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谈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与造价控制

发布时间: 2022-09-04 18:45:03 浏览:

摘要:文章简述了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工程变更条件下的造价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变更;工程造价

工程变更是指在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由于建筑产品的复杂性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任何一个建设项目而言,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合理、有序的工程变更对项目建设各方是有利的,能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更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和安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成本和提升外观美化等。但是工程项目建设中随意的工程变更是造成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工程造价超概算、预算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的造价管理工作对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

1.业主原因:业主随意改变建筑规模、使用功能、工艺流程、质量标准,以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许多招标文件中没有考虑或估算不准确的工程量。因而不得不改变施工项目或增减工程量,产生工程变更。

2.监理原因:监理工程师出于工程协调和对工程目标控制有利的考虑,根据本人或本单位的丰富经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也可能导致工程变更,如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的改进等。

3.设计原因:设计质量不高,设计错漏、设计调整,深度不够是产生这方面工程变更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勘察设计工作粗糙会直接导致设计变更。

4.施工原因:因施工质量或安全需要变更施工方法、作业顺序和施工工艺等。

5.材料价格波动的原因:材料价格的涨幅变化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大的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设计,直至开工、竣工,一般都要经过几年时间,期间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均要随着市场的波动而相应调整,会造成工程变更;还有工程施工期间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也会造成工程变更。

6.合同原因:原订合同部分条款因客观条件变化,需要结合实际修正和补充。

7.环境原因:不可预见自然因素和工程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工程变更。如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或者发现地下障碍物等原因通常引起建筑物基础或交通工程路基处理方案的改变,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以及建设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会造成建设项目工期的延误或停工。

二、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产生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不少项目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造价控制责任制,有的项目在实施中不经批准自行增加工程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从而增加投资总额。施工阶段,管理不善,造成质量问题,返工、浪费引起了投资增加;另外设计变更、施工签证缺乏有效的约束,特别是重大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普遍存在着手续不完备和“先斩后奏”的问题,在既成事实后,才在调整概算中提交审批机关认可,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减,从而导致“三超”问题频频发生。

2.因变更造成工期变化等引起施工单位提出索赔,导致项目投资增加。施工单位为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通常在投标报价或合同谈判时让利,而在工程结算过程中通过索赔取得补偿,其实现途径就是占造价重要比例的工程变更。

3.因工程量变化、施工方案或改变造成工程成本的变动。变更迟于施工进度,需要对已成事实的工程进行修改而造成的损失。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结算价超合同价的重要因素。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图纸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变更、合同条件变更以及招投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未包括的新增工程。工程签证也可以作为工程变更的一部分。

4.导致竣工决算困难。施工阶段过多的工程变更必然造成工程费用索赔,如果由于工期紧张、工程变更资料不完整或其他原因,给工程竣工决算增加了很多困难,特别当时间跨度较大时。

三、工程变更条件下的造价控制策略

1.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1)提高勘测水平和设计质量。由于一些工程设计时间短,在设计时所需的勘测资料时有欠缺,很多工程变更的发生都是由于勘察数据不足、勘察资料误差较大、设计图纸粗糙等原因导致的,给工程造价带来巨大损失。在设计之初,适当增加前期投入,提高勘测精度和设计质量,作出合理和周全的设计,减少对后期施工的影响。

(2)设计变更尽量提前。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设计变更发生应该尽量早,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若在设计阶段发生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损失不大,若在采购阶段发生变更,则设备和材料等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发生变更,则除上述费用外,已经完成的工程需要被拆除,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要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的初期,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做到先算账后变更。设计变更发生后,对变更的审查非常重要。必须严格禁止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

(3)推行“限额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控制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主要是对工程的设计规模、工程量、设备及主要材料材质的控制。因此,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规模、工程量应以可行性研究阶段审定的设计规模、工程量、设备及主要材料材质标准为依据,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易确定的某些工程量,可参照通用设计或类似已建工程的实物工程量确定。

2.严格把关工程变更的审批

工程变更的提出分为两种,第一种为有必要变更的,如政策影响或者业主要求的建筑设计功能的改变或工程内容的增减;另一种有可变可不变的,如建设材料、非强制性的工期变更等。在是否变更的问题上应多听取设计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对于必须变更的,一定要坚持变更;而对于有必要变更的一定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决策,征集专家意见。对于可变可不变的,考虑成本和工期的基础上一般应坚持不变。因此,应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完善工程变更的申报、审查程序是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3.重视工程变更预结算编制工作

(1)预算员应全面了解工程合同、施工图纸及变更文件,对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要与施工图一样重视。由于工程变更是整个工程投资的一部分,所以变更预结算应与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原则程序、定额或清单基价及取费标准等相一致,变更中所发生的材料、设备,其供应原则及办法也应与施工合同一致,其材料差价的处理也应符合国家以及地方现有的规定。

(2)预算人员要注意变更文件完整性。凡是变更都应有相应单位及人员的盖章签字,如发现手续不齐全,应立即督促相关人员补办手续;仔细阅读设计变更,对其中含糊、遗漏之处,必须敦促相关单位及个人予以明确、补充,在问题澄清之后方可编制变更预结算。

(3)分清责任,分别计算费用。明确对工程质量、费用、工期产生影响的直接承担者,分别编制变更预结算,并考虑变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与施工图预算、预算定额及相关内容是否重复,以“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为工作准则,充分反映建设工程的真实造价。

4.加强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结算将决定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最终确定工程造价。在竣工结算过程中要对施工合同、招标文件、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技术联系单、施工图纸、定额计价、工程量以及施工取费进行较为细致的审核。审核过程中的计价方法、结算方法、优惠条件等,都要与当初签订的施工合同进行比对,并结合实际施工的工程量与监理单位进行商洽。审核过程中对结算的汇总金额进行验证,并对设计变更所增加的费用进行核实,重点核实增加的项目的综合单价是否按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进行编制,编制是否合理等。审核合同约定的风险费用结算,准确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准确核算风险费用分担。

总之,建筑工程中随意的工程变更是造成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工程造价“三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现行投资管理体制条件下,如何合理有效确定工程变更事项价值,是一个值得造价工程师研究和商讨的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后,给工程变更计价带来了复杂性,作为造价工程师,只有加强工程变更造价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控制投资,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造价 建设项目 变更 控制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