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云南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调查

发布时间: 2022-09-01 08:35:03 浏览:

摘 要:云南是少数民族大省,白、彝、傣、纳西四个民族在云南众多少数民族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分析这四个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对指导并提高其他少数民族女性就业质量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

自2001年国家施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并严格控制流失人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孩子获得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2009年国家又针对贫困地区实施减免高中学费和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补助国家助学金等政策,再加之高校扩招,使得更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本文就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自2014届——2017届我校毕业的这四个少数民族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发现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对后期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质量及创业意识引导有较为典型的参考价值。

一、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白、彝、傣、纳西族四个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我校2014届总毕业生数为2252人,女性少数民族毕业生数269人,其中白族80人、彝族80人、傣族9人、纳西族9人,共178人,占当年女性少数民族毕业生数65.8%。全校未就业总数24人,未就业女生6人,其中女性少数民族未就业3人,白1人、彝族2人,其所学专业都是国土资源管理。未就业率占女性少数民族人数的1.12%,占全校女性毕业生的0.34%。通过追踪了解,这3位同学在2015年已就业。当年学校就业率为98.93%;2015届总毕业生数为2202人,女性少数民族毕业生数252人,其中白族72人、彝族76人、傣族17人、纳西族11人,共176人,占当年女性少数民族毕业生数的52.98%。全校未就业学生总数23人,未就业女生3人,其中女性少数民族未就业1人,当年被调查少数民族女学生全部就业,就业率百分之百。学校年终就业率为98.96%;2016届总毕业生数为 2561人,女性少数民族毕业生数341人,其中白族104人、彝族111人、傣族20人、纳西族4人,共239人,占当年女性少数民族毕业生数的70.1%。全校未就业学生总数29人,未就业女生4人,其中女性少数民族未就业3人,被调查民族中未就业仅有彝族学生1人,未就业率占女性少数民族人数的0.12%,占全校女性毕业生的0.1%。学校最终就业率为98.87%;2017届总毕业生数为3106人,女性少数民族毕业生数386人,其中白族121人、彝族116人、傣族20人、纳西族10人,共267人,占当年女性少数民族毕业生的69.17%。全校未就业学生总数44人,未就业女生9人,其中女性少数民族未就业2人,被调查少数民族女性待就业仅有1位彝族学生,未就业率占女性少数民族人数的0.26%,占全校女性毕业生的0.08%。当年学校就业率为99.985%。

我校被调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率都高于学校当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有着正确的就业观和平和的就业心态。

二、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白、彝、傣、纳西族四个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一)专业对口情况

2014届被调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毕业总人数178人,专业不对口有12人,彝族6人,傣族1人,白族5人,专业不对口率占毕业生总数的0.53%。不对口专业主要集中在国土大类的国土资源管理、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地质信息技术、岩矿分析与鉴定技术、测绘工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水文与水资源,这些专业毕业后从事的专业对应岗位基本属于艰苦行业,对女性来说就业不占优势。

2015届被调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毕业总人数176人,专业不对口有22人,彝族8人,傣族4人,白族9人,纳西族1人。专业不对口率占毕业生总数的0.99%。不对口专业仍就集中在国土资源大类的专业中,其中国土资源管理9人,测绘工程技术、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岩矿分析与鉴定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共6人。

2016届被调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毕业总人数239人,专业不对口有28人,彝族15人,傣族4人,白族9人。专业不对口率占毕业生总数的1.09%。学生就读比较集中的专业为国土资源管理45人,宝玉石鉴定与营销30人,财务管理32人,工程造价31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10人,测绘工程技术10人,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10人。专业不对口主要集中在国土资源管理10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4人,工程造价6人。

2017届被调查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毕业总人数267人,专业不对口有67人,彝族24人,傣族6人,白族34人、纳西族3人。专业不对口率占毕业生总数的2.16%。就读人数较多的专业是安全技术管理24人,专业不对口有11人;国土资源管理27人,专业不对口有6人;宝玉石鑒定与营销31人,专业不对口仅有4人;财务管理24人,专业不对口有7人;工程造价23人,专业不对口有7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21人,专业不对口仅有3人。虽然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专业的女性学生不多仅有5人和6人,但就业质量并不高,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的全部转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有4人改行,且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大相径庭。

