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图书传播的演变——媒介形态和媒介技术的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9-08 17:00:03 浏览:

摘 要 图书对社会的作用力不仅通过图书内容实现,更有赖于新的图书形态和媒介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性。影响图书传播的媒介技术有2条线索——载体材料和信息负载技术。图书的载体材料由自然物质发展到人造纤维、电子介质,承载手段由人工抄写发展到机械印刷、电子负载。电子图书是在充分的历史积累后才最终适时出现的,并产生了多种介质形态。新的图书形态、新的图书传播方式是技术与人本需要、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图书传播;电子图书;媒介技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7-0077-03

图书既是古老的,也是不断被时代改进的传播工具。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图书的内容、媒介形态、媒介技术都发生着有序的演变。我们在检视图书传播的发展进程时可以看到:图书对社会的作用不仅通过图书内容实现,图书内容的作用力在相对历史时期是相对固定的,并且这一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图书作为一种传播工具的传播范围。图书由一种特殊阶层的传播工具变为大众传播工具,传播面越来越广泛,参与社会变革日益深入,功能越来越多样,是有赖于新的图书媒介和媒介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性。媒介技术不仅影响书籍的形态,还改变它的保存继承方式、阅读方式,进而影响到人的社会行为方式。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主要从图书媒介形态和媒介技术变化的角度来梳理图书传播的演变和电子图书出现的过程。图书传播的历史是新的媒介手段被不断发明、改造和利用的历史,也是媒介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互动的历史。媒介形态和媒介技术不仅是图书传播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区分图书传播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标志。

1 图书手抄传播阶段的主要发展线索是作为载体的物质材料的进化

图书手抄传播阶段的主要发展线索是作为载体的物质材料的进化,以及这种进化带来的传播范围的初步扩大,主要的标志和成果是纸张的发明以及成熟使用。

1.1 手抄书籍的前奏——书写材料的使用

图书的物质材料由早期的书写材料变化而来。文字一俟产生,人类就在寻找和使用能够稳定承载文字的物质材料。最初的文字承载材料无疑是人类可以随手取得的自然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不同的文明和地域特点。古埃及人使用纸莎草,古巴比伦人使用泥板,古印度人使用贝叶和桦树皮,古中国人用甲骨刻字,用青铜器铸文。由于同一时期书写工具的发明尚未成熟,这些材料被负载文字的手段多以刻写为主。

1.2 纸张出现以前手抄书籍的物质材料

组成书籍的物质材料必须要具备可装订、可保存、可搬运和可携带的特征。随着历史时光的流逝,一些适合的材料被选择出来加以使用,形成了书籍的雏形,书写工具也随之运用成熟。

已经发现的最早的雏形书籍,是鉴定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埃及纸莎草“书卷”。纸莎草是尼罗河畔沼泽地的芦苇状植物,古埃及人用它制造出可以书写的长条形材料,卷成圆筒形书卷。古埃及人用空心草管作笔,用有色液体作墨水,在纸莎草卷上书写公文、法律文件、皇家史实并作有相当精美的插画,应用已十分普及。古巴比伦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也相继使用这种纸莎草“书卷”。

古罗马后期,出现了山羊皮和绵羊皮制成的羊皮书卷,书写工具则开始使用羽毛笔。羊皮书更耐用、更便于保存,逐渐取代了纸莎草书卷。公元4世纪,羊皮书卷演变成上下装订并加有封皮的书本型手抄本。这种羊皮手抄本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成为欧洲现代书籍的前身。

中国书籍的前奏和序曲则是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流行的简册和帛书,将写好的缣帛制成卷轴而成“帛书”,将竹简或木牍用绳编串在一起就是“简册”。竹木取之不断,制作便利,缣帛质地薄软,轻便自如。但简册太重,帛书太贵,更为经济适用的书籍材料呼之欲出。

