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深化“体教结合”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

发布时间: 2022-03-14 10:03:20 浏览: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对运动员文化教育重视不足,训练与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体育系统教育管理水平低,教育资源薄弱,基础教育缺失,后续教育难以补救等问题。“体教结合”的结构包括3个层次,即: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机制结合;体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的结合;运动员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蛄合。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由基础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组成。新体系强调“体教姑合”,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相匹配。

关键词:体教结合;运动员;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09)02-0129-05 文献标志码:A

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为民族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也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体育热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问题一直未得到系统、全面的解决。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社会也非常关注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维护运动员切身利益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考虑,结合我国体育,教育系统运动员培养的实际,构建我国运动员“体教结合”文化教育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建国以来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我国运动员“体教结合”文化教育新体系的构建及实现策略等内容。旨在为奥运后我国运动员培养工作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会议研讨等方法。查阅了1979~2008年以来有关运动员培养、“体教结合”等方面的文献。2007年7~8月,受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和教育部体卫艺司委托进行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和“业余体校运动员‘体教结合’现状”的调研,2008年7月26日~8月10日,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内蒙和辽宁召开的体育运动学校“体教结合”工作研讨会。通过与各地体育局分管领导、体育运动学校校长、文化课教师、管理人员、运动员座谈,较全面地了解了目前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情况,并于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期间,对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11所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教育部体卫艺司的支持下,于2008年8月24~26日召集全国40多所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体育部主任,在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了为期2d的专题研讨会;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 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我国运动员的三级培养体系和文化教育体系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人民军队体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苏联模式,逐渐建立起了中国的竞技体育训练体制,即由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重点业余体校和省级、国家级常设运动队构成的训练体制。

1955年原国家体委公布了《青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和《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仿照苏联模式建立了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为了使业余体校走人规范化轨道,1964年原国家体委颁发了《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试行工作条例(草案)》,根据《条例》的要求和精神,各级体委、体育场、国防体育俱乐部、少年宫、少年之家和条件较好的学校、厂矿开始大批举办业余体校;1965年全国体工会议提出:要采取多种业余训练形式,大力抓好业余训练工作,“广泛建立基层的运动队、代表队、训练点,办好重点青少年业余体校、中心青少年业余体校”。到1965年,全国已逐渐形成了一个从基层单位业余体校,到重点业余体校、中心业余体校和专业运动队的,有广泛的普及面、层层衔接的运动员三级培养网络和体系。这种培养体系从小把有体育特长的儿童挑选出来,送入体育学校集中进行体育训练,然后根据运动训练成绩,层层选拔、淘汰,直至选人国家队。

历史地看,这种体制在新中国的形成和发展有它的必然性,首先是计划经济体制对体育体制的必然选择;其次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竞技体育超前发展,政府运用计划手段直接配置体育资源以确保在短时间内实现局部突破的必然选择。

在该体制下我国的竞技体育迅速崛起、在国际体坛上振国威,使中国人扬眉吐气,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与形象的提升、民族精神的振奋、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等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该体制下的运动员培养基本脱离教育系统,培育出来的一批批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的质疑。改革开放后,原有训练体制越来越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引发了“体教结合”的提出。此后,运动员文化教育虽有所加强,但由于原体制下的运动员培养几乎完全独立于教育系统之外,存在体制性缺陷,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变。

2.2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

多年来,由于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主要以体育系统为主,体育系统虽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失始终没有能够得到真正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2.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

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从管理主体来看,目前有2种情况:一是体育部门管;二是两家共管。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主要依附在训练实体之中,体育总局教育职能部门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制定运动员教育的宏观管理政策,提出原则要求,并督促检查。各省、市体育局按总局的要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政策,并组织实施。各省市体育局的各级各类教学单位负责教学的具体实施。体育总局机构改革后,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相继成立,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主要依附在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但因受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二元目标”特点的影响,形成了训练竞赛部门以运动成绩为中心和文化教育部门以文化教育为中心的不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致使不同目标之间的不协调、甚至不相容。当“二元目标”发生冲突时,体育管理部门追求运动成绩的主目标必然要占优势,这种体制上的“盲点”是无法消除的。