(二)专升本情况

2014届毕业生专升本总人数63人,少数民族15人,少数民族升本人数占全校升本人数的23.8%,其中白族、傣族各1人,彝族2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升本人数是当年我校少数民族升本人数的26.7%。升本专业主要是国土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宝玉石鉴定与营销;2015届毕业生专升本总人数88人,少数民族16人,少数民族升本人数占全校升本人数的18.2%,其中白族4人,彝族2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升本人数是当年我校少数民族升本人数的37.5 %。升本专业集中在国土资源管理、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水文与工程地质;2016届毕业生专升本总人数125人,少数民族29人,少数民族升本人数占全校升本人数的23.2%,白族、傣族各1人,彝2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升本人数占当年我校少数民族升本人数的13.8%。升本专业主要是财务管理、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首饰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2017届毕业生专升本总人数251人,少数民族67人,少数民族升本人数占全校升本人数的26.7%,其中白族4人,傣族2人,彝族8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升本人数是当年我校少数民族升本人数的20.9%。升本专业分别是国土资源管理5人、财务管理2人、工程造价3人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图形图像制作、建筑经济管理各1人。

(三)行业就业情况

被调查的少数民族2014届毕业生中就业大类属于采矿业的5人,建筑业7

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7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3人,信息传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人,制造业9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63人,房地产、教育、金融、卫生和社会工作等合计24人。

被调查的少数民族2015届毕业生,其就业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3人,批发和零售业33人,建筑业20人,信息传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人。其余行业如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教育、金融、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合计26人。

2016届毕业生,其就业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3人,批发和零售业60人,建筑业25人,信息传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人,住宿和餐饮业9人,农、林、牧、渔业6人,采矿业6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6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6人,制造业8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7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人,其余如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合计约17人。

2017届毕业生,其就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7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8人,建筑业50人,教育7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21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人,批发和零售业40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6人,信息传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6人,住宿和餐饮业13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9人,金融业6人,其余如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等合计29人。

(四)毕业生去向

2014届毕业生除升学和应征入伍的,省外就业126人,被调查少数民族省外就业4人,占全校省外就业人数的3.17%,占被调查少数民族的2.26%。留在昆明就业的有118人,占被调查少数民族的66.67%。

2015届毕业生除升学和应征入伍的,省外就业176人,被调查少数民族省外就业9人,占全校省外就业人数的5.11%,占被调查少数民族的5.11%。主要集中在留在昆明就业的有117人,占被调查少数民族的66.48%。

2016届毕业生除升学和应征入伍的,省外就业190人,被调查少数民族省外就业13人,占全校省外就业人数的6.84%,占被调查少数民族的5.44%,主要在福建、浙江两省。留在昆明就业的有143人,占被调查少数民族的59.8%。其余的基本回到州府或地区所在的城市就业、创业和备考公务员。

2017届毕业生除升学和应征入伍的,省外就业259人,被调查少数民族省外就业23人,占全校省外就业人数的8.88%,占被调查少数民族的8.61%,主要集中在广州、福建沿海城市、贵州、四川有个别。其余的全部省内就业,其中留在省会城市昆明的有119人,占被调查少数民族的44.57%。余下的学生基本回到生源地的就业或考公务员。

三、对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被调查学生的就业质量分析

(一)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

从被调查学生的专业分布可看出大部分学生前几年集中在珠宝玉石鉴定与营销、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及国土资源管理,14年新增专业后,这三个专业人数不减的前提下,工程造价与财务管理又称了被调查学生最捧的专业。由于学生选择专业的盲从性导致就业质量不高。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到很多学生对专业并不了解,多数是父母、亲戚、朋友或老师帮选的,再就是跟着同学选,认为是热门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至于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兴趣在哪里从不考虑。曾有学生没有绘画基本功,也不喜欢绘画却报考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还有的自己报的什么专业都是稀里糊涂的,有一个报了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他告述我们他喜欢测绘,我们问为什么不报自己喜欢的专业,老师帮报的。这些学生进入学校接触专业后变得更加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否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从事与专业对口的相关职业,不知道从何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以至于出现上課听不进,要就睡觉,要就玩手机,偶尔旷旷课。缺乏对生涯、学涯的规划,缺乏缺乏对自身的了解,造成选择专业时就出现问题,导致就业质量不高的结局。

(二)不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

国家政策是国家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风向标,不关心时事,不解读政策就不可能了解国家发展思路,更不可能领悟到国家发展所带动的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而行业、市场的需求恰恰是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指示灯。珠宝玉石鉴定与营销、国土资源管理是我校的王牌专业,从办学到2017届毕业生都可看出选择报考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不论是汉族还是民族,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居高不下,就业率没问题,但就业质量并不高。从国家出台保护矿产资源,禁止开采和售卖各种原生矿后,全国地质矿产行业都深受影响,很多单位找不到项目,职工只能领基本工资。这也就导致我校与此相关的专业学生很难就业,即便就业要就是转行,要就是专升本。不关心政策造成缺乏对市场的知悉,求学与就业脱节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三)人才培养方案未能凸显专业特色