1.3 纸张的普及使书籍传播的距离范围和人群范围初步扩大

提到纸张的发明和推广使用,通常以公元105年,东汉蔡伦研制出的“蔡侯纸”为标志。其实,纸张的发明是一个长期的、群众性的过程。蔡伦之前的几百年,中国就有了造纸工艺,不过造出的纸较为粗糙、不宜书写。而进行了原料、工艺改造的“蔡侯纸”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植物纤维纸,它价格低廉,适宜大量生产。经过了一段技术与社会实践的融合推广期,魏晋以后,纸张原料来源扩大,纸质书籍逐渐取代了笨重的简册和昂贵的帛书,但纸质手抄书的最初形态仍沿用了帛书的卷轴装。

12世纪,造纸术经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开始改变昂贵的羊皮纸一统全欧洲的局面。纸张的发明使用具有重大意义,它赋予了书籍轻便、廉价的特点,使图书传播的距离范围和人群范围有了初步扩大的可能性,它将手抄书籍的传播推向了历史性高峰。更具有转承意义的是,作为一种即便于书写又便于印刷的材料,纸张的出现还为印刷媒介的来临埋下了绝妙的伏笔。

1.4 书籍手抄传播的阶段特征

手抄传播的特点是书籍复制靠人工单独抄写,这样的媒介只能是单一的,无法有规模的批量生产,这使得手抄传播的传播范围较小,传播效率低下,传播效力受到很大局限,图书只能是小众传播工具;手抄传播的个人化、个性化特点,使得传播过程缺乏一致性、准确性;手抄传播的材质经过了由粗糙到细致、由贵重到价廉、由准自然材料到人造纤维材料的演变,传播材质的每一次进步,都带来传播范围的扩大;手抄传播阶段,书籍媒介的使用和传播都极大受制于政治和宗教势力,书籍的专享权利掌握在占社会极少数人的统治阶层和上层知识分子手中,图书传播的人群范围极其有限,图书的功能以记载和传承为主。

2 图书印刷传播阶段的主要线索是书籍信息负载技术的进化

图书印刷传播阶段的主要线索是书籍信息负载技术的跨越式进化,以及这种进化带来的书籍传播范围的根本扩大,书籍得以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2.1 印刷书籍的开端——印刷技术的发明

书籍手抄复制方法的耗时费力,注定了印刷术必将应运而生。

受石刻文本拓印的启发,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即是将文字或图画反刻在一块整版上,然后加墨印刷的方法。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发明于唐代初年。现存最早的刻印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本是唐咸通九年的佛教经文《金刚经》,它显示雕版技术在当时已经成熟。雕版印刷初步实现了书籍的批量复制,使书籍的传播效率提高,传播数量有了明显放大。宋以后,雕版技术的普及使书籍刻印空前繁荣,各地官刻、私刻的书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但雕版印刷的缺点是每印一种新书,都必须雕刻一块印版。宋庆历年间,布衣毕升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用胶泥制成活字,再根据需要排成不同印版,这就是著名的泥活字印刷术。以后,这项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元代有了木活字、锡活字,明代又有了铜活字、铅活字。活字印刷术在中国经历了数百年漫长的推广期,在它的发源地并没有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但活字印刷的方法原理已与现代印刷中的铅版排印基本一致,为印刷术的现代化改进做了铺垫。

2.2 书籍印刷技术的现代化为大众传播时代创造条件

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中国的印刷术最有可能经丝绸之路、中亚、阿拉伯这一路线传入欧洲。15世纪中期,雕版印刷术在欧洲已十分普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为现代印刷在欧洲的开启准备了条件。

1450年,德国工匠约翰·古登堡总结了已有的印刷技术,发明了铅合金活字和手摇式印刷机。1456年,成功印行了200册42行本的《圣经》。这是现代书籍印刷的开端,许多西方传播学者将其视为大众传播的开始。

金属活字印刷术散播到欧洲各地,带来了印刷书籍媒介的飞跃。16世纪始,印刷业在西方成为了一种普遍行业,印刷所的兴起终结了中世纪教会对书籍传播和教育的垄断,引发了宗教革命、教育普及和科学突进,为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2.3 书籍传播进入到机械印刷工业和出版工业的时代

古登堡开启的手工印刷业在欧洲仅仅持续了三四百年时间,由它所引发的社会和生产力变革很快反过来促使了印刷业的再次飞跃。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后,蒸气机的发明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19世纪初,以蒸汽为动力的滚筒式印刷机最先出现在德国,其工效相当于人力印刷机的十几倍,这标志着书籍印刷从手工业时代迈进到机械工业时代。

