿意参加一些宗教活动的学生。在认为自己信仰宗教的学生群体中,也存在同时对几种宗教文化均感兴趣,甚至同时信仰不同宗教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较高比例的学生宗教信仰处于游离、迷茫的状态,宗教信仰较为模糊化。

3.宗教信仰关注热度高与宗教文化、宗教法律认知度低并存,信仰功利化色彩浓重

据对信教学生的调查,真正系统学习过《圣经》《古兰经》等宗教教义并坚持宗教修行的学生为极少数。信教学生对于宗教信仰高度关注的同时,对我国宗教相关法律规定认知度较低。绝大多数信教学生均知晓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信仰自由,但对于校园中是否允许公开传教,是否能在学校中组织宗教社团等规定不甚了解。信仰宗教的原始驱动更多源自自身现实的功利需求,与个人愿景实现过程中的心理寄托,缺乏对宗教教义的系统学习与对相关法律的必要了解。

二、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主要成因分析

1.当代大学生时代性群体特征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当代大学生基本为“90后”人群。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对外交流频繁,信息产业发达,使当代大学处于一个开放、多元的外部环境中。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传统的道德、价值评价体制发生变化,社会信任危机爆发。这一切的改变使得正处于人格塑造期,“三观”尚未明确的当代大学生感到迷茫与困惑。同时“90后”大学生群体具有较为明显的自主意识与批判意识,关注新生事物,寻求创新。对于传统的灌输性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基于“90后”大学生群体的上述特征,在其遇到人生挫折、社交障碍、心理问题时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孤独感、疏离感和冷漠感。面对困境既不愿求助于传统思想教育机制的帮助,又难以通过与人倾诉、听取劝解的人际社交手段得到慰藉。此时宗教团体内部较为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就自然容易引起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与向往。

2.宗教因素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群体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表象性、片面性与绝对性的判断风格,对于问题的分析多基于自身认知中的感性因素。宗教作为一种存在历史久远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其教义的现实表达中存在很多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传统文化观念相趋同的内容。如佛教中所倡导的众生皆平等、人人向善的价值取向就符合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表达,基督教中关于耶稣受难布教的相关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德服人、以德报怨的价值取向相仿,这均容易使当代大学生产生价值取向的共鸣。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宗教也随之产生适应性特点,宗教的世俗化与现代化便是这方面的主要体现。现代宗教组织,特别是我国宗教组织不再具有显性的政治色彩,其更加关注调节信教群体与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比如宗教组织生活也不再像以往那般神秘,在圣诞节时很多基督教堂会对非教徒开放,允许其参观宗教活动,寺庙甚至在重大节日开展面对信奉者开班的修习课程,面对社会大众的主题活动。加之西方文化影视作品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潜移默化,使大学生群体对于宗教组织活动产生了浓厚的猎奇心理与参与欲望。

3.高校信仰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影响

中国高校现有的信仰教育模式依然属于传统型的价值观念教育。引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话说,“教育者预定一目的,而强受教者以就之;故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禀之锐钝,而教之止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如吾人之处置无机物然,石之凸者平之,铁之脆者煅之”,暨一种精神领袖式的价值观念教育。这种忽略受教群体的群体特征,忽略学生的体验感悟,轻视受教个体的个性特点,以灌输式的单项输出为主,注重理论的教导传输,与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批判意识较强的群体特征相抵触,引导实效性较弱,现实效果较差。

三、优化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

1.调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将大学生信仰教育融入生活世界的情境设计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客观上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他的内在要求与价值所在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学校园进行的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教育,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具有唯物精神、科学精神、理论精神的合格接班人。开展生动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融入生活世界的情境中。引导大学生群体深入实践、分析讨论,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轻灌输、善启发、重实践、引体悟。善于把握社会生活中信仰教育的良好时机,发挥大学生群体善于挖掘创新的群体特征,将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课堂融入生活情境,教育于生活,升华于生活。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就是死书本”。

2.构建辩证的宗教观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健康的信仰观念

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相对于管理更加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宗教观,辩证地看待宗教信仰的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健康的信仰观念。辩证地分析宗教信仰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其积极意义在于:其所蕴含的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念,为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提供了富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其所倡导的抑恶扬善的道德主张,对大学生的道德观的形成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从本质来看,不加取舍,盲目的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存在消极的影响。首先,宗教宣扬有神论的世界观,不利于大学生塑造科学的“三观”。宗教中一些消极的人生观点不利于大学生积极、乐观道德观念的形成。通过辨证的分析,正面的引导,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宗教观,谨防学生为居心叵测之人所利用,防范境外敌对势力以宗教为名,歪曲宗教教义、欺骗学生、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3.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将高校建设成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多基于个人情感需求,感性成分居多。绝大多数的信教学生并没有严格按照宗教的道德规范、行为操守规制个人的行为模式,其主要认可的是宗教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意境,寻求宗教作为个人的精神庇护的倾向明显。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注重“规范”而忽视“关怀”;注重智力培育,忽略精神关爱。精神家园是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层面,是大学生人生生涯中坚定不移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核心动力。“构成人的精神家园的努力目标须是超越的目标,精神的目标。”

4.改变现有高校教育中“智力至上”的单一评价机制,强化合作学习理念

当今教育体系中处处弥漫着“分数至上”“升学率至上”的锦标主义精神,大学作为教育的最高殿堂,也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功利主义味道。学生评价机制单一,涉及学生基本利益的各类评奖推优大多与学生学业成绩挂钩,“智力至上”的评价机制成为现下高校教育的一处顽疾。学生在大学校园这一残酷的学习竞争环境中,逐步走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极端。注重个性张显,忽略团队协作,关注自身感受,无视他人观点,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孤獨感、疏离感丛生的一大主要原因。

以科尔曼为首的美国青少年专家在《青年:向成人期过渡》一书中曾指出,“学校教育应当实现的两类目标。其一,自我中心的目标。其二,以他人为中心的目标”。第二类目标却常常被我们的高校教育所忽视,因此大学教育必须将合作学习的理念贯穿于教育全程。让大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彼此的理解与协作,感受归属于团体的安全感,建立与他人相互扶助的责任感,通过人际社交、协同合作实现人生的成就感。

[HT5H]参考文献:[HT9.5SS][1.4mm]

[1][ZK(#]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100.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6:150.

[3]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反思[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2.

[4][JP3]Panel On Youth,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United States,1974,Youth:Transition to Adulthoo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3).

相关热词搜索: 宗教信仰 对策 构建 当代大学生 体系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