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我校好几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基本在同类公司从事相同的工作,究其根源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相似,最后出现在校期间是不同专业的同学,毕业后是同事或同行的境况。不同专业竞争相同的岗位,无疑造成更大的就业竞争,女性,尤其是少数民族女性因自身原因如性格、心理因素、外形条件、沟通交流等在竞争中更不具优势,于是只能选择其他行业就业或通过专升本规避首次就业风险。

(四)学校缺少具有专业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师

学校的就业指导主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指导网站上发布一些就业信息、和用人单位对接举办一些专场招聘会等,这些都是共同层面的,很难对特殊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如性格偏激的学生、女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色群体的学生需要就业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具体的、专业的、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分析,这些属于常规性指导工作,但我们的就业指导教师因多方面的原因很难胜任,更别说我们再进行一些创新性的指导工作,如针对我校的特点,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在不适合女生就读的专业中对女性进行性格与职业兴趣的匹配度测试,测试结果出来后进行单独谈话,一是确定测试结果是否准确;二是了解并侧面动员其转专业。如果学校具有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就会变得明晰。

四、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率

我校一直以来都开设了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针对这两门课程还开展了“生涯人物访谈”和“模拟面试招聘”的比赛,效果如何明眼人从调查数据就可窥见一斑。既然是网络选课,其实在选课时就可有针对性的设置版块,如测绘类、工程类、机械制造类、服务类、建筑业类、采矿业类、信息传递类、设计类等,教师在备课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课后指导也更专业效果也会更好。在大一第一学期开始职规课后,大一第二学期接着开设就业指导课,而不是等到学生离校前一学期才开始,这就有一个连贯性、整体性,学生不至于到大二了对自己的专业还感到迷茫。此外,根据课程内容两门课程还可适当安排企业师傅来上,现在各高职院校都在推行现代学徒制,请企业师傅上课并不是困难之事。而企业师傅们的现身说法最具说服力和引导性。除了按专业类别开课,还可以增设一些根据女性人力资源的就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课程,如开辟女生就业专题、增加法律知识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以满足社会对女大学生人力资源的需求。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还提高了就业质量,岂不是皆大欢喜之事。

(二)学校应大胆改革,实现某些专业 “性别化”。

我校是国土资源类的工科高职院校,很多专业就只适合男生。学校不用担心招不起生而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上 “去性别化”。相反学校应正视这个问题,然后积极思考应对办法,如我们就在把测绘、钻探、地下隧道与工程技术、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这些专业进行性别化。同时我们再增设一些突显女性特色诸如艺术类、管理类的专业,在课程、教学方式等方面从女性的角度进行特色设计和安排,这样不但最大程度地发挥女性的特点,而且更能充分挖掘出女性人力资源的优势。这样一来不仅保持了男女在校生的均衡,而且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更主要的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还会有更大提高。开展性别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学校有必要在开设“性别化”专业上迈出改革的步伐。

(三)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女性少数民族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数据统计中显示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学院,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学校的就业质量有保证,学生个人发展成长的机会较大,且工作待遇也相较毕业后才进企业的要高。由此各二级学院可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把人才培养与她们未来的就业紧密联系,如与企业开展订单班或搭建现代学徒制的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既有在校学习的时间,又有接触并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在正式顶岗实习结束后,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就业。

(四)增强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据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中的是: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和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高职女性少数民族要想和在就业上争得一席之地,应充分利用在校期间苦练内功,一是要加强专业学习,改变传统知识结构,做好知识储备。二是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种专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弥补自身弱点,化知识为能力,增强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自己的就业打下一份坚实基础。

(五)向学生灌输创业观念

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形势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配套优惠政策,学校又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对就业质量不高的女性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露,这对解决提高她们就业质量的问题又多了一条出路。首先她们可以寻找创业项目,然后进驻学校的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开始初创,同时学校指导专人对学生进行指导扶持,让她们在学校孵化成功后进入社会继续创业。

参考文献

[1]金建孟,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工作搜寻理论视角[J],温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2014(6)34—37

[2]孔园园,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女生就业难问题的探析:以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科技展望,2014(20)136

[3]黄丽娟 甘保和,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2(7)4—5

[4]薩茹拉 曹仁祥,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06(1)63—66

[5]仇华,指导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实践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5(12)128—129

作者简介

高昆(1969.1-),女,汉,四川达州,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茶文化、大学生思想教育

唐家云(1975.6)女,汉,云南镇雄,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云南 就业率 女大学生 少数民族 就业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