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主要依附在体育系统,由于体育和教育系统未建立相互支持、协调的结合机制,当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障时,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监督和保障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导致文化教育组织管理松散,运动员文化缺失状况越来越严重。

2.2.2对运动员文化教育重视不足,训练与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

运动员训练和学习之间的矛盾焦点在于对时间资源的争夺。由于体育系统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各省、市、区的全运战略目标的压力下,为了确保争金夺冠,运动员参加训练的时间越来越长,有的项目训练时间竟达8h以上。由于没有基本的时间保证,加强文化教育则成了一句空话。另一方面,有些运动队运动员文化教育仍沿袭着普通学校教育形式,相同的寒暑假、同样的学年制和教学方法等,致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2.3体育系统教育管理水平较低,教育资源薄弱

体育系统毕竟不是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没有专业的文化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此外,由于受重视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体育系统内的教育资源,从总体上看仍然比较薄弱,人力、物力、财力长期投入不足,教育资金缺口较大、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较为陈旧、师资力量薄弱,文化课教师待遇低且难以得到进修提高,有的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几乎全部聘用退休人员担,导致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较低,使得体育系统内自办教育文凭的知识“含金量”不高。

2.2.4基础教育缺失,后续教育难以补救

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薄弱的问题,除了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运动员6~7岁就开始训练,从小脱离正规的小学教育,中学阶段跟不上,上课听不懂。学无成效等又进一步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退出学习。在小龄专门化项目中尤为突出,例如:体操、跳水、乒乓等项目。运动员进队时的年龄都很小,有的8~9岁已进入专业队。有些运动队教育机构不健全,完成不了运动员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只能实行就近学校跟班学习。这种学习往往受训练竞赛的影响,难以保证必需的学习时间,“挂名”的现象十分严重。对此,体育系统没有保障措施,教育系统对这些学生也没有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学好学差都允许毕业,普九教育未能真正落到实处。由于基础没打好,后继的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关注,自高考制度恢复后,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试现象”已发展到了极点,超长时间的学习安排没有给特长学生留下发展的时间(许多国家的中小学下午3点半以后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时间),不堪重负的课业负担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发展,所有有特长的学生都难以在“应试教育”中合理地挤出时间发展特长,不仅仅体育类特长生存在这种情况,音乐、舞蹈、美术类特长学生也都是如此。可以说,“应试教育”是导致特长学生与普通学生文化学习差距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运动员是竞技场上的主力军,退役后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社会发展对他们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用人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人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失给社会、体育和个人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侵犯了运动员受教育的权利,影响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2)影响社会稳定,给社会就业带来压力;3)违背了现代运动训练规律,影响了运动训练效率;4)萎缩了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5)多年恶性循环,影响体育专业人才群体的综合素质。

3 运动员“体教结合”文化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3.1“体教蛄合”的提出

我国“体教结合”的渊源很长,自从我国50~60年代形成了“金字塔”型三级运动训练体制,运动员培养逐步脱离教育系统以来,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对“体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只是不同时期体教结合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因而对“体教结合”追求的迫切性也不同。前30年,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较弱,民众对金牌的期望值不高,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运动员的压力不像现在这么大。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应试现象”尚未出现,学训矛盾尚不尖锐,“体教结合”问题不凸显。我们只能把“体教结合”探索与实践的前30年称之为“萌动期”。

