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析《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 2022-03-04 08:06:00 浏览:

【摘要】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作为高等院校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培养适应当下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结合实际应用,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验实践内容及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探索,以强化课程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168-02

液压与气压传动具有功率密度大,控制方便,可无级调速,易与微电子、计算机等配合实现自动化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武器装备和自动生产线等领域,在国外生产中的90%以上的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和自动线均采用液压气压传动技术。因此,该技术的使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正因如此,《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被认定为各高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

目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因院校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改革,学时数的限制,对该课程授课老师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最大限度掌握液压气压相关知识、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

2.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凸显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对液压气压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以及应用;

3.课程内容的设置及课时比例分配的不合理,造成课上以教师灌输为主,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少自主探索、团队合作交流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缺乏工程意识及相关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提不起对课程的兴趣,忽视该课程的重要性,无法将课程内容和将来就业方向联系在一起。

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最终目的,培养应用型、符合行业发展、适应工作需求的人才,对本课程的教学和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主要采取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调整实验实践内容以及优化考核方式等措施。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简化繁琐冗长的公式介绍、理论推导和论证过程,突出应用型、技能型内容,以基本结构、概念、作用,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实例进行创设性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实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带入工程实践项目及工程经验的介绍和论述,以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去引导学生项目性的思维方式,以此加深课程理论知识点和元器件故障排除方法的理解。具体措施有:引入典型液压系统综合案例,使学生将课程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充分理解各元器件的功能和应用,以此加强学生对生产设备液压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综合实例分析主要有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外圆磨床液压系统、液压机液压系统、注塑机液压系统等。除此,在单个元器件介绍时也可以由实例动画引入,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调动教学气氛,增进师生交流,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另外,邀请资深工程师和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介绍液压气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介绍液压气压技术在先进领域的使用现状及发展动态,让学生知道液压技术的就业前景,带着市场需求的技能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实验实践内容

要学好本门课程就需要一定的实验支撑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用实物教具、动画、生产现场视频及仿真软件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例如在介绍基本回路时,可引入液压仿真软件,将理论代入实践仿真,使回路更贴合应用,做出回路初步的故障诊断分析,仿真软件有Festo公司的仿真软件、FluidSIM仿真软件等。

另外,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结合实际,恰当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理论授课和实践脱离的现状,做到“讲、看、学、练”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训、实践环节,注重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和实验地点的一体化,使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最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要时可尝试将传统的教学教室转移至实验实训基地,联系元器件实物,动态回路及多媒体综合应用进行现场讲解,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笔者结合教改课题,具体措施有:调整理论和实验课时的比例,将液压的理论课程高效率的讲授,适当压缩,更多时候将书本知识带入到实践实验中进行综合实验的讲解、实验。加大液压实验实训课时,并编写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删减理论性能验证实验,恰当增加系统调试与液压回路分析应用实验,以增加学生对元件的作用的理解。例如:在介绍能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时,先在实训台上搭建简单回路,演示相应元件的工作过程,让学生从旁观察并讨论,然后讲解各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作用、常见故障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等的拆装实训实验,并对其结构进行讲解,更好的设计液压回路来实现所要求的动作,更形象、突出实际应用的诠释本门课程知识点,使学生能更深入形象的理解相关专业知识。另外,采用开放式实验室方式,学生可以在有疑问或竞赛中牵涉液压知识时,随时可以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教师从旁辅导。

加大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搭建企业生产中的现场教学平台,创造参观、实习机会,更直观的认识各种泵、阀、缸的原理、作用、应用,整体回路的装配、测试、故障检修等,借助社会力量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3.优化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评价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性决定了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不能完全满足本门课程的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本课程应更侧重于过程考核,即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试卷成绩三部分构成。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到课率、完成作业情况、上课态度等;实验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指导书实验的運行完成度,拓展实验的难易程度及完成实验报告情况决定。通过加大平时及实验的考核力度来综合评定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来转变学生只会理论知识轻实践动手的固有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通过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丰富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载体以及不同的教学环节,从图纸到实物,从教室到实验室到实训基地,努力营造切合实际生产的教学环境,通过对课程全方位改革,侧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和教学方法来培养更贴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此来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另外,这样的教学也增进了师生交流和感情,学生参加相关专业工作后学有所用,通过与老师的联系沟通,反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新技术,反过来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案例储备。

参考文献:

[1]王蕴,刘继广,王乐.《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浅析[J].大陆桥视野.2016 (10).314

[2]彭熙伟.《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液压与气动[J].2008(5).46-47

[3]申燚.《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9).53-54

作者简介:

费叶琦,女,32岁,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液压与气压传动。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改革 气压 浅析 传动 液压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