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议高寒训练的能量代谢理论

发布时间: 2022-04-06 08:30:43 浏览:

高寒训练是近几年我国中长跑教练员王德显提出的新的训练思路,其设计思路是:满洲里冬训——山海关调整——五大连池上量——多巴高原冲强度——参赛检验……如引循环,它是高原训练和低温训练有机的结合,是科学地建立在能量代谢基础的训练思路。高原和低温两者既有相同点又各自有着不同的针对性。两者是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两者交替运用,是长跑训练中实用性较强的思路。

资料表明,长跑项目的训练量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国外运动员月跑量达到1000公里。国内女运动员年平均量8000公里。长距离项目尤其是马拉松,其供能物质主要是糖和脂肪,由于体内糖元储备有限,为了获得最大的耐力能力,随着训练或比赛时间的延长,糖元会很快消耗,所以为了使有限的糖储备维持到运动结束,维持血液糖浓度的恒定,延缓疲劳的产生,需要优化长时间运动中血浆脂肪酸水平升高,促进肌细胞内脂肪酸氧化。所以训练应抓住糖元和脂肪这两条供能主线。

一、低温训练的能量代谢特点

(一)节省糖元,优化脂肪酸的利用

运动生化表明:气温变化影响人体的代谢速率和对代谢底物的选择,热天运动使肌糖元分解供能增多,寒冷时人体利用脂肪供能增多。芬克等研究指出,热天(气温 41℃湿度15%)与冷天(气温9℃湿度55%)相比同等运动情况下,运动75分钟,前者肌糖元利用的数量增加76%,这种热环境增加肌糖元供能的依赖性。而低温条件,脂肪供能比例大,节省糖储备,减少乳酸生成,优化脂肪酸的利用,同时,有益于增加训练负荷,提高有氧能力。

(二)延缓疲劳,易恢复

从疲劳机制来看:血糖下降和体温升高及排汗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疲劳。低温环境中,利用脂肪比例大,节约了糖元,利于维持血糖水平,同时由于外环境温度低,利于散热。环境温度越低人体散热越多,从而有利于体温的调节。与常温环境相比,同等负荷排汗量也较常温下少,不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从而低温环境中训练负荷比常温下更有增加负荷的空间,更易恢复,为高原训练打下深厚的基础。

(三)提高酶的活性,促进内分泌腺分泌

低温由于脂肪耗能,氧化脂肪的耗氧量比糖元多10%,同等负荷下,在低温下利用氧的能力提高,促进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多和线粒体内酶活性升高。寒冷同样刺激内分泌腺分泌,如促进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素等激素的增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中枢神经的兴奋性,能使心血管系统机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素的增加,调节水盐代谢,增加循环系统机能,调节糖和蛋白质代谢,增强糖储备量,增强血液中抗体生成,加强身体抵抗力,为上高原做好能量储备和免疫力的准备。

二、高原训练的能量代谢特点

(一)缺氧刺激糖的无氧糖酵解能力

马俊仁教练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认为:“中长跑、马拉松是高速度的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既要有很高的耐力水平,又要有很好的速度能力,才能达到世界水平”,此话也从能量代谢角度上肯定了无氧糖酵解在中长跑、马拉松比赛中的重要性。由于高原的低氧分压的影响,肌体吸氧不足,造成糖酵解供能的比例增多,肌糖元消耗加快,乳酸生成明显增多。在亚极量运动条件下,乳酸产生差不多比平原高出1倍,这反映了无氧糖酵解供能的百分比增加。所以高原训练对中长跑、马拉松等长距离项目的影响更显著的作用是利用糖酵解供能来最大限度地挖掘机体抗缺氧和耐酸潜能及抵抗劣环境的能力。

(二)增强机体有氧代谢能力

由于高原缺氧机体产生内源性EPO来刺激红细胞的产生,同时提高了血红蛋白的含量,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多提高机体携氧能力,同样增强了氧利用的能力,同时,随着红细胞的增多和血红蛋白值的升高等因素,缓冲血乳酸能力上升,增强有氧能力。

综上述可知:高原训练和低温训练互为补充,从两大能量主线出发,逐级地一步一个台阶的发展,利用外部环境,突出训练,有机结合。

相关热词搜索: 高寒 代谢 能量 训练 理论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