改革开放后,原有训练体制的弊端越来越凸显,越来越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引发了“体教结合”的正式提出。“体教结合”的正式提出源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1)1979年体育院校开始创办教、科、训“三结合”的竞技体校;2)1983国家教委、教育部正式颁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试行办法》,体育、教育两家开始试办体育传统校;3)1985年原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在山东省掖县联合召开“全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讨论、确定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1986~2000年)》;4)1987年4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全国51所招收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试点院校。至此,“体教结合”被正式提出。随后,有关“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研究大量出现,1979~2008年正式发表的有关“体教结合”的论文2553篇,有关“教体结合”的论文449篇,最早的论文是《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刊登的。对北京田径项目发展与对策研究”一文。

“体教结合”正式提出至今已有30年了,这个时期暴露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代价高,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等难以克服的深层矛盾,催生着“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出现。旧培养模式在运行中感觉到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认识到“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遇到重重困难后,为了减少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和个体代价,必须完善的结果。同时,社会各界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质疑和对学校竞技体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有关部门对完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重视。有学者把这30年称之为“矛盾期”有一定道理,但本研究认为,这个时期更像“改革探索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随着奥运明星社会影响的提高和人们对体育了解的加深,中国人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更加关注,也是政府体育政策、体制变化的转折点,亚洲的日本、韩国已有先例,胡锦涛同志在奥运会、残奥会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已有明确指示;“要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要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目前,正是我国调整体育机制和政策,真正解决“体教结合”问题的适宜时机。本研究认为今后这段时间才是真正的“体教结合”的“全面改革期”。

3.2“体教结合”的基本结构、任务与目标

3.2.1“体教结合”的结构和任务

“体教结合”是指体育和教育系统以共同的目标为导向,实行多层面的结合。“体教结合”的运行结构分为3个层面。

1)在宏观(政府)机制层面,“体教结合”指体育和教育两大行政部门的机制结合。这个层面结合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两大部门“体教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如合作组织的建立,合作职责的明确,宏观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两家的协调配合等。2)在中观(学校)执行层面,“体教结合”指体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的结合。这个层面结合的主要任务是让归属于不同系统的体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在“体教结合”方面实现实质性结合,这个层面的结合主要涉及2类学校的合作模式、运行机制、资源整合方式等。3)在微观(领域)内容层面,“体教结合”指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结合。这个层面结合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既遵循运动训练竞赛规律,又遵循教育规律的运动员培养模式。这个层面的结合主要涉及符合运动员特点的教育标准、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符合教育规律的训练管理制度训练形式、训练方法、竞赛制度的研究。

3.2.2“体教结合”的目标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目标决定事务的发展方向。“体教结合”运动员培养体系的目标包含着政府、社会和个人3层期望,应从政府、社会和个人角度来定义,应是我们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期望的成果。运动员“体教结合”培养体系的目标决定该培养体系的发展方向。根据政府、社会和个人对“体教结合”的期望,“体教结合”培养体系的目标可以分解为4个:1)解决我国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保证运动员全面均衡发展;2)优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保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3)发挥体育后备人才的榜样作用,带动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4)增强学校的竞技体育功能,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3.3“体教结合”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原则

3.3.1科学性原则

在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历史上。由于多种原因,竞技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始终是一个难题。因此。对竞技体育规律与教育规律的认识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对于二者怎么样结合?怎么样能结合更好?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深入不够,研究不多。尤其在我国具有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和教育管理体制下,使竞技体育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成为相辅相承的一个整体中的2个事物,这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科学的认识、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原则。所以,在构建我国运动员“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时,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事物本质进行深刻认识和分析,按竞技体育与文化教育的规律,对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和改革。科学性原则还要求,在构建运动员“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时,选择的方向、设定的目标、寻求发展的道路、制定发展的策略均要坚持科学性原则。

3.3.2育人原则

育人原则是构建“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重要原则“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既涉及运动员学生的教育,也涉及普通学生的教育。体育对于普通学生个体能“强筋骨”“增知识”“强意志”,对于国家则能造就身体强健、精神刚毅的国民。由此看来,体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进个人健康,而是要把体育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北京奥运会后,我们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国民素质的总体提高,强健国民体魄,振奋国民精神。而对于我们来说,体教结合是学校特色办学的载体。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的同时,发挥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榜样作用,带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力推动国家“阳光体育”的发展,全面培养青少年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习惯,真正把学校建成为阳光体育的推动机。

