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转移因子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4-16 09:37:48 浏览:

摘要: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口服液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和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间疗效。结果 治疗组咳嗽缓解、肺部体征消失、影像学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未见复发,对照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8.33%。结论 转移因子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有效缩短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缩短肺炎支原体肺炎疗程、提高治愈率、减低复发率。

关键词: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转移因子;小儿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感染率近年来明显升高,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由MP感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常年均可发病,常见于5~15岁儿童,近年来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1],其发病机制除了病原体直接侵害外,还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合理的治疗可以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本文通过2012年01月01日~2013年9月30日我院诊治为MPP96例患儿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01月01日~2013年9月30日我院收治符合MPP临床诊断标准[2]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两组均为48例,

1.2 排除标准 ①无肝脏疾病、严重并发症、及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史;②入院前1w未用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③近1月未使用糖皮质激素。

1.3入选标准 ①刺激性干咳;②胸部x线片或CT显示肺炎;③以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胶体金法,康华生物有限公司试剂)诊断MP感染;④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抗感染治疗无效。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影像学改变及病程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4 方法 对照组在雾化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针(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10 mg/(kg·d)静脉滴注,连续用5 d,停4d后改为阿奇霉素口服(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服3d停4d,共2w。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沈阳1d,≥3岁为10 mL/次,<3岁为5 mL/次,2次/d)口服2w为1疗程。出院2w后随访,随访2月。

1.5 疗效观察指标 在治疗的同时,观察患儿咳嗽缓解、肺部体征消失、影像学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1.6统计方法 选择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一般资料中计量资料和治疗后主要临床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一般资料中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要临床症状及胸片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组咳嗽缓解、肺部体征消失、X线胸片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复发观察 上述病例随访2月,治疗组未见复发,对照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8.33%。

3 讨论

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本病常年可发生,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MPP,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并易复发。

MP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倾向于两方面,首先为直接损伤,再次为免疫损伤,目前更倾向于免疫机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起重要作用,现研究证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者共同参与了MP的发病过程,其中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尤其是大量细胞因子的释放,在MPP的临床发展及病理学改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有研究[4]认为MP感染后可破坏正常T淋巴细胞的比例。MPP患儿CD3、CD4细胞可明显下降,而CD4/CD8细胞比例明显降低[5]。MPP患儿体内承受的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辅助性T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导致患儿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继而造成机体组织的损伤。转移因子可通过供体的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信息转移给受体来增强对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对细胞免疫的调节表现增强性和抑制性的双重调节作用。有研究显示转移因子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6]。根据MP的微生物学特性,应选用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理想的药物。抗MP药物主张用2~4w,重症则4~6w。本研究中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雾化止咳化痰或平喘的同时加用转移因子口服液对MPP患儿进行治疗,2w的疗程结束后,96例均治愈或好转。本研究显示治疗组在影像学恢复、肺部体征消失及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较显著P<0.05),且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随访2月后对照组有2例(4.16%)复发,治疗组无复发。本研究显示转移因子口服液应用在MPP的治疗中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这表明在MPP得到有力控制的同时,因为转移因子口服液的应用,机体的免疫力得到提高,免疫紊乱得到纠正,从而缩短病程和降低复发率,对照组因为MP的感染使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和免疫功能失衡,导致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容易复发。

综上所述, MP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转移因子可以有效调节MPP患儿的免疫功能,减轻免疫紊乱对肺部组织的损害,使用大环内酯类抗MP的同时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辅助治疗,可以缩短MPP疗程、提高治愈率、减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王秀丽,饶晓红,刘进生等,121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J].安徽药.2011,15(04),448-450.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2:1204一1205.

[3] 孙立锋,鞠云飞,陈星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清Thl/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0,50(49):49-50.

[4] 郑晓莉 ,薛丽华. 肺炎患儿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细胞免疫指标变化及意义[J]. 临床儿科杂志 2013, 31( 01),22-25.

[5] 邓永超,莫丽亚,陈艳萍等.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动态变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02), 132-135.

[6] 郑君英.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 23(04), 862-863.

编辑/王海静

相关热词搜索: 肺炎 支原体 因子 小儿 临床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