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的巴氏染色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3-05 10:06:46 浏览:

zoޛ)j首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的涂片制作及巴氏染色过程,出现的影响涂片质量的因素。方法 对1742例甲状腺FNA涂片,采用巴氏染色法染色后镜下观察结果。结果 镜下可观察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核和胞浆均呈蓝绿色,易区分。细胞核毛玻璃结构,核沟、核内包涵体等可见。结论 甲状腺FNA涂片涂片后一定要及时固定,否则易肿胀变形,不易诊断。染色时需准确把握苏木素染色时间,盐酸酒精分化时间,才能使染色后胞核与胞浆着色分明,易区分。涂片固定时间过久、盐酸酒精浓度过低,穿刺时出血较多、涂片过厚等都会影响红细胞着色。

关键词:甲状腺FNA;细胞学涂片;巴氏染色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9-0176-02

甲状腺FNA,是一种安全、快速的检查手段,对于患者的创伤小,且对甲状腺疾病性质的诊断准确性高[1-2]。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US-FNA),还可对微小结节进行穿刺[3],有助于病变的早期发现、合理治疗。而对甲状腺疾病的明确诊断需要依靠病理学,因此,提高甲状腺FNA涂片的质量,对于甲状腺疾病性质的诊断至关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本科室甲状腺FNA行细胞学检查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共有1742例被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需进行甲状腺FNA病例;患者及家属同意或要求行甲状腺FNA细胞学检查。男性408例,女性1334例;年龄14~84岁。

1.2 方法

1.2.1 甲状腺FNA细针穿刺涂片经B超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对穿刺出的组织进行抹片。组织尽量涂抹均匀,然后将涂片放入95%酒精中固定30 min。

1.2.2 巴氏染色先将涂片浸入75%的酒精溶液1 s左右,水洗后用苏木素染液染色3~5 min,再放入1.5%的盐酸酒精溶液中5~10 s,经水洗,再依次过75%、95%的酒精溶液约10 s,然后放入EA/OG溶液中3~5 min,染色后依次过95%的酒精溶液和无水酒精,最后浸入二甲苯溶液,湿封后镜检。

2结果

甲状腺FNA细胞学涂片,经巴氏染色后镜下观察。可见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核呈蓝绿色,胞浆呈蓝绿色。胶质成红色或蓝绿色,红细胞呈淡蓝色或淡粉色,见图1。

经统计195例甲状腺细胞学涂片镜下观察到滤泡上皮成分较少。其中164例无法准确诊断,需进一步检查。22例诊断为甲状腺囊性变,3例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性变,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嗜酸性变。滤泡上皮成分少可能与甲状腺结节小,结节本身病变性质有关。在染色过程中,有少数涂片出现脱片现象,通常出现在胶质结节中。可能是由于穿刺出的胶质多,抹片时胶质较厚而引起的。

在巴氏染色过程中发现:涂片固定时间过久,如超过72 h;或使用浓度过低的盐酸酒精溶液分化,会出现红细胞着色明显,见图2。这些红细胞会遮挡所需观察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进而影响诊断。苏木素染色时间太短,胞浆和核不易区分;染色时间过长,胞核着色深,无法观察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通过盐酸酒精的分化,可有效分化胞核苏木素着色,淡化涂片中EA/OG液对红细胞着色。

3讨论

甲状腺FNAC是细胞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诊断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4]。一些微小乳头状癌病例,由于术后大体标本取材未取到穿刺时相应的部位,而导致其诊断结果与细胞学结果不符。通常,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甲状腺疾病的性质,而甲状腺FNAC对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敏感度[5]。但是,甲状腺FNAC对于滤泡性肿瘤良恶性无法鉴别。故影像学检查结合病理诊断,可以更有效、准确地确定甲状腺疾病的性质[6]。

在所有甲状腺FNA涂片中,有195例甲状腺细胞学涂片中滤泡上皮细胞含量较少,其中的164例无法诊断。这与操作者的穿刺技术,以及结节的大小、位置等因素有关[7]。手无法触及的微小结节,经超声引导下可准确定位。一些出血皱缩的甲状腺结节,穿刺出的组织量相对较少,也会出现细胞涂片中滤泡上皮成分较少的情况。

此外,有63例涂片镜下可见血性成分,其中45例滤泡上皮成分少,无法明确诊断,仅8例为甲状腺出血囊性变,镜下可见组织细胞。对于无法明确诊断的病例,我们不能排除血液成分遮挡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而导致观察到的细胞量较少。抑或穿刺时出血而影响了穿刺出的细胞量。经过巴氏染色,绝大部分的红细胞在盐酸酒精溶液的影响下,着色较淡。但出血囊性变的结节,或者结节周围血供较丰富时,穿刺时易引起出血。当穿刺的血液成分过多,涂片较厚时,盐酸酒精溶液对红细胞着色的淡化不明显。

染色时,苏木素染色一般3~5 min,染色后的核浆易区分,且毛玻璃结构、核沟、核内假包涵体明显可见。若苏木素染色时间过短,胞核和胞浆着色浅,不易区分;染色时间过久,核深染,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等病理特征不易观察。经1%~1.5%的盐酸酒精溶液作用后,红细胞着色淡。但血液成分较多且涂片较厚,固定過久或者使用浓度较低的盐酸酒精染色,红细胞均正常着色,淡化不明显。因此,穿刺后的涂片一定要及时固定,但不能固定时间过久。一般来说,经95%酒精溶液固定半个小时后即可进行巴氏染色,固定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8 h。染色时宜用1%~1.5%浓度的盐酸酒精溶液,一般需分化5~10 s。盐酸酒精浓度过高,引起所有细胞损伤。

总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穿刺的规范及准确操作,细胞涂片后的及时固定,巴氏染色时苏木素染色时间及盐酸酒精溶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在制片时,要及时固定、准确把握苏木素染色时间和盐酸酒精溶液分化时间,以平衡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核与胞浆的着色,有效地提高涂片制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腾,朱强,石文媛,等.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国耳鼻喉头颈外科,2015(10):507-509.

[2]陈娅娅,严赟,司徒明珠,等. 超声引导下负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J]. 现代实用医学,2015(9):1232-1234.

[3]周伟,倪晓枫,叶廷军,等.超声引导下小于5mm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与超声评估的应用价值[J].2014(1):7-10.

[4]陈茂胜.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J].2016,10(18):1065-1067.

[5]韦明.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0):84-84.

[6]严佳梅,黄品同,游向东,等.超声造影结合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23(3):222-226.

[7]邬宏恂,张冰洁,臧亚萍,等.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无法诊断结果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8):523-526.

编辑/李桦

相关热词搜索: 涂片 细胞学 穿刺 甲状腺 染色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