运动员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竞技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在当前以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下,如果运动员只具备优良的运动技术而无良好的文化水准,运动员的成材机率就少,社会效益就不高,运动员自身会感到含金量不足,这种局面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坚定不移地推进“体教结合”,才能较好地解决“学”与“训”的矛盾,使运动员成为既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又有一定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如何培养出具有文化底蕴的体育后备人才?那就要遵循“有救无类”的教育原则。我们不能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把从事体育的学生分离出来脱离教育,也不能只为适应他们薄弱的基础,对他们的教育进行简单化处理,敷衍了事。

3.3.3可行性原则

构建我国运动员“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时,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定,要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特色和实际而定。既要继承历史的合理成分,又要扬弃陈旧的观念和做法;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构建运动员“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脱离现实情况,不能超越现实情况,而是要在科学分析发展形势和趋势下,作出可行的决策和选择。要根据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文化教育需求、文化教育现状和社会、经济环境,制订发展我国运动员“体教结合”的规划和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探索和开发新的、实用有效的解决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方案;另一方面,也要着眼竞技体育和教育未来的发展需求和趋势,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创新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以适应国际和我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3.3.4协调性原则

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涉及竞技体育和教育的范畴,从管理部门看,牵涉的部门更多一些,更广泛一些。有的是竞技体育部门的事,有的是竞技体育教育部门的事,有的是教育部门竞技体育的事等等。如何处理好各部门、各区域、各层次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就要遵循协调性原则。不能因过分强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而影响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影响为国争光目标的实现;也不能因过分突出竞技体育而忽略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影响受教育的程度。这就需要协调来自各方面的矛盾,尽可能使运动员在保持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文化教育,为提高其自身素质、提高运动训练水平、解决将来退役后的出路而服务。只有了解、认识和处理好运动员文化教育这个系统各构成要素的情况下,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3.3.5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在构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时,要比较平稳渐进地向前发展,而不是热衷于追求发展的高速度,那样往往会导致因考虑不成熟、研究不彻底而使事物的发展反而更缓慢,甚至中断。因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其实是与我国竞技体育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相关联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发展和改革的速度不能超越竞技体育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发展,否则就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建立,要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制度的改革和方向,要顺应我国教育体制变革和发展,以适度、平稳渐进为原则。

3.4运动员“体教结合”文化教育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体系即若干有关事物或思想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运动员“体教结合”文化教育体系即与运动员文化

教育有关的事物和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整体。新构建的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由基础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组成,新体系强调“体教结合”,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相匹配。

1)9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阶段),业余体校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普通中小学结合。①通过选材把好的苗子选出来,利用我国现有的2万多所体育项目传统校进行重点培养,既不影响他们的文化学习,又能保证有较好的运动训练。②少年儿童业余体校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普通中小学结合,解决少年儿童后备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问题,提高体育传统校的运动训练水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教育没耽误,运动技术也不低。这个阶段的文化教育主要以教育系统的教育为主。

2)高中和中专阶段,体育运动学校与重点中学结合。①体育运动学校与重点中学结合,使喜欢竞技运动的学生和有体育特长的学生都能在中学阶段拥有发展的机会,得到应有发展,在抓好文化学习的同时,提高竞技体育训练水平,提高运动成绩。②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拔把体育天赋高的学生选拔出来,送到条件更好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去训练和学习。这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也和当地的重点中学结合,在现有教育和体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加强改造,使其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

3)高等教育阶段,国家队和省市优秀运动队与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结合。①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和高等院校结合或合作办学。运动员在役或退役后可进入高等院校包括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和运动训练,进一步提高竞技水平,这个层次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最高水平。②国家队、省市优秀运动队与体育院校和高等院校结合。既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同时也促进高等院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实现,从教育角度来说,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生涯中能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连接,既满足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需求,也为解决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问题奠定了基础。

