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 2022-03-27 08:16:08 浏览:

摘 要:本文通过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对《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TH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5) 02-0000-01

如何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学不能是单纯的讲解式,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让学生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创造者。《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理论分析与计算较多,如需要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需要根据负载来选择有关元件的调定压力等,同时一些元件,尤其是动力元件、调节控制元件等结构复杂。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所以难以理解和接受,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改善这一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做了相关尝试。

一、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上,更加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识读系统图、能够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理论知识以必须为原则、以够用为尺度进行取舍。同时,教学内容要和生产实际相联系,并且要及时反映最新技术的发展,从应用的角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从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要加以渗透、体现。

二、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精选授课内容。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液压传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常用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功用、图形符号及适用场合,能阅读液压系统图,具有一定的调整、使用、分析的能力。因此首先得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减缩过繁过深的理论推导、分析和计算内容,删除偏离教学目标的内容,突出应用型内容,增加必要的实用知识和实例。主要做法是:第一,将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液压传动流体力学基础部分压缩,仅介绍液压、气压传动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液体的性质、流量、流速、压力、液阻、压力损失等基本概念,静压传递、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基本公式,以及液压油选用等内容。第二,在液压元件部分,介绍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元件、辅助装置的典型元件结构、工作原理、重要参数,强调:主要元件的型号及选用、元件的调节、使用、维护、维修基本方法。第三,对液压系统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部分,重点讲清各回路的组成、作用、特点,阅读液压系统图的方法和步骤,并介绍常用液压系统的维修经验、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第四,简单补充液压新技术等内容。

(二)采用动画教学。由于《液压与气动》课程具有元件原理多的特点,必须把各元件的动作、工作位置等呈现给学生。但是元件结构复杂,绘制在黑板上花费时间多,采用挂图虽可节省时间,但动作原理不明了。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把系统分析和各元件工作原理采用flash动画制作链接到文本中,通过动画演示,把各元件的动作、状态,液流方向等形象生动、清楚明白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提高授课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其理解力和记忆力。如在讲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时,我选用典型的液压磨床系统,采用动画演示,改变两个换向阀的状态,栩栩如生地展现磨床的往复运动,速度调节,卸荷等状态。同时绝大多数学生能根据系统图总结出系统地五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1)液压泵——动力源,将机械能转换成液压油的压力能;(2)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将液压油带来的压力能对外做功;(3)控制元件——方向阀、流量阀和压力阀等;(4)辅助元件——油管、管接头等;(5)液压油——传递能量的介质,其中第五部分是对教材地补充。

(三)采用引导式教学。引导教学法是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创新教学法,它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的做法是:第一,综述分讲。先综述课程的内容,为课程的学习设计一条路线,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在绪论课上利用图形,带出整个学期的内容:五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工作介质、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和辅助装置,最后再分析系统如何利用各元件实现其各种运行状态以及相关参数的调节方法。而在每堂课中注重课程的展开方式,通常也采用综述分讲的方法,先提出本堂课讲述的内容及其要求,然后分讲,最后总结,让学生能有明确的目的,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善于发问。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善于在讲授过程中设置问题,而且要有意给学生造成暂时的挫折和焦虑,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励学生挖掘内在潜力去积极思考。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实效。让学生学得主动,使课堂教学“活”起来。第三,类比推导。为了让学生理解原理和公式的来龙去脉以及各参数的含义,同时避免复杂的理论推导,采用类比推导的方法。如:讲解流体动力学中的两个重要方程: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时,利用类比:连续性方程等效为质量守恒方程,伯努利方程等效为能量守恒方程。这样让学生调用中学的知识很容易地理解两个方程各参数的含义以及使用条件。在对伯努利方程讲解时也采用类比,先引导学生讲出运动的理想液体所具有的能量:势能、动能和压力能,利用能量守恒建立理想液体的伯努利方程,提出实际工作介质存在粘性、压缩性以及管道的变化等实际因数,设置问题:实际的液体和理想液体的伯努利方程在形式上有何不同?考虑实际因素,该如何对理想液体的伯努利方程进行修正?引导出对动能和压力能的修正。

(四)采用理论和实例结合。将理论讲解和例题分析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各公式原理的应用条件和相关参数的含义的理解,避免学生常出现的“课上理解课后忘,对着作业却迷茫”的现象,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外在教学过程还要充分应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如:图表结合、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深入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创造者。

实践证明,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引导教学;类比推导和理例结合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教学效果,培养有创造能力的综合型新时代人才,符合现代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郭长城.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最新进展[J].电子制作,2014(07).

相关热词搜索: 液压 课程教学 探索 技术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