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行为诱导疗法在口腔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8-27 10:05:03 浏览:

【摘 要】目的:分析行为诱导疗法在口腔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心理发展分期法分为三组,并观察三组患者行为诱导前后的效果;结果:各个年龄段的患者诱导后的合作、基本合作发生率均明显比诱导前高,不合作发生率明显比诱导前低(P<0.05);4~ 6 岁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24/30);7~ 9 岁患者诱导的总有效率为76.9%(10/13);10~ 12 岁患者诱导的总有效率为90%(9/10)。行为诱导前后效果差异均较显著(P<0.05)。结论:行为诱导疗法在口腔外科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行为诱导有效率,而且还能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口腔外科护理;行为诱导法;应用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386-02

引言:本研究对2011年至2013年我科收治的100例(140颗牙)拔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评价了口腔外科护理中行为诱导疗法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至2013年我科共收治100例(140颗牙)拔牙患者,所有患者均发育正常,将有智力障碍及全身慢性疾病等的患者排除在外[1]。其中91颗牙为乳牙滞留,30颗牙为多生牙,19颗牙为正畸牙。依据心理发展分期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学龄前(4~6岁)组、学龄期(7~9岁)组、学龄期(10~12岁)组三组。4~6岁组中有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7~9岁组中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10~12岁组中有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三组患者各基线资料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语言交流 牙科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和的语言交流。临床应依据的年龄及语言发育特点,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尽量简单、具体形象等;

1.2.2形体语言 形体语言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向传达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动作、眼神、表情等,比如,如果面带微笑、目光亲切和善、抚摸患者时动作轻柔,那么患者就会接受到一种亲切友善的信息;

1.2.3 鼓励和批评 鼓励和批评相辅相成应该是诱导的主要方式,手术之前应该运用示范的方法将诊疗要求及注意事项耐心交代给患者,比如,督促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始终张开嘴,保持头部稳定,如果感觉疼痛,则及时举手示意等。如果一些诊疗器械会让感到恐惧,则可以先放在患者口外让患者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放到口内,正式操作之前保证患者已基本适应。比如,口镜、探针等通常让患者感到恐惧,这时临床可以先用

1.3疗效评定标准

1.3.1行为倾向评定

如果患者积极配合,临床能顺利完成诊疗,则评定为合作;如果患者经解释、说明、体验等诱导手段疏导后最终配合完成治疗,则评定为基本合作;如果患者需要被有效控制后才能完成治疗,则评定为不合作[2]。

1.3.2临床效果评定

如果手术过程中患者完全没感到疼痛,全程保持安静和自如的表情,原来的不合作在行为诱导后变为合作,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手术过程中患者感到轻度疼痛,基本可以保持安静状态,原来的不合作在行为诱导后变为基本合作,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手术过程中患者感觉明显疼痛,无法保持安静状态,甚至出现大声呻吟情况,原来的不合作在行为诱导后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则评定为无效[3]。

1.4统计学处理

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处理上述数据,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行为诱导前后情况比较

2.2 不同年龄段患者中不合作患者的诱导效果比较

3 讨论

3.1 口腔外科护理概述

和成年人拔牙不同,儿童拔牙时临床医护人员除了保证自身的医疗技术稳、准、熟练之外,还需要对不同年龄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促进恐惧心理的极大减轻,从而对手术治疗进行更好的配合。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会对牙科诊疗怀有恐惧心理,甚至发生拒绝行为,而诊疗行为诱导法就是为了完成诊疗目标而将这些不利行为有效消除的方法。多数临床实践证实,行为诱导法在口腔外科护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4],近年来已经得到了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

3.2口腔外科护理中行为诱导疗法的应用

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对的心理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将自身良好的表达能力培养起来,从而使对临床治疗护理积极主动配合。心理处于相对平静和冲突阶段,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有限,具有显著的具体形象性及不随意性等心理活动特征,同时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形式,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应该保证自身医疗技术熟练高超,严格把握好手术时间,不易过长,将手术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大部分不合作随着语言和理解力的不断增强,在行为诱导的支持下能够变得基本合作或合作。同时,在疼痛面前极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进而造成无法有效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针对这种情况,临床应该对麻药进行积极正确的运用,首先用表面麻醉剂涂抹麻醉点,从而使因打针带来的恐惧心理得到有效的减轻,然后将该措施和行为诱导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升的临床配合度[5]。

3.3口腔外科护理中行为诱导疗法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结果中,表1显示,4~ 6 岁患者诱导前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17.5%、7.5%、75%,诱导后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42.5%、42.5%、15%;7~ 9 岁患者诱导前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33.3%、23.3%、43.3%,诱导后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46.7%、46.7%、6.7%;10~ 12 岁患者诱导前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33.3%、33.3%、33.3%,诱导后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46.7%、50.0%、3.3%。各个年龄段的患者诱导后的合作、基本合作发生率均明显比诱导前高,不合作发生率明显比诱导前低(P<0.05);表2显示,4~ 6 岁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0%(24/30);7~ 9 岁患者中显效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76.9%(10/13);10~ 12 岁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0)。行为诱导前后效果差异均较显著(P<0.05),充分证实了口腔外科护理中行为诱导疗法的应用的优越性。总之,口腔外科护理中行为诱导疗法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永磊.循序渐进诱导法在儿童牙病治疗中的运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 (13):2015.

[2] 孙玉荣,张立霞,赵锡群,等. 心理行为诱导对牙科畏惧症患儿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12):752-753.

[3] 顾瑜,刘建国,吴家媛.行为诱导技术对学龄前儿童牙科首诊合作程度影响的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04):367-368.

[4] 李巧凤,樊淑梅.浅谈行为诱导在儿童口腔科护理配合中的重要性[C].中华护理学会2010.

[5] 姜敬国,王亚文.78例牙科就诊患儿心理障碍治疗对策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04):350-351.

相关热词搜索: 诱导 外科 疗法 口腔 护理

版权所有:无忧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无忧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无忧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19022856号