19世纪中叶,高速轮转印刷机问世,将每小时的印制效率提高到了上万页,19世纪末期发明的排铸机,实现了自动排字。随着印刷技术的逐步提升,报纸、杂志获得巨大发展,古老的书籍媒介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它开始成为真正面向大众的传播工具,并形成了以服务于大众需要而获取利润的庞大的书刊出版工业。

2.4 印刷书籍传播的阶段特征

印刷传播阶段从农业社会跨越到工业社会,书籍的生产方式从手工业跨越到动力机械,作为书籍信息负载手段的印刷技术数次飞跃,最终实现了书籍复制的批量、高效、标准化;书籍媒介走出了特权阶层的桎梏,蜕变为大众传播工具,书籍信息传播具有了工业化、商品化、大众化特征;影响书籍传播的社会因素中,政治因素的决定力有所下降,经济因素上升为主要力量;书籍传播有了普及教育的功能,开始并越来越多的参与社会变革,对社会的影响面日益深远。

3 信息社会的技术革命使图书传播进入电子化时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科技革命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特征的嬗变,人类进入了人文学者们所定义的“信息社会”,一个信息被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社会。作为信息通道的传播媒介,一方面有了超过历史总和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信息技术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在网络等电子媒介的耀眼光芒下,古老的图书媒介在传播内容、承载手段、承载介质、传播渠道等方面也悄悄发生着巨大革命。

3.1 书籍印刷技术的电子革命——图书信息符号的电子化

很多人把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分割看待,但是图书电子化的进程却正是从纸质书籍印刷环节的电子技术革命开始的。

现代书籍印刷的全过程依次包括文字和图像处理(即原稿处理)、图文组版、输出胶片、打样、制印版、印刷、装订等环节。其中制版印刷前的预备流程专称为“印前”。印刷技术的电子化也是从印前到印后依次进行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微型台式计算机运算速度、存储容量的飞速提升和图像、排版软件系统的开发成熟,以文字录入、图像电子扫描输入、图文混合排版、图像照排机胶片输出为一体流程的桌面出版系统(Desktop?Publishing)应运而生。这是印前信息处理的一次关键飞跃,它实现了原稿拼版制作的全数字化。90年代以后,数字打样技术、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CTP)、数字印刷技术进入了并行发展,它们分别代替了机械打样、感光制版、机械印刷。

对于电子图书而言,印前技术的电子化比后期印刷环节的技术进步更具有关键意义。印前电子化排版的过程中,形成了包含完整图文信息的有通用格式的可输出电子文件。这个电子文件的原本目的是用于输出胶片以便印刷,但它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电子读物。将这些排版好的电子文件封存在软盘、光盘中,作为电子版发行,这就是初期的电子出版物。可以说,早期的电子出版物就是在传统印刷的环节——印前电子制作的过程中起源形成的,并与印前技术的推进保持着同步发展。

3.2 多种信息存储介质的出现使电子图书的出版传播成为可能

工业革命以来的二三百年,人类知识高速增长,纸本书籍数量激增。书籍的储存空间、耐久保存、快捷检索随之成为丞待解决的问题。多种信息记录、储存材料的运用势在必然,它们为图书提供了纸张以外的介质形式,推动了信息保存、出版形态的多元发展。先后出现的新的信息存储介质有磁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介质。

磁存储器主要包括磁带、硬磁盘、软磁盘。1952年,磁带存储器出现,磁带是最早用于图书资料储存和检索的可机读载体。1956年出现的硬磁盘存储器具有磁带所没有的随机存储检索方式,成为了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系统的必须配置,因之也成为了个人电脑时代最重要的信息存储介质。但是,由于硬盘不具有便携性,硬盘本身不能成为面向大众市场发行的独立的电子图书载体。软磁盘轻巧便携,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被用于封装型电子期刊、少数纯文本书籍的出版发行。

