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1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9-02 08:20:03 浏览: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各类肿瘤的构成比[1],对相关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1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各类肿瘤的构成比等。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48.6±2.5岁;男性91例,女性49例;口腔以及颌骨、涎腺分列口腔颌面部是出现恶性肿瘤原发部位的前3位;从组织来源上分析,上皮源性肿瘤患者最多,有85例占60.7%,其次为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患有该肿瘤的患者有40例占28.5%,此外还有部分患者患有间叶源性肿瘤等。从相关的病理分型看,鳞状细胞癌78例,病例数较多者还有恶性淋巴瘤、粘液表皮样癌[2]等,相关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发病平均年龄有所升高,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的比例逐渐下降,上皮源性肿瘤以及鳞状细胞癌这两种恶性肿瘤分列不同组织来源和病理类型的首位。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诊断;恶性淋巴瘤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2

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近些年来,在全球危害性最大的几种疾病中,恶性肿瘤居首位,死亡率极高,受到人口老龄化及自然环境受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生活的公共卫生问题[3]。在美国,恶性肿瘤以每年5.6%的速度持续增长,在病死原因中以13.5%的高比例。跟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登记处的相关统计显示,1~5岁年龄段恶性肿瘤患者在病死的原因中排列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第六位上升到了当前的第三位,5~14岁年龄段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则早已上升到第二位;在儿童期超过1/4的恶性肿瘤发生在口腔颌面部[4]。疾病的发生率对医疗以及科研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流行病学资料[5]。为了解疾病的发生率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对所有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1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在3~78岁,年龄最小为3岁,年龄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48.6±2.5岁;男性91例,女性49例;口腔以及颌骨、涎腺分列口腔颌面部是出现恶性肿瘤原发部位的前3位;从相关的病理分型看,鳞状细胞癌78例,病例数较多者还有恶性淋巴瘤、粘液表皮样癌等。患者的年龄分布见表一。

1.2 方法

1.2.1 肿瘤的分类

肿瘤的临床分类按照UICC 在1988年制定的临床 TNM 分类,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类参照/TU WHO在1990年的国际恶性肿瘤疾病分类和WHO在1991年制定的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法进行相应的分类[6-7]。

1.2.2 对所有统计的数据进行检验

对于数据统计部全面,有喽填写,填写内容不真实以及填写表上有改动或者有污点的数据要给予剔除[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我院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1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其平均年龄48.6±2.5岁;男性91例,女性49例;口腔以及颌骨、涎腺分列口腔颌面部是出现恶性肿瘤原发部位的前3位;从组织来源上分析,上皮源性肿瘤患者最多,有85例占60.7%,其次为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患有该肿瘤的患者有40例占28.5%,此外还有部分患者患有间叶源性肿瘤等。从相关的病理分型看,鳞状[9]细胞癌78例,病例数较多者还有恶性淋巴瘤、粘液表皮样癌等。患者的发病部位以及性别构成比如表二所示。

本组研究患者发病部位以口腔(不包括唇部)最多23例,占16.4%;其他依次为颌骨肿瘤22例,占15.7%;大涎腺肿瘤(腮腺、颌下腺、舌下腺)20例,占14.2%;唇部 8例,占5.7%;患者男女之比为1.85:1。

3 讨论

疾病的发生率对医疗以及科研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在当前国内外还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流行病学资料[10]。在中国上个世纪70年代虽然有北京、天津以及上海和广州的四所肿瘤医院对十七万多病例的相关肿瘤部位构成比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当时医院的专业特点限制,使得相关的发现结果不能反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患病率的真实状况[11]。此外,由于与口腔有关的专业报道为数不多,并且多数相关的报道以病检资料作为分析对象,这对于数据的真实性不能很好的得到验证。笔者通过对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14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相关的资料对比后知道了近年来有关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12]。笔者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等特点。

跟据相关文献的报道在国内80年代之前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多发部位的顺序为:牙龈、舌、颊以及腭和口底,但近10年来国内的舌癌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经跃居到第一位[13]。本组研究中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相关的颊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接近舌癌的发病率。本研究中恶性肿瘤患者年龄以30-60岁为发病高峰,占总数的35.7%。其平均发病年龄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40岁到近10年来的60岁,可见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有老龄化趋向,这与国内的外报道大相近庭[14]。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发病平均年龄有所升高,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的比例逐渐下降,上皮源性肿瘤以及鳞状细胞癌这两种恶性肿瘤分列不同组织来源和病理类型的首位。

参考文献

[1] Waveson SS,Blot WT,Boone BJ,eta1.Recent Cancel"trends in the U.Rioted state[J].J Natl Cancer inst,2005,87:175-179.

[2] 余大维,应大明主编.4,JL肿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6(2)82-83.

[3] 于奇璐主编.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J].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14-15.

[4] Highmen JG,Sever-son Rt,Davis S eta1,Incidence of calico in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ex race and 1 year age specific rates by his ology tobe[J].cancel,1995,75(2):2186-2191.

[5]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病理科,506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和瘤样病变的统计分析[J].中华13腔科杂志,1998,13(2):110.

[6] 马洪,冯红超,刘睿等.腔颌面部721例肿瘤病理统计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5):433.

[7] Samuelson 130,Ridder B,Rochert L,eta1.Non Hodgkin explainer children:a 20year popularization,Hl epidemiologic study Sweden[J].J pediatric Hern,Atok on,2005,21(2):103.

[8] 温玉明,代晓明,王昌美等.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6539例临床病理分析[J].华西VI腔医学杂志,2011,19(5):296.

[9] 陈龙,王安宇,朱小东等.5201例口腔颌面肿瘤统计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09,27(1):71.

[10] 邱蔚六主编.13腔颌面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9.

[11] JATZKO G R,LISBORY P H,MULLER M G,eta1.Recurrent nerve palsy after thyroid operations: principal nerve identification and subliterature review[J].Surgery,1999,115:139-144.

[12] 赵福运,章魁华,马大权等.560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经验总结,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87:175-179.

[13] 邓铁城,张梅兮.85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和瘤样病变的统计分析,口腔医学纵横,2008,30(5):433.

[14] 陈龙,王安宇,朱博等.240例口腔颌面肿瘤统计分析,肿瘤防治研究,2003,21(2):103.

相关热词搜索: 恶性肿瘤 病理 面部 口腔 临床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