4 实现“体教结合”文化教育新体系的策略选择

4.1全面认识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发挥体育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奥运会残奥会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要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延伸北京奥运会对体育教育发展的综合、持久效应,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2)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促进运动员的身心全面发展,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运动员社会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做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既是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减少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4.2加强管理、明确职责,实现教育、体育部门的机制结合

1)加强管理,实现教育、体育部门的机制结合。在体制、机制层面上,“体教结合”指体育和教育两大系统的结合。“体教结合”模式组织建构的宗旨可归纳为:打破政府管理体制中的条块分割和行业各自为政,各级政府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体育和教育部门参与的“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体育、教育部门共同领导和管理的“体教结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体育、教育部门的机制结合,最终形成行政管理分工合作,结构功能相互依存、资源配置优势互补的良性机制。

2)明确体育、教育部门“体教结合”的工作职责。体育、教育部门要明确在“体教结合”工作中的职责,体育部门侧重运动训练、教练员配备和培训、运动成绩和参赛任务指标的完成等方面的工作,教育部门侧重教学管理、教师配备与培训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工作。建议逐步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全部纳入教育系统,体育运动学校(高中、中专)的训练、比赛管理工作以体育部门为主、文化教育工作以教育部门为主;高等教育阶段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以教育部门为主,体育部门为辅。

3)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有利于保证运动员的切身利益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助于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对于维护运动员切身利益和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学校的体育教育功能,发挥体育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后备人才,有利于增强学校的体育教育功能,发挥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榜样作用,带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发挥体育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广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4.3加强研究。加大投入,积极试点,切实实现3个屡面的结合

1)加强“体教结合”保障政策和措施研究。制订和修订有关保障运动员“体教结合”的宏观政策和措施,例如,体育传统项目和中学体育试点学校管理办法,各级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体育职业教育管理办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符合运动员特点的教育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体系,符合教育规律的运动训练制度、竞赛制度等。

2)加大经费投入,逐步改善学校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条件,为“体教结合”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和体育设施不足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逐步改善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条件,改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学体育试点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训练设施条件,增加运动训练、竞赛经费,提高教练待遇,为提高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水平,保证“体教结合”创造有利条件。

3)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切实做到3个层面的结合。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改革方案,再分别在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结合”发展模式,切实做到“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机制结合,体校和普通学校的有机结合,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科学结合”。

4.4加强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赛事。为运动员学习留出充裕时间

要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能以消耗大量时间作为运动训练的保证,而是要注重质量和效率,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教练员的科技素养和训练科技保障是关键。赛事安排要遵循教育规律,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要尽可能安排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只有提高训练效率效益,减少训练时间,合理安排赛事,才能为运动员文化学习留出更多的时间,使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两者之间能形成一个平衡。从而缓解学训矛盾。

4.5改变“应试现象”,缓解学训矛盾,为“体教结合”创造有利条件

自高考制度恢复后,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试现象”已发展到了极点,超长时间的学习安排没有给特长学生留下发展的时间(许多国家的中小学下午3点半以后不安排课,是学生俱乐部活动和个性化发展的时间)。不堪重负的课业负担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发展,所有有特长的学生都难以在“应试教育”中合理地挤出时间发展特长,不仅仅是体育类特长生这样,音乐、舞蹈、美术类特长学生也都是如此。可以说,“应试教育”,也是导致特长学生与普通学生文化学习差距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变“应试现象”,可以为体育后备人才和普通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也为“体教结合”创造有利条件。

4.6增强学校竞技体育功能,发挥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为“体教结合”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在普通学校实施运动员培养工作。增强学校的竞技体育功能,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结合起来,发挥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榜样作用,增强青少年的体育意识,带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广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教育 深化 运动员 构建 体系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