光盘技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发的激光信息存储技术,最初用于录制音乐和视频。20世纪80年代以后,光盘被用于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大容量电子图书(如百科全书、工具词典)的储存和出版。20世纪90年代以后,光盘一度是发展最成熟的纸质以外的出版物载体,主要用于出版、发行多媒体光盘为主的广义的电子图书出版物。半导体介质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这一局面。

半导体存储器的历史和计算机系统一样长,一直以来它主要用于计算机内存。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半导体移动存储卡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而同步快速升温。它被俗称为闪存卡,广泛应用于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数字录音器、数字音乐播放器、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的记忆存储,当然也成为了手持电子阅读器的存储介质。

2000年以后,不同厂商的种类繁多的半导体存储卡逐渐统一了生产规格,其存储容量也开始飞速上升。半导体存储卡体积极小、耗电量低、工作时没有任何机械运动,它作为移动智能设备、手持阅读器的信息存储中枢,成为现在以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电子图书的主要载体。

3.3 集合了多种介质单元的网络介质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电子图书的未来形态

网络是一种集群性介质,它的介质单元可以是联网硬盘,可以是联网的半导体芯片卡,也可以是不同记录介质的互联体;它具有多重功能、多种身份,它不仅仅是存储介质,也是传播介质,是多元信息的复合通道。

1991年,基于超文本概念、可以提供多媒体服务的WWW浏览器出现。以此为开端,现代互联网的模式形成,全球联网主机开始了爆发式增长,国际互联网迅速发展为继纸质媒体、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存储在远端硬盘上的图书可以被PC端下载阅读,图书作者也可以在网络上自助发表作品,网络出版平台竞相开发。从这时起,纸质图书消失论就四处蔓延。事实证明,建立在PC互联网平台上的固定网络出版模式,以及不可便携的PC版电子图书的发展其实是没有前途的。

近10年,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和Kindle这类手持阅读器的成熟,以及它们与移动网络技术的联手,才真正开启了电子图书的未来。具有相对阅读舒适性、可便携、可方便通过有足够带宽的移动网络下载或访问内容端——符合人本阅读需要的电子图书形态才基本建立起来。

3.4 电子图书的形态和传播方式还远没有定型

如果说,电子排版解决了信息符号的电子化,那么新的介质则为电子化信息提供了存储和传播载体。电子信息被负载于电子介质中,便产生了不同介质形态的电子图书。磁介质推生了磁盘型电子图书,光介质推生了光盘型电子图书,网络介质催生了网络电子图书,半导体介质则为移动阅读器提供了条件。介质技术和与之相捆绑的信息负载技术一步步地递进着电子图书的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几种电子书阅读器以及电子书发行模式都消亡了,当前发展得比较成功的Kindle电子书也受到其他多功能移动智能设备的挑战。电子图书的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变化还远远没有定型,我们要等待技术突飞猛进与人本需要二者之间达至完美平衡。

4 结论

影响书籍发展的媒介技术有两条线索——载体材料和信息负载技术。图书的载体材料由自然物质发展到人造纤维、电子介质,图书的承载手段由人工抄写发展到机械印刷、电子负载。它们推动着图书形态从笨重材质到纸张、从手抄纸质到印刷纸质的更迭。

电子图书在充分的历史积累后最终适时出现,电子图书的发展沿着同样的技术主线,但现代科技的复杂使它们显得更加多元和交错。电子图书仍然是图书传播系统的一部分,无论历史演变线索还是现有媒介形态,电子图书都与传统图书不可分割。我们对新的电子图书形态的考察,要放到图书媒介发展变化的历史系统中进行。

虽然图书传播的历史紧紧围绕着图书媒介形态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化,但这种进化不是孤立的,图书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图书传播的发展受相应社会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制约和影响。图书媒介技术的进步来源于总的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一定媒介技术的发明和改造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同时折射出相应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因此,我们不能陷入唯技术至上论,新的图书形态、新的图书传播方式必然是技术与人本需要、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肖东发.中国编辑出版史(上)[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

[3]林穗芳.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物:概念、起源和早期发展[C]//中国编辑研究编委会.中国编辑研究2006.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61-433.

相关热词搜索: 媒介 演变 形态 传播 图书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