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3篇)

发布时间: 2024-02-19 11:00:07 浏览:

篇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学徒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学前教育

  二、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幼儿园员工

  三、学制、学历

  基本学制3年,学历中专

  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论证及专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行业现状与人才需求

  1、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幼儿教师需求量加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之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如上海近两年每年幼儿教师缺口1600多人,吉林省在各级学校师资短缺现象中幼儿教师短缺尤为突出。德惠市近三年来新增幼儿园9所,幼儿教师缺口很大。

  2、早教事业方兴未艾,早期教育人才奇缺

  早期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据最新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其中城市0—3岁的孩子数量为1090万人。“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在最初阶段”、“教育从0岁开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0—3岁段幼儿的智能开发,是目前幼教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

  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纷纷成立,但一些中等城市及县级市早期教育机构较少甚至没有。所需早教人员的数额庞大,而通晓此年龄段幼儿心理的教师却很少,并且目前还没有专门培养早教人才的大专院校,这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

  尽管几年来全国幼儿教育获得了发展,儿童入园率达40.75%,但仍与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55%,有一定的差距。德惠教育局计划2016年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75%,幼儿教师严重短缺。

  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而这个差距就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和人生舞台。从就业形势来看,学前教育人才奇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将是就业的热门专业之一。总之,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幼儿教育专业市场前景广阔。

  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经过调研了解到,各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意识强、技能高、基础理论知识较系统等特点,正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中国从2005年开始迎来第四波婴儿潮,其中0-3岁婴幼儿高达7000万左右。根据国家卫计委最新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在2013年底

  国家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以后,全国约有70%到80%,即约9000万育龄夫妻,有生育两个孩子的意愿和计划。联合国测算,2020年中国婴幼儿数量将达到峰值,即2.61亿左右。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稳定且持续增长的出生率,直接促使婴幼儿商品消费、教育消费、娱乐消费、医疗卫生等产业规模达到14305亿元。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敬业乐教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全面胜任各级各类幼儿园及早期教育机构的学前教育、教学、保育、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技能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六、培养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树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2.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的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3.具备观察、理解幼儿的能力,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分析、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胜任学前教育、教学、保育、管理等工作;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掌握计算机操作及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的技能;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观点、艺术欣赏和表现能力。

  七、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采取“校企双制,工学合一,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是新生入校第一学期,重点在学生人文、思想素养和基础素质的培养;第二阶段是第二、三学期,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文化,重点是学生专业基础、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第三阶段是第四、五学期,“学中做,做中学”,学生进入企业以协刚锻炼的形式进行一个循环的轮岗,身份是学生,在企业师傅指导下,完成岗位综合能力的学习并积累岗位工作经验;第四阶段是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企业进行绩效考核,形成专业综合能力,最终完成身份上从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逐步转化。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

  1、根据学前教育实际需要,科学设置课程。在按高校教学大纲规定开满课程的同时,增设了很多符合学前教育实际的特色课程。在掌握“一话、三字、九会、九能力”传统教师基本功上进一步拓展深化,培养出更多基本功扎实、多才多艺的新型学前教育教师。

  课

  程

  类

  别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方向

  教师教育课程

  课外实践环节

  必修课

  必修课

  选修课

  必修课

  教育实习

  德育评价

  总

  计

  学

  分

  6102013.58158.513.5936小

  计

  2、学生修读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58.5学分,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九、课程设置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22224441810104423714444444432444411443672725761441441363402042041361363685142972727272727222822211722228222282222总学时

  3636363672722422221172222222822242222442224222224222221122221124222211122118周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通

  识

  课

  程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体育

  语文(阅读写作)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师口语与教师礼仪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书法

  合计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专

  业

  技

  能

  课

  程

  心理学基础

  教育学基础

  幼儿心理学

  幼儿教育学

  幼儿卫生学

  幼儿园课程

  幼儿文学(儿童故事)

  音乐基础

  美术基础

  合计

  钢琴

  声乐

  视唱

  弹唱

  舞蹈

  幼儿园手工制作

  22345618周

  18周

  18周

  18周

  22218周

  222221114专

  业

  选

  修

  课

  程

  备注: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活动设计

  幼儿游戏活动

  合计

  幼儿园课件制作

  幼儿英语

  幼儿体操

  儿童艺术作品欣赏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0-3岁婴幼儿营养与保健

  0-3岁婴幼儿心理与教育

  幼儿园保教一日活动

  合计

  实习实训

  218222444442636366127272720727272725762一周

  226一周

  10222222214一周

  10222210一周

  4224一周

  一周

  2424(1).?????学生教育见习每学期一周。

  (2).?????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特色课。

  (3).?????选修课可以选4门。

  (4).18课时为1学分,实习实训36课时为1学分

  、十、教学活动要求

  1、理论教学活动包括:学校“双师型”教师、聘请的企业专家和优秀幼儿园教师对学生进行室内理论授课和在现场进行的专业技术理论授课。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2、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管理主体是企业,教学主体是“师傅”,学校委派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在企业中兼职,进行教学组织,并做好协调、沟通工作。

  3、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专业技术考核,由企业和学校协同完成。考核按企业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工作表现鉴定、阶段性实践学习总结、答辩等形式综合评价其专业知识技能、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以及工作能力等。

  4、创新学生学业考试与评价体系。实训、教学过程管理根据学生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

  德惠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德惠市幼儿园

  剑桥幼儿园

  常青藤幼儿园

  茗笙幼儿园

  爱童幼儿园

  百卓幼儿园

  子艺幼儿园

  芯蕾幼儿园

  君华幼儿园

  2016年9月

篇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培养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擅长教学,又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他们不仅熟悉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还熟悉职业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和技能需求,能够根据学生的职业定位和实际培训需求,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具体而言,中职学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双师型”教师:

  一、加强教师教育和实践培训。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理论知识培训、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等。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界人士到学校开展实践培训,以便让教师深入了解职业技能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中职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科学设置课程,课程必须与职业产业需求相匹配。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应采用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如在线教育、实践教学、场外教育等,从而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三、深入实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中职学校奉行“行动上的力量”,学校可以引导教师团队到学校附近技能集聚区参观调研,深入了解软硬件建设情况和业务训练情况。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进一步增强教师对职业技能的了解和观察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团队建设和交流合作。中职学校应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团队。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关键。中职学校应当抓住机遇,积极探索符合学徒制理念的教育模式和教师培养方式,鼓励教师团队深入实践,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拓展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篇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学前教育从业人员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能胜任学前教育相关工作。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技能培养不够等,因此需要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在此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引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创新,培养其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以此加速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我们将“现代学徒制”的理念贯穿于专业课程之中,实现课堂与实践的融合。具体措施包括:

  一、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展。通过课程内容的细化和实践案例的编排,将专业课程串起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实践案例的学习,能够在实际中领会理论,进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开展校外实习。学生在进行校外实习时,将接触到更多真实的学前教育工作场景,从中提高自己的从业能力。实习期间,学生与实践教师、实践指导员以及企业企业导师保持密切的交流,不仅能够学到实践经验,还能够结交更多的同行,在未来的就业中能够有所帮助和支持。

  三、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包括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文化体验等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培养从业素质,加强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能够体验到更多的行业现状和趋势,有利于自我提升和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逐步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以实践为重”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不仅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还能够推动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总结来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既强化了学科知识的传授,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力和职业素养。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教育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为优秀教育资源和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 学前教育 学徒 中职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