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 2022-09-08 10:35:03 浏览:

总结、推广,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方面已很成熟。近三年,我区农业部门连续示范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存在差距和不足。

1.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基本情况

(1)隆阳区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基本情况表

(2)新养殖品种试验:我们市区水产站已进行试验稻渔综合种养:大闸蟹2017年13亩,2018年泥鳅10亩、黑斑蛙20亩。

(3)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应用:2018年我们水产站与农科所和植保站通力协作进行稻渔综合种养病虫害生物防治。

2.技术应用方面的差距和不足

(1)认识高度差距:一是追逐短期经济利益,无可持续发展谋划。二是只知道稻田鱼好吃,没有更多的关注其综合性评价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环保意义。三是人们喜爱鱼的多,懂得区别稻田鱼和懂养鱼的不多。

(2)标准技术应用上的差距:一是技术设施达标参差不齐,不能实现高效生产。示范推广中突击培训效果不佳,分散的稻渔户往往达不到统一的标准,种养大户及合作社还好一些。二是规模小。产业依赖于补贴维持积极性,没贴补就不养了,推广之后自发继续再养的不多。面积没有稳定持续推开,没有全市场化运作,规模效益差。

(3)生产管理上的差距。稻渔综合种养标准,化肥农药用量平均减少30﹪以上,无抗菌类和杀虫类渔用药物,发挥稻渔互惠互促效应。但是推广中还有个别农户偷着乱用农药。

3.产业化现状差距

(1)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稻渔综合生产具有周期短、季节性强、稻田鱼与其它养的不易区别、亩产量不高(不投饲料养殖70——90斤/亩),以及受自然因素影响生产结果难以准确预测等特点。经营管理方面消费群体不易稳定,品牌培育时间周期比较长,难以建成高利润回报产业。这些农业生产特性因素导致从事该产业的高素质人才不多,愿意投入该产业的资金不足。制约了产业化发展速度。

(2)经营主体因素制约。土地流转还不够彻底,个体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并存,生产经营主体多而杂乱还不持续稳定,生产要素分散难以集中优化配置,规模难以扩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还在初级阶段,抗风险能力还很脆弱,规模效益和带动能力没能充分体现。导致产业化程度不高。

(3)经营管理现状。一是缺乏专业的营销培训。二是产品销售无组织、无计划、无品牌,价格好时个别农户用池塘鱼冒充稻田鱼销售,价格不好甚至就恶性竞争贱卖。三是经营主体流动性大、稳定持续性差,追逐短期利益,无长远规划,无品牌打造培育市场,没有深挖附加值,影响效益发挥。

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对策

高利润回报的产业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产业才能良性循环,健康持续的发展壮大。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针对产业现状思考对策措施,推进可持续发展。

1.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一是严格按国家技术标准培训指导,保持稻渔综合种养成果。二是努力创新比稻田养鱼更高利润的养殖。例如:进行大闸蟹、养泥鳅和养黑斑蛙养殖试验及生物防控技术应用、总结、推广。

2.标准化生产创高效。一是技术推广中执行中国水产2018年4月3日发布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二是稻渔综合种养基础工程标准:要加高加固田埂至50cm高;开挖鱼沟不低于80cm宽、30cm深;开挖1—2平方米鱼溜1—2个;沟溜面积占稻田面积的6—10%;以及安装防逃设施等技术标准。

3.强化经营管理。一是规模化增效益。小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应规模化经营突出规模效益。集中连片或统一经营面积不低于66.7hm2,经营主体宜为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二是品牌化营销。社会物质需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营销策略要抓住绿色生态卖点打造品牌,可以举办“稻花鱼节”、“捕稻花鱼比赛”、“渔家乐”以及“预定认养”等形式,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识别度,以及通过品尝和体验认同稻田“鱼和米”的好品质。针对产品特点适合就地销售培育市场。

4.调整政策支持策略。项目补贴改输血为造血,突出示范引导作用,抛砖引玉,最终把产业推向完全市场化运作。

5.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方面科学的对比分析评价单一种养与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让地方政府部门进一步重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生态价值,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科学规划,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业利润回报。二是强化示范效应,建设综合种养产业示范区、生态园区以及办示范点等等。通过多媒体广泛宣传和展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成效,以及产业发展前景。延伸产业链,带动促进产业发展。三是加强专业部门服务,及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进一步提振农民稻渔综合种养的积极性。扩大技术应用转化。四是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协作,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根据国家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和产业化服务。促进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我们应该自信,通过广泛宣传,稻渔综合种养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专業主管部门和经营主体共同努力下,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一定能在经济建设以及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的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安.浅议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措施和建议[J].渔业致富指南,2018(04):15-19.

[2]孟顺龙,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郑尧,吴伟,陈家长,邴旭文.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02):146-152.

[3]胡世然,李正友,龙明珠,杜强,胡幸.实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贵州畜牧兽医,2017,41(05):60-63.

[4]马达文,钱静,刘家寿,桂建芳.稻渔综合种养及其发展建议[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03):96-100.

[5] 中国水产2018年4月3日《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发布》.

相关热词搜索: 对策 现状及 种养 产业 发展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